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教授主張:“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彼浺宰穯柕男问?,描繪了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的十二個基本情景。從這些基本情景可以看出,課堂的生命活力從教師的能力中來,即從教師的激勵能力、調控能力、啟發(fā)能力、引導能力、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洞察能力、克制能力、表達能力、親和能力、駕馭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各種教學能力中來。
來自教師的激勵能力
葉瀾說:“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激勵能力。學生精神不振是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力不足的表現(xiàn)。怎樣讓精神不振的學生振作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緊迫的問題,也是一個難于解決的問題。一個具有較強激勵能力的教師,能夠解決或者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從而使學生的精神振作起來。激勵學生的方法很多,諸如:第一,目標激勵法。為學生設置學習目標,就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吸引力,使學生學習有目標、有方向、有動力。第二,賞識教育法。運用賞識教育法,對學生是一種心理暗示,是一種承認和肯定,是一種欣賞和激勵,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學生重新認識自己,使學生心中產生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信念和力量。第三,典型激勵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突出的、典型的人和事對學生進行激勵,能夠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梢?,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能夠振奮學生的學習精神。
來自教師的調控能力
葉瀾說:“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于平靜?”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贊科夫說:“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彪S機應變的能力就是一種調控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既有學生精神不振的情況,也有學生過度興奮的情況。過度興奮往往是由課堂的偶發(fā)事件造成的,這樣的偶發(fā)事件是突如其來的、無法預料的。能否正確利用偶發(fā)事件,反映了教師是否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偶發(fā)事件往往是重要的可以利用地教育資源,如果調控得法,不僅能夠使學生擺脫過度興奮的狀態(tài)而歸于平靜,而且能張揚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調控不得法,不僅會使課堂陷入失控狀態(tài),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也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面對過度興奮的學生,要求教師發(fā)揮調控作用,有隨機應變的臨場智慧和極強的課堂調控能力。
來自教師的啟發(fā)能力
葉瀾說:“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以啟迪?”這是要求教師要具有較強的啟發(fā)能力??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朱熹對“憤” “悱”的解釋是:“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本褪钦f,教師要把握時機,當學生處于“心憤口悱”、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正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時,應適時進行啟發(fā)、啟迪、誘導、點撥。學生茫無頭緒的狀態(tài),正是“憤” “悱”的狀態(tài),這就需要教師的啟發(fā)或啟迪。如果教師具有較強的啟發(fā)啟迪能力,就會啟迪及時,啟發(fā)得當,啟而有發(fā),啟而能發(fā),啟而有效。
來自教師的引導能力
葉瀾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的力量?”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引導能力。莎士比亞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敗的原因?!苯處熞哂邪褜W生從猶豫不決、左顧右盼的不自信狀態(tài)中引導出來的能力,使學生勇敢自信、處事果斷;要具有把學生從不冷靜、不沉著、不樂觀、不積極、不自信的心境中引導出來的能力,使學生冷靜沉著,樂觀進取,自強不息??梢姡寣W生從不自信的泥潭中跳出來,需要教師的引導能力。
來自教師的觀察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中讀出愿望?”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贊科夫說:“對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xiàn),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通過觀察學生的眼神,能夠獲得許多有用的信息,教師根據這些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如果學生兩眼迷茫,說明教師講課速度太快,或講授內容太深;如果學生東張西望,說明教師講課速度太慢,或講授內容過于簡單,或講解枯燥無味;如果學生目光呆滯,熟視無睹,說明學生聽課不專心,思想已經“開小差”;如果學生眼皮低垂,無精打采,說明教師的教學趣味性不強,學生提不起精神;如果學生長時間地眉頭緊皺、雙目凝神,說明教師講解過難、過深,使學生過分勞神;如果學生炯炯有神,眉開眼笑,說明教師表述清楚,講解得生動有趣、難易適度,教學進度快慢適中??梢姡瑢W生的眼睛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愿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善于從學生的眼睛中“讀出”這些“愿望”。
課來自教師的發(fā)現(xiàn)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chuàng)造?”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發(fā)現(xiàn)能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必須有獨創(chuàng)性?!苯處煹莫殑?chuàng)性也就是一種發(fā)現(xiàn)能力。我們可以這樣說:學生不是缺少創(chuàng)造,而是教師缺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能力。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能力,應該成為教師基本的、也是最有教育本質意義的專業(yè)追求。具有較強發(fā)現(xiàn)能力的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每一次回答的閃光點,并且能夠把閃光點放大,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和記憶,給學生以深刻的感召和影響;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每一次回答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并且能夠把創(chuàng)造性火花加以“點燃”,使其成為創(chuàng)造的燎原之火,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想、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來自教師的洞察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覺察出學生細微的進步和變化?”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洞察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不能沒有熱情關懷和洞察力?!彼^洞察力,就是見微知著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覺察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覺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從學生的點滴進步和細微變化入手,也就是從小處著手,洞幽燭微,見微知著,從而找到學生進步的原因,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和成績,跟蹤學生進步的過程,促使學生不斷取得成績,不斷有所進步,從而找到學生細微變化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把學生存在的消極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促使學生不斷向好的方面變化,使自己不斷有所提高,不斷趨于完善。
來自教師的克制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克制能力。學生難免犯錯誤,因為“教室是出錯的地方”;學生也有必要犯錯誤,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缺乏克制能力的教師,怕學生出錯,恨學生出錯,面對犯錯誤的學生,往往態(tài)度粗暴,情緒激動,對學生立即否定、責難、打壓、懲罰,對學生諷刺挖苦;而克制能力比較強的教師,則對錯誤表現(xiàn)出寬容和溫和,表現(xiàn)出理解和真誠,表現(xiàn)出耐心和冷靜。教師不克制的結果,往往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使學生養(yǎng)成謹小慎微的性格,行動時如履薄冰、懼怕錯誤,偶有小錯就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既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更抑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克制的結果,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反思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這就不但使學生明白了錯誤、改正了錯誤,而且“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變成了自己健康成長的契機。
來自教師的表達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教師,說話條理清晰、有條不紊,循循善誘、絲絲入扣,提綱挈領、巧妙點題,動之以情、激發(fā)共鳴,字字珠璣、簡練有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的教師,說話東拉西扯、游離主旨,信口而講、支離破碎。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的基本功,教師應勤于讀書、善于積累,掌握駕馭語言的藝術,使自己的語言成為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成為開啟學生思維之門的鑰匙,讓學生在課堂上不但可以學到東西,并且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最終實現(xiàn)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來自教師的親和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這是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親和能力。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親和能力比較強的教師,發(fā)自肺腑地愛學生,真正地親近學生、關心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這不但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懈追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由此就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學效果。親和能力比較差的教師,不顧學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對學生的態(tài)度太過嚴肅、少有笑臉、愛理不理,與學生談話時總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這會使師生之間產生較大的心理距離,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最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梢?,教師應該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強自己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多去愛學生,多去接觸學生,多去親近學生,從而提高自己的親和能力。
來自教師的組織能力
葉瀾說:“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fā)現(xiàn)的驚喜?”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是一名教師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靈活調節(jié)教學過程,有效控制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維護課堂教學秩序,機智處理偶發(fā)事件,使學生學會合作,感受學習的和諧歡愉,感受發(fā)現(xiàn)的喜悅等,都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可見,教師應該精心組織自己的講授,精心組織自己的課堂行為,精心組織學生的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控制能力、應變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和課堂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教師必須在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上狠下功夫。一名能力欠缺的教師,是不可能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老師們,為了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那就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做起吧!
(作者單位:山東沂源縣職教中心
臨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