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級思想品德課——《做友好往來的使者》的教學中,如何能讓學生傳播和弘揚民族文化,承擔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是一個教學難點。
無意間從網(wǎng)上看到“江蘇省學生使者團”的資料,給了我一種靈感。我將班里同學分成四組,組成學生使者代表團,模擬使者團出訪活動。同時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使者在出訪之前,會選什么樣的禮物送給外國朋友?”“為什么選擇這個作為禮物?它有什么寓意嗎?”話剛落音,學生們已開始討論,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異常高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3分鐘后,有學生開始舉手發(fā)言。
“赴新西蘭代表團”:“我們打算送中國剪紙,因為剪紙是中國古老傳統(tǒng)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門藝術。一般我們會在春節(jié)和喜慶的日子里粘貼剪紙,寄托對生活的美好祝愿。送剪紙給新西蘭朋友,也是我們對中西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美好祝愿?!?/p>
“老師,我想再補充一點。如果可以,是否可以帶幾只中國烤鴨?”一個胖乎乎的男生說。話剛說完,全班同學都樂了,我也禁不住笑了。
“你們別笑,我記得講述新西蘭文化時,曾提到很多新西蘭人十分喜歡中餐,所以我覺得可以帶幾只中國烤鴨去新西蘭?!彼募毿淖屛覀兌紴橹袆印?/p>
“赴德國代表團”:“中國是茶的原產地和茶文化發(fā)祥地。茶陪伴我們中華民族走過5000年的歷程。我和父母曾經去過德國,德國人不喜歡贈送貴重的禮物,送一份有紀念意義的茶葉是最好的選擇!”
“赴美國代表團”:“小小的中國結蘊涵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沉淀,而且造型多樣,每個中國結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可以表達我們的心愿和祝福。”
“赴澳大利亞代表團”:“悉尼曾舉辦過奧運會,2008年北京也舉辦了奧運會。福娃作為奧運會吉祥物,可以把北京人民的盛情,中國人民的祝福傳遞到悉尼,象征著北京奧運會同悉尼奧運會一樣,取得圓滿成功!”
還有同學在不斷地舉手,“絲綢、郵票、象棋、唐裝、京劇臉譜……”學生們娓娓道來,我和學生們似乎忘記了時間,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海洋中邀游,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當我和學生再討論使者的使命時,答案自然生成,以弘揚和傳播民族優(yōu)秀文化為己任,教學難點就這樣突破了。
課后我想,這堂課之所以能達到教師和學生身心愉悅的教學境界,主要是教師突破了以往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一個虛擬的“學生使者團”海外之行,一個巧妙的“挑禮物”活動,教學設計獨特、新穎,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和好奇心。
(作者單位:北京市十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