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 河
水為茶神
█ 長 河
古宅門前一座古井,牽系著常民家居生活的水源要角,而今流逝的年華不再,卻因我這好水之徒,引來覽井之趣,由古宅里拿出來的泡茶用水,我急著追問:這是古井水?
“非也!”主人說:“這水已經(jīng)過濾?!逼鋵?,品茗求好水,茶和水有著對應(yīng)關(guān)系,是天經(jīng)地義,卻常常因近水取得容易,而忽略了好茶湯要靠好水!
水的重要性,可讓茶湯美而得益,并讓茶顯露其光華。好茶得真味,不同茶種,泡的用水也互見高下。水是茶湯的關(guān)鍵,古人品茗有智慧。
明代沈長卿在《沈氏日旦》中說:“茶為水骨,水為茶神?!泵鞔鷱堅丛凇恫桎洝分姓f:“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局窺其體?!泵鞔_廩《茶解》說:“名茶宜瀹以名泉。先令火熾,始置湯壺,急扇令涌沸,則湯嫩而茶色亦嫩?!?/p>
三位明代文人說的是“水為茶神”、“水為茶體”。這也說明有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湯,這也是今人學(xué)習(xí)經(jīng)驗的榜樣。
而今,我正身處古井前,想品好水在哪里?想要取泉瀹茗得好湯,知名泉、訪名泉,還是先學(xué)會分辨水的方法。
好水,質(zhì)柔而氣剛,在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下,我們已經(jīng)不敢奢望從江河或是溪澗取得好水;在井泉取得的水成為今日泡茶人的夢幻逸水,這樣甜美的水有時又稱“醴泉”或“甘泉”。什么才是甘泉好水?分辨好水,可用“清、輕、甘、冽、潔、活”作為判斷標(biāo)準(zhǔn):
清,就是水質(zhì)無沉淀物,透明無色?,F(xiàn)代人所說的,經(jīng)過濾的水沒有懸浮物。
輕,就是今日所說軟水與硬水之分。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高,就是硬水,反之就是軟水。軟水雜質(zhì)含量低,鈣鎂離子含量較低。
甘,是指水的滋味,舌尖對甜的敏感度最高,立刻就有反應(yīng)。明代羅廩《茶解》中說著水甘美的感覺:“梅雨如膏,萬物賴以滋養(yǎng),其味獨甘。梅后便不堪飲?!彼母侍鸲扰c節(jié)氣有關(guān)?,F(xiàn)代人的味蕾,通常對于甘度的敏感度不高,烹煮好的水,可先用舌尖試其滋味。而水中鈣鎂離子與氯化物,對水的甘甜會造成影響。
冽,就是水要冷。冷冽是一種水質(zhì)的特性?!都t樓夢》里提到:“櫳翠庵茶品梅花雪”就是用雪水沏茶;然而,今天的環(huán)境已難用雪水煮茶,但取自山麓的泉水,具有冷冽的特性。
潔,沒有污染。水沒有污染就能讓水的鮮爽度提升,茶湯更為明亮。
活,煮水要活。古人強調(diào),活水需活火烹。更有人提出茶若沒有活水,難表現(xiàn)出其鮮馥。
泡茶了解水,那么水又是如何引動茶的七情六欲?
先來看水質(zhì)對茶葉浸出物的影響。水的硬度影響茶葉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所以純凈度較高的水,對于茶多酚與氨基酸的浸出量就較高,而硬水含有較高的鎂鈣礦物質(zhì),對茶葉有效溶解度就偏低了。
純凈水對于綠茶的滋味與香氣,會產(chǎn)生更醇厚與鮮爽的效果;而自來水中的含氯成分較高,所泡出滋味較沒那么鮮爽。
水,是泡茶的第一步。有好水,還必須懂得如何煮水。煮水,在古人的眼中,可是一件難事。陸羽《茶經(jīng)?六之炊》:“茶有九難……八曰煮”。蔡襄《茶錄》:“候湯最難”,候湯,是指火候與定湯兩方面?;鸷?,是指煮水的火力;定湯,則是對泡茶用水溫度的定奪。
煮水,看起來是很科學(xué)的。古代的詩人更觀察到這一點,蘇東坡:“活水還須活火烹?!痹S次紓《茶疏》:“火必以堅木炭為上,然木性未盡,沿有余煙,煙氣入湯,湯必?zé)o用,故先燒令紅,去其余煙,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p>
從陸羽、蔡襄、蘇東坡到許次紓,他們的共同看法是:火源,是煮水的關(guān)鍵。必須要用“活火”煮水,才不致將水煮老。這也就是所謂的“定湯”概念,這也是泡好茶的基本功。
具備好茶、好水,卻將水煮壞、煮老了,前功盡棄。袁牧在《隨園食單?茶酒單》有精彩的說明:“烹時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滾便泡,滾久則水味變矣,停滾再泡則葉浮矣。一泡便飲,用蓋掩之則味又變矣,此中消息,間不容發(fā)也?!?/p>
袁牧知道用活火煮水,更清楚水滾久了水味會變,影響茶湯滋味。因此,他招待嘉賓喝茶必定是親自煮水,這也讓我想起許多泡茶者常用瓦斯?fàn)t,上置水壺,從第一泡茶泡到結(jié)束,水一直在滾煮著,這樣的水必被“煮老”,茶湯豈有有好滋味?
水煮過頭,稱“老水”,原因是水煮過久,水中含氧量降低,水的滋味與鮮味也降低。
煮水,如烹調(diào),過老或不熟都不好,浸潤茶間,才讓茶顯光滑,湯美有益,我想一位朋友說品老普洱讓她行氣周身,至今懷念再三的品茗,想必用的是好水,更加上用心煮水!
水為茶神,品茗時專注在茶質(zhì)、茶器,反而輕忽牽動茶關(guān)鍵二分之一的水,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