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朱 偉
鄭州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學教研室鄭州 450001
#通訊作者,男,1963年4月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醫(yī)療保障制度,E-mail:zhuwei@zzu.edu.cn
全球艾滋病(AIDS)流行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AIDS的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疫情開始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1]。在我國報告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20~29歲年齡組感染人數占51.9%,30~39歲年齡組占30.6%,2個年齡組HIV感染人數占總數的 82.5%[2]。由于青少年的性知識、態(tài)度對整個社會預防和控制性病/AIDS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涉及國家政策的制定和未來發(fā)展[3],因此,加強青少年 AIDS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特別是開展預防AIDS的健康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他們抵御AIDS侵擾的能力,對預防和控制AID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AIDS流行情況比較嚴重,青少年面臨的危險相對較高,為了探索適合河南省的青少年AIDS健康教育方式,作者進行了如下研究。
1.1 對象 以河南省AIDS非項目縣作為目標人群,單純隨機抽取 1個縣,在該縣隨機抽取 1所高中和 1所初中,以初二、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初中 3個班,高中 3個班,共530人。
1.2 現況調查方法 參考國內外有關AIDS知識、行為、態(tài)度的調查問卷,結合學生實際自行設計調查表。健康教育前采用不記名問卷方式,按班級集中填寫,統一發(fā)放問卷,當場收回。健康教育進行 2個月后,再次進行相同內容的無記名問卷調查。
1.3 干預方法 先對健康教育老師進行培訓,然后由健康教育老師進行4次AIDS的健康教育課,每次1節(jié),課堂采用參與式教學;發(fā)放AIDS防治知識宣傳小冊子,各班級專門出2期AIDS防治知識宣傳板報,組織觀看AIDS防治錄像,學校組織AIDS知識問答競賽等。
1.4 質量控制 制定現場干預程序、操作規(guī)范和方法,并根據其步驟和要求準備好調查和干預用品;調查員由專門培訓的人員組成,按班級集中填寫,統一發(fā)放,當場收回,并進行審核、補漏;在干預過程中,每 2周進行一次督察,并記下干預進展情況,確保干預措施的正確實施。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Foxpro 6.0錄入,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以“平均分/總分 × 100%”的方法計算干預前后AIDS知識的正確認識率和AIDS正向態(tài)度持有率。采用χ2檢驗分析健康教育前后AIDS知識態(tài)度等正確率的變化,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情況 基線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530份,其中男 271人,女 259人,學生年齡 11~18歲,有效問卷521份,有效應答率 98.3%;干預后共調查 525人,其中男 267人,女 258人,有效問卷 514份,有效應答率97.9%。
2.2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AIDS相關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見表 1。健康教育前、后總體正確認識率為51.14%(3.58/7.00)和79.71%(5.58/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144,P<0.00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AIDS相關知識正確率比較 答對人數(%)
2.3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AIDS傳播途徑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見表 2。健康教育前、后總體正確認識率分別為54.14%(3.25/6.00)和90.28%(5.42/ 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7.965,P<0.001)。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AIDS傳播途徑知識正確率認識比較 答對人數(%)
2.4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對AIDS預防措施知識正確認識率比較 見表 3。健康教育前、后總體正確率分別為71.20%(3.56/5.00)和94.40%(4.72/ 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45,P<0.01)。
表3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對AIDS預防措施正確認識率比較 答對人數(%)
2.5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對AIDS相關態(tài)度的比較見表 4。健康教育前、后正向態(tài)度持有率分別為53.20%(2.66/5.00)和71.40%(3.5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783,P<0.001)。
表4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對A IDS相關態(tài)度的比較 肯定回答人數(%)
調查結果表明,在開展健康教育前,AIDS相關知識、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的平均正確認識率為50.50%(9.09/18)。可見中學生對AIDS有一些了解,但對其相關知識、傳播途徑等知識的正確回答率偏低,而且AIDS相關知識及傳播途徑等知識是片面的、零碎的,對某些問題仍存在模糊的認識,缺乏系統的教育,這不得不引起有關人士的警惕,此與國內相關報道[4]基本一致。
健康教育活動后中學生在AIDS相關知識知曉率、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知識上有顯著提高,態(tài)度上有顯著改善,說明通過多途徑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學生對AIDS知識全面了解,解除他們對AIDS存在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預防和控制AIDS起到積極作用,這與國內其他專家的調查[5]結果一致。但“無償獻血是預防AIDS有效措施”這一問題的回答正確率仍然低于 65.00%,故作者認為健康教育應持續(xù)進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作者還發(fā)現,開展健康教育前該地區(qū)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AIDS有恐懼心理;健康教育結束后,對待HIV感染者的態(tài)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隨著對AIDS防治知識的了解加深,中學生對AIDS的恐懼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而且在開展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學生的社會道德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作用。對AIDS的誤解是產生對AIDS患者歧視的根源之一,正確合理地對待HIV感染者是預防和控制AIDS的重要方面之一。學校應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AIDS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全社會對HIV感染者的理解、關注,消除對待HIV感染者的歧視,使社會共同關注AIDS問題,為該類患者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目前,雖然AIDS健康教育已納入教學大綱,對學校開展AIDS教育課有一定的課時要求,但因為沒有作為考核內容,在課時普遍緊張的情況下,不能保證開課的質量。因此,建議將AIDS知識作為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以引起學校和學生的重視。同時充分認識學校AIDS教育在青少年AIDS預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除了制訂相關的教育政策外,還應該積極地組織開展對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和家長的相關培訓,改變學校管理人員、家長和教師對學校AIDS教育的猶豫態(tài)度,提高教師及相關人員在青少年AIDS教育方面的執(zhí)教能力,從而推動學校AIDS教育工作的廣泛開展,以提高學校對AIDS健康教育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AIDS知識水平。
[1]孫寶志.艾滋病流行形式與艾滋病健康教育[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6(7):1 300
[2]Visser MJ,Schoeman JB,Perold JJ.Evaluation of HIV/ AIDS prevention in south African schools[J].J Health Psychol,2004,9(2):263
[3]張曉宇,王學良,王建軍.某中學學生AIDS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11(2):113
[4]賈曉飛,盧次勇,陳維清,等.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2):183
[5]馬迎華,王超,張新,等.生活技能為基礎的學校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 (7):562
[6]教育部辦公廳.中小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