大多數(shù)學生作文時常常 “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爛鉛筆頭”。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迷失了寫作方向。好像飛機升到了空中,沒有雷達的指揮,不知飛往哪里,因此教師就要像個“雷達”,做好學生寫作的指南,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
一、 深入生活啟引思路
作文就是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事,圍繞一個中心,有條理地用文字記錄下來。作文的內(nèi)容來自生活,只有我們對生活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真實地去反映它。生活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它有甜有樂,也有苦有愁,只要平時認真觀察,多留心一些有意義或有趣的事,靠我們的腦海去想象,靠我們的雙手去開拓,這樣作文時就能水到渠成。比如:做了一個有趣的活動,告訴學生細細回想一下,活動是怎樣開始的?這個活動同別的活動有什么不同之處?哪個節(jié)目玩得最有趣?同學們高興時是什么樣子……把這些內(nèi)容有順序地寫下來。通過這樣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覺得容易了。
二、指導觀察寫出實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缎W語文教學大綱》強調(diào)學生的作文要“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生活是廣闊的海洋,萬事萬物,五彩繽紛,各有特點。我們作文就要熱愛生活。我們所處的學校、家庭、社會無不閃耀著時代的光芒,新人新事層出不窮。只要我們當個留心觀察的有心人——一方面積極實踐,認真體驗;一方面對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努力捕捉它們的特點。這樣才能寫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摯的動人文章。
比如:一天早晨我有意帶學生到郊外游玩,在游玩過程中要求學生細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指導掌握觀察方法,并學會把留心觀察的事物在腦中加工琢磨,加以想象?;貋碇螅鶕?jù)學生的感想,我出了個《早晨的公園》題目,有位學生寫出了這樣一段:“柔和的晨光灑在繁花似錦的公園里,春風拂面,空氣清新。林中空地上有許多位年過花甲、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正在打太極拳。聽!那邊傳來了朗讀古詩的聲音。一個年輕的小伙伴手捧著書正邊走邊讀,是那樣聚精會神。人們都在趁著這大好的時光,抖擻抖擻精神,干著各種有益的事情?!边@位學生通過他的細心觀察,寫出了他的所見所聞,令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體驗真情寫出實話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弊魑氖欠从超F(xiàn)實生活的,我們作文既要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又要反映所思所感。而所思所感則要求我們寫出真情實感的內(nèi)容,才能表達文章的真摯感情。
習作要有感而發(fā),有情而抒,不要“無病呻吟”,更不要“言不由衷”。比如:一位學生在《記一次大掃除》一文中,寫“今天大掃除,我提了兩盆水,擦了兩扇門,累得夠嗆,晚上連床都上不去了”這樣毫無真情的話,不僅不令人信服,也無感人的力量。作文如果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既有良好的表達效果,又給人深刻的感動。如一位學生在《懷念爸爸》一文中,寫出了這樣一段:“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第一次嘗到了失去爸爸的痛苦。爸爸呀!為您送葬的那一天,我的心碎了!我不知用什么來表達我的心情,我只在心里詛咒那可惡的癌癥,一聲聲呼喚,哭著,喊著,爸爸呀,您聽見了嗎……”
四、閱讀書報積累素材
閱讀書報是積累作文材料的好途徑?!缎W語文教學大綱》強調(diào): “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毙W生書面表達的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語言積累和內(nèi)化的過程,而閱讀書報是最有效的語言積累和內(nèi)化。讀是知識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是內(nèi)在的吸收;寫是知識的運用、生活的再現(xiàn),是外在的表達。讀是寫的基礎(ch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我們強調(diào)閱讀,其目的不僅在于為學生提供成千上萬寫作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克服學生生活面窄小,直接經(jīng)驗少的弊端,讓學生借助于大量的閱讀認識生活,開闊視野,獲取較豐富的間接生活經(jīng)驗。通過閱讀,學習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和認識;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拓寬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感悟和表達生活的能力。為了便于翻閱,最好做本活頁小本,把平時摘錄的材料分類,如:按人、記事、寫景狀物各項歸類,成為小小的作文材料庫。這樣作文時便可左右逢源,吐玉瀉珠。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龍門灘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