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樂亭一中(063600) 閆淑霞
近年來高考的文綜試題涉及政治、歷史和地理知識,聯系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結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來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那么,高三學生應該從中受到哪些啟示呢?通過認真分析今年的文綜試題,我們發(fā)現,高三學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文綜考試的好成績,總體來說應該:步步為營抓基礎,循序漸進上能力。
今年高考的文綜試題,不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沒有離開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有的是側重考查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有的是考查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文綜成績,離開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是不行的,學生如果不掌握好基礎知識,在高考中就會寸步難行,較好的成績只能成為泡影。所以,高三學生從一開始就應該在抓基礎知識上下工夫。而抓好基礎知識,要重在砸實,一知半解不行,模棱兩可也不行。對于政治、歷史和地理知識,真正的弄懂悟透記牢。只有這樣,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而要達到這一點,必須:一要把握準基本概念,二要掌握好基本原理,三要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四要系統(tǒng)的理清知識的整體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準確而又全面,做到以扎實的知識功底應對明年的文綜考試。在這里,要防止出現“以高考主要是考能力為由,忽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這一現象。
文綜考試的重點是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其目的是通過這樣的考試,起到較好的導向作用,從而引導學生注重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自我提高和發(fā)展。正因為如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備考的實踐中,要加強自己能力的培養(yǎng)。而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是一天兩早晨就能達到的,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所以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循序漸進。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提高呢?要達此目的,我們認為,必須做到多思,多思才能出能力。那么怎樣思?思什么?我們認為要思而得法,思而有成。為此必須:①在學中思,即在學習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過程中要多想幾個“是什么”;②在練中思,即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多想幾個“為什么”;③在聯中思,即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要多想幾個“怎么辦”。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一系列的思考過程,就會使自己的認識得到升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只要高三學生在一年的文綜學習中,注重基礎知識的全面把握,注重能力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就能夠取得文綜考試的主動權,獲得較好的成績。這正是:穩(wěn)扎穩(wěn)打抓基礎,步步為營不含糊,循序漸進上能力,文綜定有好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