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的食物,主要成分是脂肪、糖和蛋白質等,這些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大致為:糖類1小時,蛋白質2-3小時,脂肪5-6小時。
餐后馬上進食水果時,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質和脂肪會影響消化快的水果,因為這些東西要在胃部停留一兩小時或更長時間,跟消化液產(chǎn)生化學作用,分解后才進入小腸吸收。水果會被阻礙前進,停滯胃內,在華氏104度高溫之下腐敗。
水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在胃內的高溫下產(chǎn)生發(fā)酵反應甚至腐敗變化,會生成酒精及毒素,出現(xiàn)脹氣、便秘等癥狀,給消化道帶來不良影響。引起種種疾病,包括胃灼熱、消化不良、肚痛等。
水果中還含有類黃酮化合物,如果沒能及時地進入小腸消化吸收,被食物阻隔在胃內后,經(jīng)胃內的細菌作用轉化為二羥苯甲酸,而攝入的蔬菜中含有硫氰酸鹽,在這兩種化學物質作用下,干擾甲狀腺功能,會導致非碘性甲狀腺腫。
吃水果四點注意事項:
1. 水果中許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飯前吃有利于身體必需營養(yǎng)素的吸收。
2. 水果是低熱量食物,其平均熱量僅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豬肉等肉食的約1/10。先吃低熱量食物,比較容易把握一頓飯總的熱量攝入。
3. 許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敗,先吃水果可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降低其氧化、腐敗程度,減少可能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4. 兒童正處于長身體時期,部分婦女的體質屬于中醫(yī)講的“脾胃虛寒”,不宜或不適應飯前吃水果。這部分人群可兩頓飯之間加食一次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