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外國語學校(222006) 相曉東 楊 艷
2010年初中地理學業(yè)考查模擬試題
江蘇省連云港外國語學校(222006) 相曉東 楊 艷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14時34分在南美洲國家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發(fā)生里氏8.8級地震, 震源(地球內部巖層破裂引起振動的地方)深度33公里,震中(震源垂直向上正對的地面)位置為南緯35.8度、西經72.7度,位于首都圣地亞哥以西320公里,這是該國50年來遭受最嚴重的災難。據此回答1~4題。
1.正確表示智利地震震中位置的是( )
A.W35.8、E72.7° B.35.8°S、72.7°S
C.35.8°S、72.7°W D.35.8°N、72.7°E
2.智利地震產生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發(fā)生碰撞
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發(fā)生碰撞
C.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發(fā)生碰撞
D.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發(fā)生碰撞
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中國人道主義緊急救災物資于當地時間3月5日中午12點50分順利抵達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該物資是智利發(fā)生地震后抵達該國的最遠距離救援物資。運輸該物資采取最恰當的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 B.公路運輸
C.海洋運輸 D.鐵路運輸
4.智利總統巴切萊特表示“中國援助物資飛越半個地球,充分展示了兩國深厚的情誼”。智利的半球位置是( )
A.東半球 北半球 B.東半球 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中央電視臺2008年攝制的電視連續(xù)劇紀錄片《同飲一江水》主要記錄了湄公河沿岸國家人民的生活情景。據此回答5~6題。
5.湄公河和其他許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島的群山峽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構成了中南半島山河分布的壯麗景觀,這種景觀具有的特征是( )
A.高遠遼闊,雪峰連綿
B.平原壯美,一望無際
C.丘陵廣布,溪水北流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6.一艘裝滿糧食的貨輪正在泰國的某港口裝船外運,船上的貨物可能是( )
A.小麥 B.玉米
C.稻米 D.小米
錢幣被人們喻為一個國家的名片,方寸之間,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自然風光、藝術人文,無不盡顯其上;國與國之間的差別,在這方寸之上,各具特色,叫人一目了然。據圖文資料回答7~8題。
7.能與該圖示相吻合的美稱是( )
A.“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C.世界火山博物館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8.該國首都的中學生放暑假應安排在( )
A.4月 B.7月 C.10月 D.2月
美國位于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根據圖文資料回答9~10題。
9.圖中ABCD符合“位置偏北、氣候冷濕、城市人口集中”特點的農業(yè)帶是( )
10.下列字母與其代表的城市職能正確對應的是( )
A. a—洛杉磯 “硅谷”
B. b—華盛頓 聯合國總部C. c—紐約 首都D. d—休斯頓 宇航中心
下圖是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會徽。據此回答11~13題。
11. 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城市的簡稱是( )
A. 京 B. 津
C. 渝 D. 滬
12.下列四幅氣候統計圖中最有可能為舉辦地的是 ( )
武廣客運專線為中國的新建高速鐵路工程之一,位于湖北、湖南和廣東境內,于2005年6月23日在長沙動工,于2009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是我國最長的鐵路客運專線。據此回答13~15題。
13.武廣高速鐵路通車后,可極大地緩解哪條鐵路的壓力( )
A. 京廣線 B.京滬線
C. 京九線 D.隴海線
14.武廣高速鐵路經過的地形區(qū)是( )
A.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華北平原
C.華北平原、山東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
D.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15.武廣高速鐵路沿線能欣賞到的農業(yè)景觀是( )
A. 甜菜豐收 B. 秋高馬肥
C.谷子粒粒黃 D. 稻花飄香
珊瑚礁一直有著“海洋生態(tài)雨林”的美譽,美麗的珊瑚礁也是反映海洋狀況的晴雨表。生態(tài)學家經過實地考察發(fā)現,長有珊瑚礁的水域的水溫正在逐年升高,導致珊瑚礁的數量迅速減少。據此回答16~17題。
16.導致“珊瑚漂白”的惡性狀況發(fā)生的全球大氣環(huán)境問題是
A.臭氧層遭破壞 B.全球氣候變暖
C.酸雨危害 D.沙塵暴
17.有利于減緩該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措施是
A.減少懸浮固體顆粒物的排放量
B.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C. 減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的排放量
D.減少氟氯烴等化合物的排放量
暑假期間,家住連云港的小明隨父母去我國某地旅游,在那兒觀賞了戈壁風光、神秘的喀納斯湖等自然景觀,領略了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回家后,他精選了兩張照片(見下圖)與同學們共享。據此回答18~20題。
18.該地區(qū)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山地的背風坡 B.盆地內部
C.盆地邊緣 D.河流中下游平原
19.該地區(qū)正在大力勘探開發(fā)的自然資源是( )
A. 鐵礦 B. 水能
C. 有色金屬 D. 石油、天然氣
20.該地區(qū)最典型的氣候特征是 ( )
A.溫和多雨 B.高溫多雨
C.干旱少雨 D.四季如春
21.讀“地球上的五帶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是_____(名稱或緯度),南、北半球分界線是_____(名稱或緯度)。
⑵中國大部分處于_____帶,小部分處于_____帶,沒有寒帶;中國處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半球。
⑶圖中有陽光直射現象、熱帶面積最大的大陸是_____大陸,有極晝極夜現象、寒帶面積最大的大陸是_____ 大陸。
⑷圖中甲表示的大洋名稱是_________洋,乙表示的海峽名稱是_________海峽。
22.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乙村位于甲村的________(方向)。
⑵A點的海拔為_________米。
⑶等高線在B處重合,由此判斷,B處的地形是_________。
⑷a 、b兩條線中,位于山脊的是________線,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線。
⑸該地區(qū)有一座傳統聚落,它最有可能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地,判斷理由是_______。
23.讀材料回答:
材料一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3月23日,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5省區(qū)市耕地受旱面積9654萬畝(占全國受旱面積的85%),作物受旱7097萬畝(重旱2582萬畝、干枯1355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57萬畝;有1805萬人(占全國受災人口的79%)、1017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西南五省區(qū)市通過積極采取各種抗旱應急措施,全力保障當前1805萬因旱飲水困難群眾的飲水安全。其中,利用水庫供水解決329.5萬人,通過實施應急調水解決196.3萬人,通過打井開采地下水解決84.0萬人,通過拉水送水解決519.4萬人,通過人背畜馱、尋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決676.0萬人。
材料二 中國政區(qū)圖
⑴請在圖中將西南五省區(qū)市范圍的邊界描繪出來。
⑵西南五省市大部分地處我國第_________階梯,年降水量在________(填800或400)毫米以上,耕地類型為________(填旱地或水田)。
⑶干旱給當地的人們帶來哪些危害?(至少答出兩點)
⑷在生活中,好的習慣可以節(jié)水。請你談談在節(jié)約水資源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義的事?(至少答出三點)
24.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青藏地區(qū)旅游成為當今旅游熱點之一。當地旅游部門建議:最好的時節(jié)是每年8月到10月;攜帶物品的原則是輕便、實用;防護用品最好帶上墨鏡、遮陽帽和防曬品等物品;衣物中最好帶上羽絨服等;心、肺、腦和血液系統疾病患者不宜進入高原;最好攜帶吸氧用具等。
材料二
⑴ 針對當地旅游部門的建議,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加以解釋說明。
①“攜帶物品的原則是輕便、實用”,“最好攜帶吸氧用具”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防護用品最好帶上墨鏡、遮陽帽和防曬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衣物中最好帶上羽絨服等”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從空中望到A處,三條大江由北往南平行流動近170千米,蔚為壯觀?!叭⒘鳌弊匀痪坝^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圖中“三江并流”區(qū)域地處我國______________山區(qū),這里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___________資源。
⑶歌詞“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這里的“天路”指的是__________鐵路;主要經過的地形區(qū)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___________高原。
⑷圖示地區(qū)顯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農業(yè)生產以______________(畜牧業(yè)或種植業(yè))為主。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D 3.A 4.C 5.D 6.C 7.A 8.D 9.B 10.D 11.D 12.C 13.A 14.A 15.D 16.B 17.B 18.C 19.D 20.C
二、綜合題
21. ⑴北回歸線(23.5°N) 赤道(0°)
⑵北溫帶 熱帶 北
⑶非洲 南極
⑷太平洋 馬六甲海峽
22. ⑴東南 ⑵600 ⑶陡崖 ⑷ b a ⑸甲 地形平坦 接近水源海拔較低等
23. ⑴略 ⑵二 800 水田 ⑶略 ⑷略
24. ⑴ ①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壓低,缺氧,造成游客體力消耗量大
②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③高原上氣溫日較差大,早晚氣溫較低
⑵橫斷山區(qū) 水能
⑶青藏 青藏
⑷高寒 畜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