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學生寫作文時的源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沖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情感,才能使師生在愉悅的情感寫作氛圍中進行感情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在激情滿懷中享受到寫作的成功與喜悅,使作文教學富有生命和活力。
一、命題時激發(fā)興趣,誘發(fā)寫作情感
學生寫作文是生活積淀文字化的過程,是學生實際生活的一種反映。學生作文首先接觸的是題目,題目貼近學生生活,新穎且有色彩鮮明、有感可發(fā),才能使學生的寫作情感在心中激活起來。反之,命題如果不考慮學生的生活積淀,不考慮能否引起學生作文時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違背學生的寫作心理,抑制學生的作文情感抒發(fā)。只有選擇那些可以從學生心里流淌出感情的涓涓溪流的命題,才是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感情需要,才能觸動學生心中的感情琴弦,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漣漪,激發(fā)他們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寫作有情可寫,做到真情實感。
200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目有關專家指出,不少地方的試卷作文命題形式開放,貼近生活,總體來講“讓學生有話說”?!伴_放式”命題為考生提供多種路徑,如北京高考作文題是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題目,這樣的題目讓學生眼前為之一亮,自然聯(lián)想到一首自己熟悉的勵志歌曲《隱形的翅膀》。而“生活化”命題讓考生關注現(xiàn)實,山東的“見證”、江蘇的“品味時尚”、四川的“熟悉”等題目都很寬泛,都非常明確地要求同學從過去那種死背作文材料的模式中走出來,去關注現(xiàn)實生活,學生不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必須關注社會,思考人生,并且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再者“多元化”命題體現(xiàn)新課改方向,它開始擺脫了被老師灌輸了作文秘訣,在立意上有了更大自由發(fā)揮,甚至有了反彈琵琶的空間,開始下放命題作文的某種膚淺,放飛考生的內心自由,讓不同的學生可以去說自己想說的話語。
二、寫作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的情感
情感的產(chǎn)生需要一定的情境,帶著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為更有引發(fā)作用。“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碑攲W生受到環(huán)境、事物、情感的感染時,會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不能自己時。便需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世之奇?zhèn)ス瀹惙浅V^”和體悟新鮮刺激的社會生活。另外,還必須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為學生營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靈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情境把學生帶人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使學生入“境”生情,融“情”人境,以文寫“情”,并激發(fā)學生在此特定的情境中思維發(fā)散,感情澎湃,帶著感情去仔細觀察,去深刻體驗和感受所見所聞,從心靈深處挖掘最想說的東西,進而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情感,同時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語言積累,堅持不懈地練習,文章寫作自會有長足進步。
三、評改時準確全面,深化寫作的情感
實踐表明,學生每一次作文后都會很急切地想知道自己作文在老師心里的地位,這種對作文的積極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促進學習的進步。因而教師作文批改第一要做到及時,以滿足學生盡快了解自己寫作結果的情感需要。第二,要善于富有啟發(fā)性地點撥。準確到位的評語既能使學生明確寫作方向。逐步找到寫好作文門徑,又能通過點評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第三,褒貶適度,注重鼓勵性。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特別對后進生,更要多加鼓勵,讓每個學生見了作文評語后都有成功感,同時也要對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中肯的評價,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第四,評語要有親切感。老師的評語內容空泛,只評不導?;虿煌床话W,草草了事,就會使學生從情感上拒絕它,討厭它,甚至產(chǎn)生消極對立情緒。親切的口吻,鼓勵性的婉商性語氣,利于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語言文字交流氛圍,使學生讀著仿佛覺得老師在同他親切交談一般,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樂于動腦思考,認真動手修改。
注重培養(yǎng)寫作的情感,使學生對寫作滿懷激情,調動一切寫作因素的有效運轉,打開思想的閥門,讓情感匯集成文字的長河。老師以情融情,春風化雨,方能使學生情至石開,使作文充滿真情實感和活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吳堡中學)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