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茅盾的文章《天窗》。請看(大屏幕顯示):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題材撰寫的抒情散文。這里有對天窗的介紹與贊美,有鄉(xiāng)下孩子的生活與快樂,有想象的放飛與神奇。
文章者[額習了吧。我們共同回廁一下(出示大屏幕,生齊讀):
師:讀得很正確,這些生字詞要默記。第一行是生字詞。第二、三行的詞語今后可能會用到,用上這些詞,表達就不同了,會更生動,更有文采。
師:課文都讀了嗎?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課文,請9個同學讀,每個人讀一段,其他同學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讀課文。老師正音:似的。)
師: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課文主要講了孩子們透過天窗想象到很多事物,得到了快樂。
生:課文寫了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生:課文寫了大人們發(fā)明天窗,孩子們從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師:看來同學們預習得不錯,課文讀得正確通順,對天窗也都有了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深入學習課文,相信你們會有更深刻的體會,會和作者一樣感受到天窗的神奇。今天主要有兩個活動(大屏幕出示):
師:先進行第一個活動。我們怎樣品讀呢?就是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語段講的是什么意思,要表達什么,并且把你品出來的味兒,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誰來讀課文的前三自然段,說說這三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生讀1~3自然段,用書上原句回答。)
師:你答得很多,也都沾著邊,但是不夠確切。想一想,這扇窗戶跟其他的窗戶有什么不同?
生:它開在房頂上,非常小。
生:其他窗戶是木頭做的,它是玻璃的;其他窗戶可以打開,天窗打不開。
師:請?zhí)钌虾线m的量詞——一(
)天窗。
生:扇、孔、個、排、塊。
師:有沒有更確切的?請看這兩句:“于是鄉(xiāng)下人在屋頂上面開一個小方洞”,“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生:應(yīng)填“方”。
師:四人小組討論,“方”與你們填的其他量詞哪個更合適,為什么?
(小組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討論得很好,從“方”字中我們感受到了天窗的形狀、天窗的小,體會到了作者對天窗的珍愛。我們通過這個“方”字認識到了天窗的與眾不同。把這一特點概括地寫在書上。
師: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剛才你們只是讀正確、讀流利了,下一步應(yīng)該讀出什么?
生:感情。
師:好,就在4~7自然段中選擇你覺得寫得特別美的地方,帶上自己的感情讀一讀,開始。
(生自由讀,師巡視,了解學生各喜歡讀哪些部分。)
師:咱們先來讀讀第四自然段吧,這一段的感情非常豐富,聯(lián)系你們的生活實際,邊讀邊品,看語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生:高興快樂的心情,因為能在雨地里盡情地玩耍。
生:失落郁悶的心情,大人不允許他們在外面玩,把他們叫回屋里。
生:苦悶無奈的心情,孩子們在地洞似的屋里感到黑暗孤獨。
師:你們體會得都對,請把這些體會表達出來。男女生對讀,女生讀高興的部分,男生讀失落的部分,最后一句話齊讀。注意男女不要讀錯了。想一想,應(yīng)該用什么語調(diào)和速度讀出句子中蘊涵的感情。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們讀得真好!女生那明亮、甜美、歡快的聲音讓我感受到鄉(xiāng)下孩子的快樂;男生那低沉、緩慢、悲傷的聲音讓我聽出他們的失落與無奈。請你們再讀一遍。大家好好欣賞,品一品你們能從男女對讀中收獲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們的情感由高興到失落的變化。
生:我感受到他們很可憐,很需要安慰。
生:我的感覺跟他們不一樣,我覺得我們讀得很美,很像男女合唱。
師:真好!這就是享受語文!你們把自己帶進了情境中,經(jīng)歷了情感的體驗,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廣闊、很精彩,屋里的世界卻很孤獨、很黑暗。
師:“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薄斑@時候”指什么時候?
生:對外面雨天渴望的時候。
生:從高興到失落的時候。
生:是面對大人呵斥又無法抗拒的時候。
師:那小小的天窗是怎樣慰藉了信們的?
生:孩子們透過天窗看外面。
師:僅僅是看?我們再讀,邊瀆邊畫,看哪是作者看到的,哪是作者想到的,把你們的理解和感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學生朗讀。)
師:“卜落卜落”是個象聲詞,表示聲音的大還是小呢?為什么?
生:聲音大,是電閃雷鳴的暴風雨。
師:很遺憾,老師查了資料,它表示細小的碎響。想一想為什么會用這個詞呢?
生:他們是被關(guān)在屋里的,所以聽到的聲音就小了,看到的也少了。
師:夏天的陣雨大、急、快,他卻感受不到。請打開你記憶的大門,想想暴雨什么樣,狂風下你看到了樹木怎么樣,暴雨中天地如何,雷電怎樣劃破黑暗震撼大地,請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學生欣然大聲朗讀。)
師:讀得很流利,聲音也很大。但沒讀出起伏,屋里和屋外是不一樣的,應(yīng)該怎么讀?
生:屋里看到的雨是輕快地跳。屋外是疾風暴雨。
生:雨是猛烈地掃蕩,應(yīng)該讀出大十倍百倍的氣勢。
師:請注意,這句里面有四個“這”字——“這風、這雨、這雷、這電”,讀這樣句子,有一個規(guī)律,要讀出它們的輕重緩急,高低變化。(老師范讀)請再讀一遍,然后談?wù)勗谛蕾p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生:我感受到屋里的雨聲小,外面的雨聲大。
生:我感到屋里是黑暗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屋外是豐富多彩的,有樣子,有顏色,有聲音,有驚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師:是什么讓孩子們從小中看到大,從單調(diào)中感到豐富?
生:想象。
師:是啊,想象讓孩子們不再孤獨,不再苦悶,想象使柔弱變得強大,能化普通為神奇,化憂信為快樂。小小的天窗就是這樣慰藉孩子們的。這個句子很特別,它承上啟下,這叫什么呀?
生:過渡句。
師:下面兩段和這兩段結(jié)構(gòu)相似,你們自己品讀吧,把你們的感悟理解批注在書上。
(學生練習,品讀,批注。)
師:把你們品讀的結(jié)果交流一下吧!
(學生用讀的形式交流。)
師:請大家關(guān)注,第六自然段描寫了作者在晚上看天窗的情景,你們找一找,標注出來,想想應(yīng)該怎樣讀。第七自然段中想象出來的形象有輕有重,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無聲和有聲。怎樣讀出美麗、有趣和奇幻?
(學生練讀后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走進了月光下靜謐的夜晚,看到了透過天窗仰望星空的孩子。從他的想象中,我感到天窗是那么有趣。那夢幻般的一切真好。
下面我們做仿寫練習,請?zhí)畛?出示大屏幕):
1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
),想象到(
)
2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 ),想象到這也許是(
),也許是( ),也許是( )
師:這兩個練習,任選一處。填充的內(nèi)容可以部分選用書上的,也可以完全用自己的。
(學生活動,師巡視。)
師:老師很喜歡你們專心認真的樣子,誰來匯報?
生: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顆星、一朵云,想象到無數(shù)顆星,無數(shù)像巨象、像綿羊、像白兔的云彩。
師:請評價他的發(fā)言。
生:正確,想象很豐富。
師:請繼續(xù)。
生: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滴露珠,想象到滿塘的荷葉上那露珠在滾動,晨曦中人們在晨練、在歌唱。
師:想一想,書上哪些話能概括想的魅力,畫一畫,讀一讀。
(學生在書上標注,練習讀。)
師:我們借助最后兩段話對想象進行了贊美,顯而易見,作者在這兩段中表達了對豐富大膽的想象的贊頌。讀到這里,我們明白了作者寫這篇文章到底要表達什么——
生:寫的是天窗,但實際是為了贊美想象。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帶著贊美之情誦讀這兩段。
(生齊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師:下面,進行第二個活動——暢談感受。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可以談學到了什么,從標點、字詞、句子、寫作方法談:也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人物,談感情,談畫面,談思考,談體會,談表達;還可以欣賞文章的妙詞美句??梢杂脮系脑?,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先自己練一遍,把自己的語言組織好,一會兒交流。
(生靜思、練說,老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感悟很多,我們一同來分享。先說學習收獲吧,不能重復別人的。
生:我覺得文中用了很多排比句。如說陣雨時,把風雨雷電幾個方面都說到了,讀起來有暴風雨的氣勢。
師:很會欣賞。
生:文中用了好幾組反義詞,從對比中我們能體會到想象的神奇。
師:體會得真好!最后一段是難點,“虛”“實”“有”“無”是對立的,又是相依相生的。如果單純地理解這段話很難,但你們聯(lián)系全文,就讀懂了,理解了。
生:“卜落卜落”這個詞用得很好,能夠表現(xiàn)雨的形象和輕快。
生:我覺得感嘆詞用得也好,從“啊唷唷”里我感到作者好像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了天窗的奧秘,表現(xiàn)了對想象的驚嘆喜歡、贊美。
師:說說內(nèi)容方面的吧。
(學生答書上的原話。)
師:除了書上的話,誰還能用自己的話來說?
生:天窗的神奇在于孩子們那豐富的想象。
生:我覺得天窗就是孩子們的想象之門。
生:我覺得這個時候的天窗已經(jīng)不是在房頂上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的窗戶了,我覺得它是孩子們想象的窗戶。
師:說得很好。誰能用這樣的話說:“天窗是我孤獨時的朋友”。這樣說是不是更有文采呀?
生:天窗是想象的鑰匙。
生:天窗是駛向遠方的渡輪。
生:天窗是通往世界的橋梁。
師:多有詩意呀!我們按照從前到后的順序,再說一遍,一起來回味想象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生深情朗讀自己的句子。)
師:你們對想象認識很深刻了,請談其他感受。
生:家長們太聰明了,發(fā)明了天窗,孩子們能在黑屋子里看到、想到很多。
師:對。天窗讓生活條件簡陋的貧困的孩子,在精神上變得充實、豐富。
生:課文告訴我們,“關(guān)”只能關(guān)住孩子的身體,關(guān)不住孩子的想象。
師:對。任何限制、扼殺都是無濟子事的,它反而更激發(fā)了人們想象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師:讀有字之書猶如品美味佳肴。從你們的話中我感受到你們已悟出文字之外的內(nèi)容。其實這一課我們要學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比如文章的構(gòu)段,先介紹天窗外在的特點,又介紹天窗的神奇之處,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結(jié)構(gòu)清晰,層層推進,使文章很有深度,我們今后也要關(guān)注和運用這種寫法。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兩個活動,在品讀課文中,我們收獲了方法和體驗;在暢談感受中,我們提升了表達與思維的能力。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點評
本節(jié)課設(shè)計嚴謹靈動,學生活動充分有效,教師語言豐富準確,讓我們感受到在自由和諧的氛圍里透出的大氣灑脫,在精微豐富的細節(jié)處顯露的厚重真實。具體有以下幾點令人回味:
一、構(gòu)思精妙,簡約扎實
老師通過提煉、整合、拆分,使整節(jié)課圍繞“品讀”和“暢談”兩個活動展開,避免了串講串問的俗套。此設(shè)計緊扣主題,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態(tài)勢串起眾多細小問題,在簡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了語文的豐富性。兩個活動銜接有序,各有側(cè)重,在朗讀中處理了理解、仿寫、讀書方法等問題,在思考和討論中完成了寫作特色的賞析及拓展等問題。兩個活動相輔相成,整體推進,使課堂得到了簡化和優(yōu)化,上出了高效。
二、細品真讀,讀寫結(jié)合,語文味濃郁
這節(jié)課目標明確,緊緊以“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為主線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扎實地進行識字正音、品詞析句、感情朗讀、動筆寫話、交流表達等語言能力訓練。如品讀環(huán)節(jié),方式多樣,層次多級。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在讀中怡情積累,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揣摩方法。再如讀寫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文這個載體,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設(shè)計了有血肉聯(lián)系的”寫”的內(nèi)容,分別是第六、七自然段的仿寫和”天窗是什么”,學生在品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提升認識,發(fā)展思維,錘煉語言,體驗到交流表達的樂趣,達到了以寫促讀、以讀帶寫的讀寫雙贏的目的。如此這般,學生的朗讀、感悟、表達、寫作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訓練,課堂上既有人文熏陶,又有能力的提升。
三、活動充分,動靜結(jié)合,合作共享
整節(jié)課中,學生主動地在讀中品、在品中思、在思中悟。學生積極自覺、大膽地層示著自己讀書的收獲,教師平等地加入其中,時而正面引導,時而順勢轉(zhuǎn)移,時而靜心傾聽,時而梳理小結(jié)……豐富到位、針對性強的評價使學生或悄然習得或恍然大悟,活動使大家享受到思維碰撞、情感交流、合作共享的快樂。良好的狀態(tài)形成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師生心靈對話的磁場。在這種力量的促使下,學生的情思在飛揚,想象在馳騁,教師的課堂教學智慧也在無聲中隨機生成。
縱觀整節(jié)課,處處透露著理解的深度、思維的廣度和語言的效度,師生共同體驗著在知識與心靈中散步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