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敏
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體會
葉世敏
目的 探討產后出血預防措施和護理干預對產后出血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產后出血53例患者,分析其產后出血情況,并給予相應的預防和護理措施。結果 本文患者中,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有:宮縮乏力38例,胎盤因素6例,凝血功能障礙5例,軟產道裂傷4例。根據(jù)患者具體臨床情況,給予宮腔填塞紗布、結扎子宮動脈、子宮下段補丁縫合、產道修補等措施,本組5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做好產前、產時和產后的預防和護理工作,有助于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后出血患者的治愈率,減少產婦因產后出血死亡率。
產后出血;護理
產后出血多為胎盤剝離面的大量出血或(和)產道及鄰近結構的損傷所致,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及嚴重感染,是產科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產后出血在世界各國都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國全國孕產婦死亡死因中產后出血居首位。所以如何做好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工作,是產科臨床和護理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分析我院如何預防產后出血并探討相應護理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產后出血53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齡為(27.3±3.7)歲,孕周為28~44周,平均為(39.4±2.1)周。
出血量500~1000毫升44例,1000~2000毫升6例,大于2000毫升3例,在以上出血患者中,最大出血量為4000毫升。產后2小時內出血患者43例,發(fā)生在產后2~24小時8例,1例患者產后出血發(fā)生在產后9小時內。
1.3.1 產后出血的預防措施
①對孕婦做好產前定期檢查,加強產前健康教育,對孕婦及家屬做好高危妊娠因素教育工作,同時做好孕期保健教育宣傳,提高孕婦和家屬的孕期保健意識,要教會孕婦自己檢測胎動、識別異常胎動、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存在的高危因素,做好定期隨訪并詳細記錄。②第一產程時,要密切觀察產程、胎心、宮縮變化,定期進行肛查,詳細了解宮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消除孕婦緊張情緒,休息要充分,防止疲勞。③加強第二產程處理,詳細科學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做好會陰的保護措施,預防軟產道損傷,胎兒娩出后,做好陰道出血量的測量。④第三產程避免過早粗暴地揉擠子宮或牽拉臍帶,正確協(xié)助胎盤娩出,要詳細檢查胎盤胎膜的完整性,胎盤娩出后要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如果有裂傷要及時縫合。⑤產后2小時內,要密切觀察產婦,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面色改變及全身情況的變化。如果產婦出現(xiàn)口渴、打呵欠、惡心嘔吐、情緒繁雜不安、胸悶、呼吸急促、脈搏緩慢和血壓下降等產后大出血發(fā)生休克的征象,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
1.3.2 產后出血護理措施
①在搶救產后出血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持鎮(zhèn)定,操作要有順序,不可手忙腳亂,在進行搶救止血如按摩子宮給予縮宮素同時,要立即告知值班醫(yī)生,及時得到臨床處理。②在短時間內建立靜脈通道,可采用留置針頭,給予輸液、輸血等措施抗休克處理。③檢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宮縮不良引起的出現(xiàn),多表現(xiàn)為子宮柔軟且輪廓不清楚;此時有血塊或者暗紅色血液自陰道流出,根據(jù)以上情況要加強宮縮管理。如果宮縮良好而不斷有陰道出血,此時要檢查產道是否有裂傷,如果有裂傷要及時行縫合止血。如果沒有裂傷存在,但持續(xù)流血而且沒有血凝塊形成,要考慮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現(xiàn)障礙。④加強對產婦的心理干預護理,及時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嚴密觀察產婦的出血量、血壓改變、脈搏是否微弱、呼吸是否急促等,必要時吸氧。
本文患者中,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有:宮縮乏力38例,胎盤因素6例,凝血功能障礙5例,軟產道裂傷4例。根據(jù)患者具體臨床情況,給予宮腔填塞紗布、結扎子宮動脈、子宮下段補丁縫合、產道修補等措施,本組5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產后出血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宮縮乏力,其次還有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裂傷等[1]。在本文中主要是宮縮乏力。對于產后出血來說,產前的保健教育也非常重要,同時要做好產前監(jiān)測工作,特別是對導致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導致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對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有著重要意義[2]。
再者,做好產時工作,產科護士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認真細致地做好病情觀察,注意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宮底高度,陰道流血量,這樣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產后出血。同時護理人員掌握相關的急救常規(guī)技術和常用藥物等,及時給予搶救處理,有助于產后出血成功搶救[3]。
總之,做好產前、產時和產后的預防和護理工作,有助于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后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產婦因產后出血死亡率。
[1]蕭麗紅,李慧敏,余紅嬌.101例產后出血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3):78-79.
[2]馮中琴.子宮下段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配合[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8,17(10)869-870.
[3]陳慕刁,李婉燕,李銀仙.分娩時舒適護理實施的體會[J],中國婦幼保健,2005,4(3):47-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1.088
551700 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醫(yī)院婦產科 (葉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