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花,黃 毅,陳婷歆
(福建省立醫(yī)院檢驗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尿隱血實驗是臨床尿常規(guī)檢測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傳統(tǒng)方法以干化學法為主,近年來發(fā)展的單克隆抗體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1],有逐步取代化學法的趨勢,但對該法的應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糞隱血的檢測上。本文對 103份住院患者的晨尿標本同時以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進行測定,分析對比兩種方法檢測尿隱血結(jié)果的差異,探討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在尿隱血實驗中常規(guī)應用的可行性。
1.1 標本來源 隨機選取 103份本院住院患者的晨尿標本。
1.2 儀器與試劑 Clinitek500型尿液分析儀及其配套的尿十項試紙、萬華普曼公司生產(chǎn)的消康保膠體金單克隆抗體試紙、Olympus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株式會社)。
1.3 檢測方法 對隨機選取的 103份尿標本同時進行干化學法隱血、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沉渣鏡檢紅細胞三種方法的檢測。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的統(tǒng)計學處理均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上進行。
2.1 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與干化學法對 103份尿標本隱血檢測結(jié)果的比較 見表 1。表 1可見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檢測陽性率 55.3%(57/103),干化學法檢測陽性率 63.1%(65/103),兩者的陽性率經(jīng) McNemar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為金標準,可見干化學法檢測隱血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 69.2%和68.4%。
2.2 根據(jù)干化學法隱血檢測結(jié)果的不同對 103份尿標本分組 干化學法強陽性(2+-3+)組、干化學弱陽性(Tr-1+)組、干化學(-)組。三組的鏡檢紅細胞陽性率和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陽性率的結(jié)果見表 2。表 2可見干化學法隱血強陽性(2+-3+)時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的陽性率為80.0%(28/35),兩者檢測結(jié)果較為一致,而干化學弱陽性(Tr-1+)、干化學(-)時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的陽性率分別為 56.7%(17/30)和 31.6%(12/38),兩者檢測結(jié)果存在較大差異。
表1 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與干化學法隱血檢測結(jié)果的比較(份)
表2 干化學法不同隱血檢測結(jié)果組中鏡檢紅細胞陽性率和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陽性率(%)
臨床上常規(guī)采用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其原理是根據(jù)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所含的血紅素具有類似過氧化物酶的作用,通過血紅素催化分解過氧化氫,釋放出新生態(tài)氧,使鄰聯(lián)甲苯胺氧化呈色,從而達到檢測隱血的目的。由于尿液中的成份很復雜,常存在一些類似過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質(zhì),如肌紅蛋白、某些細菌繁殖代謝產(chǎn)物等因素可造成干化學隱血結(jié)果的假陽性,而還原型谷胱苷肽、維生素 C等還原劑存在時,可競爭性抑制反應,導致干化學法隱血檢測結(jié)果出現(xiàn)假陰性[2]。干化學法隱血陽性可通過鏡檢紅細胞的存在來證實,但鏡檢未發(fā)現(xiàn)紅細胞的現(xiàn)象在臨床檢驗中也很常見,這既可能是紅細胞溶解導致僅有游離血紅蛋白存在(低滲尿液中紅細胞溶解更為明顯),也可能是干化學法檢測隱血出現(xiàn)了假陽性;干化學法隱血陰性可能是真陰性,但也不能排除由于檢測敏感性不足或維生素 C、還原型谷胱苷肽等還原劑存在而導致的假陰性。本研究通過對 103份尿液的檢測結(jié)果顯示,干化學法檢測隱血的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都不高,僅為 69.2%和 68.4%,提示干化學法在隱血檢測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陽性、假陰性問題,因此建議該法只能作為隱血過篩實驗應用于臨床。
相比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它是利用免疫學方法進行隱血檢測,原理是金標抗人血紅蛋白(Hb)抗體特異性地結(jié)合人 Hb成分后,向上擴散分別與測試區(qū)的另一抗人 Hb(夾心法)結(jié)合,使膠體金顆粒聚集呈色,所以該法特異性高,不會出現(xiàn)假陽性的問題[3]。而干化學法存在不可避免的假陽性,尤其在干化學法隱血弱陽性情況下該問題更為突出。本研究 30份干化學法隱血 Tr-1+的尿標本經(jīng)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證實,假陽性比例高達 43.3%(13/30);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還具有敏感性高的優(yōu)點。有文獻報道該法的檢測靈敏度達 0.2μg/ml,即每高倍視野 0-2個紅細胞[4],大大提高了隱血檢測的陽性率。本研究對 38份干化學法隱血陰性尿標本采用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檢測,發(fā)現(xiàn)有 12份標本隱血陽性,其中 5份標本離心鏡檢證實有紅細胞的存在,均為 0-2個/每高倍鏡視野,結(jié)果與文獻報道[4]相符,提示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的敏感性高于干化學法。
檢測尿液中血紅蛋白對血管內(nèi)溶血的確證以及各種原因引起泌尿道出血的判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常用的尿干化學檢測隱血的方法存在假陽性與假陰性的問題,容易造成臨床的漏診誤診,而采用單克隆抗體法能有效彌補干化學法的不足,提高尿隱血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值得推廣。
[1] 王培之,徐克沂,皮國華.膠體金免疫結(jié)合試驗在檢驗醫(yī)學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0,23(5)∶308-309.
[2] 叢玉隆,馬駿龍,鄧新蘭.尿液常規(guī)分析質(zhì)量控制及臨床應用研究體會[J].臨床檢驗雜志,2001,19(4)∶241-243.
[3] Katschinski B,Logan R,Davies J,et al.Prognosis in upper gastrointrestinal bleeding[J].Dig Dis Sci,1994,39∶706-712.
[4] 高茂馗,束國防.免疫法與化學法測定隱血的比較[J].臨床檢驗雜志,2004,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