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千
江南女兒的錦瑟年華是婉轉(zhuǎn)低回的。晨曦與日落,點點相思無處安放,繾綣在閨閣的每一處角落里?!袄沈T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夢幻般的少女情懷和無奈的閨閣幽怨,都浸潤在流金溢彩的紅妝嫁妝里。
婚床是嫁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洋溢著女性特有的溫柔氣息,直接體現(xiàn)了女性的審美情趣,是歸女主人私人支配的財富。作為內(nèi)室家具的大件,可以說婚床是婚房的中心。舊時寧波人對木床的制作十分講究,俗話說“一世做人,半生在床”,所以寧波木床多重雕飾,且常常朱金雕刻、黃楊木雕、鑲嵌螺鈿相結(jié)合。豪富大戶相互攀比,不惜為此耗銀萬兩,而民間也不示弱,以雕制各種不同檔次的涼床來競豪賽富。這種理念,也不遺余力地體現(xiàn)在紅妝家具婚床上。
圖2 床雕版
圖3 床雕版
婚床的制作非常復雜,因此民間也叫千工床。事實上好的婚床何止千工!寧波朱金拔步婚床,除了木材精良、雕刻細膩以外,還會選用朱砂、黃金、青金石、水銀、黛綠、琉璃、貝殼、生漆等名貴天然材料,這些來自大自然的材料經(jīng)數(shù)百年不變顏色,而且越用越好看耐看。
婚床一般運用浮雕、堆塑、貼貝、勾漆、描金等工藝,雕刻異常繁縟,裝飾題材大多來自日常生活、古典名著、民間故事、戲曲人物等,表達了多子多福、喜慶吉祥等美好愿望。比如在床雕版上刻畫選蠶種的場景(圖1、圖2、圖3)。江南水鄉(xiāng)是盛產(chǎn)絲綢的地方,這種生產(chǎn)活動主要是由女子來承擔。這幾幅圖是雕在一張床上的,它記錄了絲綢生產(chǎn)從選蠶種、采桑、養(yǎng)蠶到繅絲、絲織、印染的全部過程。
圖4 床前帳架柱
婚床前的帳柱上,多用泥金塑上充滿情調(diào)的詩句聯(lián)對,如“丹桂宮中來玉女,桃源洞里會仙郎”;“意美情歡魚得水,聲和氣合鳳求凰”;“吉祥草發(fā)聯(lián)科綠,蓮子花開及第紅”;“紅衾偕鳳侶,錦帳育麟兒”(圖4)……既表達了對夫妻生活的美好祝愿,又充滿浪漫情趣。
掛了紅對聯(lián),堂前貼著紅雙喜,梁頭上點著紅紗燈,洞房燃著紅蠟燭(圖5、圖6)、新娘蓋著紅頭蓋、親友品著紅雞蛋……一切都是紅色,加上滿屋的紅家具、紅器物,鮮紅的景象融入人們對新人滿滿的祝福。在過去浙東寧紹平原還有個民間習俗,男方迎娶的當晚,要由男孩先焐熱新婚的千工床,寓意早生貴子。新房內(nèi),一條彩被抖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們,鉆進鉆出,恣意撒歡,鬧鬧嚷嚷地焐新床?!办尚麓?,焐新床,焐得新床暖洋洋,早生貴子喜洋洋。”至今,仍有一些寧波人保留著這個風俗。
圖5 高腳燭臺
圖6 高腳燭臺
寧波千工床一般分為前后兩部分,元代人寫的《荊釵記》中記述的“冬暖夏涼描金拔(踏)步大涼床”,正是對朱金千工床的描繪。千工床的前部稱為“拔步”,又叫踏步,是床沿前的小平臺,踏板離地約15-20厘米。踏步有八字掛面式和平面式兩種,設(shè)雕花柱架、掛落、倚欄、飄檐花罩,上有卷篷頂,右邊安放二斗二門小櫥一只,上置鐘、帽筒、花瓶、鏡箱、茶具、燈臺;左邊放馬桶箱一只。后半部才是臥床本體,除了再一道雕花門罩、垂帶、遮枕外,床內(nèi)有的還設(shè)有書架擱板、角櫥、錢箱、點心盒、防身器具等,其深度達150-200厘米。床三面圍有拆裝式的雕刻或彩繪屏風。更考究的床外圍還有走道,稱為“巡更弄”式雕床,但實物惜已不存。這種踏步式架子床不僅冬暖夏涼,且在室內(nèi)再造了一個多功能的、私秘性強的起居空間,由于新婚之夜聽床的習俗和紙窗一點就破的緣故,人們都說中國人的隱私只在床上,所以有錢人家便想方設(shè)法擴大這床的范圍,把它造得如同一座小房屋??芍^是屋中之屋(圖7、8)。
圖7 千工床
圖8 拔步床
圖9 清寧波雕花拔步床
圖10 清早期 朱漆帶門圍六柱架子床
清寧波雕花拔步床(圖9)長212厘米、寬120厘米、踏步深60厘米、高228厘米。此床上有卷篷頂,下有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掛落、倚檐花罩組成的廊廡。廊廡右邊安放二斗二門小櫥一只,上置鐘、帽筒、花瓶、鏡箱、茶具、燈臺;左邊放馬桶箱一只。反半部是臥床本體,有雕花門罩、垂帶、遮枕,床三面圍有擴裝式的雕刻及彩繪屏風。
清早期朱漆帶門圍六柱架子床(圖10)長213厘米、寬113厘米、高220厘米。床身設(shè)計成案形,腿足縮進安裝,用插肩榫與床面連接。床身正面束腰,卷草紋腿及牙板,線條流暢有力;背面光素,直腿。正面設(shè)浮雕人物紋門圍及素面掛檐,掛檐下有鏤雕牙板及人物吉子。其余三面無掛檐。通體髹朱,色澤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