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堅萍,朱桂芬,陳麗英
(杭州市余杭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100)
許多女性患者同時并存婦科及外科疾病,利用腹腔鏡手術視野廣闊和遠距離操作的優(yōu)勢,用一次麻醉、手術同時治療普外科和婦科等多種疾病[1],既減少了患者痛苦,又節(jié)約了手術費用。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普外科和婦科在進行單純腹腔鏡下膽囊切除(LC)和婦科手術的基礎上,合作開展腹腔鏡下普外科和婦科聯(lián)合手術32例,現(xiàn)將手術配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2歲;體重35~70 kg;文盲5例,小學12例,初中和高中14例,大學1例;5例在職,15例務農,12例退休;子宮肌瘤 18例,卵巢囊腫 14例,膽囊息肉8例,膽囊結石合并慢性膽囊炎24例,其中18例膽囊結石并存子宮肌瘤、6例膽囊結石并存卵巢囊腫、8例膽囊息肉并存卵巢囊腫;手術時間2~4 h;伴有高血壓6例。
1.2 手術方法 常規(guī)四孔法,共用臍部切口,放入10mm曲羅卡(trocar)置入腹腔鏡頭,劍突下置5mm trocar做操作孔,右腋前線操作孔適當下移與盆腔手術共用。先行LC手術,體位轉換后在左麥氏點置5mm trocar進行婦科手術,必要時在右麥氏點置5mm trocar做牽引孔,需要粉碎組織時將左麥氏點5mm trocar轉換成15mm或18mm trocar置入子宮刨削器完成子宮和卵巢手術。
2.1 術前配合
2.1.1 術前訪視 向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具有空間開闊、視野清晰和細長器械能夠遠距離操作等特點,為手術治療腹腔內多個病灶創(chuàng)造條件[1];介紹聯(lián)合手術的優(yōu)點及手術體位、手術過程、麻醉方法、術前準備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積極配合。
2.1.2 患者準備 由于跨科室診治,手術室護士要根據(jù)手術要求,提醒病區(qū)護士規(guī)范做好術前準備,備皮時,洗凈臍部污垢,淺型臍孔用清潔劑反復擦洗,深型臍孔使用血管鉗撐開清潔或鉗取污物,減少盲目反復擦洗致局部皮膚受損[2];術前1 d進清淡易消化食物;術前晚清潔灌腸,排空腸腔內糞便;術前禁食 12 h、禁水4 h;術晨常規(guī)陰道準備、留置導尿。
2.1.3 用物準備 腹腔鏡設備1套,包括顯示器、氣腹機、冷光源、高頻電刀、吸引器、子宮刨削器、沖洗器,檢查電源、二氧化碳鋼瓶壓力及氣腹機性能;腹腔鏡婦科及外科手術器械,器械盡量高壓滅菌,鏡頭用 2%戊二醛浸泡10 h以上;備好體位墊、腳架、束手器、肩托、軟墊等物品。術前1 d與手術醫(yī)生溝通,按每個醫(yī)生的要求及習慣準備手術器械。
2.1.4 手術間準備 手術間術晨常規(guī)濕式擦拭,術前1 h打開層流到工作狀態(tài),調節(jié)手術間溫度在20~24°C 、濕度50%~60%。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
2.2.1.1 一般護理 患者入室后,嚴格查對;選擇右上肢大靜脈建立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行全身麻醉,麻醉誘導時按壓胃脘部,以免吸入過多的氣體引起胃脹氣,影響手術操作;手術過程中,配合麻醉師密切觀察患者氣道壓力、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變化,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變化。
2.2.1.2 體位安置 麻醉成功后,安置患者膀胱截石位,患者臀部超出床尾10cm,兩腳擱至腳架,腳架位置與床平行,使患者雙腳盡量放平,略微外展,腳架邊緣避免抵住患者腘窩處,應托住患者兩小腿,并墊軟墊,避免損傷腓總神經,雙上肢用束手器置于兩側,肩部各放一肩托并墊軟墊;隨著手術的進展及時調整體位,行膽囊手術時,充氣后置頭高10~15°、左傾5~ 15°,以充分暴露膽囊區(qū)域,便于手術操作;轉換婦科手術時腳高15~20°,避免再次trocar穿刺時損傷腸壁、腹腔內臟器及大血管,同時充分暴露子宮,便于手術操作;術中腹腔沖洗時需不斷配合醫(yī)生改變體位,保證沖洗液被完全吸盡;手術結束及時予平臥位,并注意保暖。改變體位要緩慢、平穩(wěn)過度。
2.2.1.3 儀器的合理使用 截石位時,高頻電刀的負極板粘貼在小腿腓腸肌處,保持平整,避免被沖洗液、尿液污染引起電灼傷;設置合理、有效的單極、雙極電凝的輸出率;正確連接攝像顯示系統(tǒng),光纖、電凝線及各管道避免彎曲、折疊,調好光源,由暗到亮至術野清晰;冷光源的機器放置在通風的儀器架上,上面不放置影響散熱的任何物品,手術間歇及時將光源亮度調到最小,既可防止導光束燒灼手術區(qū)域又可延長燈泡壽命[3];檢查二氧化碳鋼瓶壓力及氣腹機性能,連接二氧化碳氣腹管,調整氣腹壓力至12~15mmHg,根據(jù)手術進程及時調整CO2流量的大小。
2.2.2 器械護士配合 提前20min洗手上臺,整理器械,檢查器械的性能,協(xié)助術者消毒鋪巾,將腹腔鏡光纜線、氣腹管、電凝線固定妥當;準備擦鏡的5%聚維酮碘棉球,保證鏡頭清晰;術中保持手術器械的整潔,及時擦拭雙極電凝頭,以免影響使用效果;熟悉手術步驟,快、準地傳遞器械,配合工作積極主動;手術結束妥善處理手術標本。
2.3 術后護理
2.3.1 術后觀察 術后及時回訪,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患者有無術后并發(fā)癥,如體位不當引起的下肢神經損傷和氣腹不當引起的氣腫、氣栓,以及腹部CO2氣體未全部排空引起的肩痛、腹部脹痛,了解有無出現(xiàn)陰道殘端出血、尿潴留等并發(fā)癥。及時與病區(qū)護士聯(lián)系,告知聯(lián)合手術的特殊性,使其能更全面觀察病情。
2.3.2 器械的清洗與保養(yǎng) 先用流水清洗器械外表污物,高壓水槍沖洗腔道,拆卸器械各關節(jié)及部件,將器械擦干后置于多酶液中浸泡10min,超聲清洗機洗10~30min,再用流水沖洗,仔細刷洗各個部件縫隙,擦干后放入2%戊二醛中浸泡初步消毒30min,消毒畢再用流水沖凈,軟布擦干,空腔器械用高壓氣槍沖干管腔,器械關節(jié)上油,尖端閉合,放于固定器械柜內,擺放整齊[4]。光纜線、電刀線、攝像頭等用濕布擦干凈,再用75%乙醇擦拭2遍待干,圓形盤旋放入器械柜。
腹腔鏡下普外科和婦科聯(lián)合進行手術,配合要點是術前訪視患者,給予相關知識的宣教,同時完善術前準備;術中巡回護士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調節(jié)合適的CO2氣腹壓力,及時調整手術體位及手術床傾斜度,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氣道壓力、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的變化,保證儀器的正確使用;器械護士迅速準確地傳遞手術器械,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后正確清洗、消毒與保養(yǎng)器械,減少器械的損耗,延長使用時間。
[1]李軍平,嵇振嶺,曾志賢,等.外科和婦科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160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8,8(5):443.
[2]章梅云,章玲玲,黃麗華.腹腔鏡手術前深型臍孔清潔方法的改進[J].護理與康復,2007,6(3):215.
[3]孫紅華.腹腔鏡手術的手術室護理風險及防范[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3):1226.
[4]姜慧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護理與康復,2005,4(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