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娜
(沈陽急救中心,遼寧沈陽 110006)
急性酒精中毒一般是指一次性飲酒過量造成的以神經精神癥狀為主的疾病,發(fā)病急、病情重,是院前中毒救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酒人數不斷增加,酒精中毒的病例也隨之不斷增加。為了解急性酒精中毒的流行病學規(guī)律、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方法,提高院前搶救效率,現(xiàn)對我中心2007年3月~2008年10月救治138例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38例患者均為我中心2007年3月~2008年10月救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據急性酒精中毒的診斷標準確診,臨床診斷標準:⑴有新近飲過量酒精史。⑵適應不良性行為的改變,如行為不檢點或攻擊性沖動,情緒不穩(wěn),判斷力損害,社交或職業(yè)功能損害。⑶至少具備下列體征之一,①講話吐詞不清;②共濟失調;③步態(tài)不穩(wěn);④眼球震顫;⑤面部潮紅或蒼白。⑷不是由于任何軀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致。臨床可分為3期:興奮期、共濟失調及昏迷期[1]。
138例酒精中毒患者,男126例,女12例。男女比例約為10∶1。
中毒患者年齡最小15歲,最大72歲,平均33.6歲,20~45歲者109例,占78.9%。
按月份統(tǒng)計,酒精中毒人數以 7、8、10、1、2 月為最多,夏冬季節(jié)為酒精中毒的高發(fā)季節(jié)。其中以周末及節(jié)假日為高發(fā)時間,以21∶00~2∶00為高發(fā)時段,該時段內酒精中毒人數占總人數的61.4%。
主要以酒店、飯館、酒吧、大排檔及歌舞廳等餐飲娛樂場所為高發(fā)地點。
①處于興奮期46例,表現(xiàn)頭昏、頭痛、興奮、健談、自負、易激惹、行為粗魯及攻擊行為。②共濟失調期73例,表現(xiàn)行為笨拙,步履蹣跚,言語含糊不清、惡心、嘔吐、困倦。③昏迷期19例,表現(xiàn)為昏睡甚至呼之不應,瞳孔散大,體溫降低,心率快,血壓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④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表現(xiàn)為嘔吐少量至中量咖啡樣及暗紅色物。⑤合并外傷9例,表現(xiàn)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傷情。
①一般較輕的酒醉者無需特殊治療,可使其靜臥、保暖,給予濃茶或咖啡,待自行恢復。②癥狀較重者,給予10%葡萄糖液500 ml、維生素C 3.0 g、維生素B6100 mg靜滴。③每個患者均給予靜脈注射納洛酮0.4~1.2 mg。其中45例患者同時給予速尿20 mg靜注。32例給予50%葡萄糖液80 ml靜注。6例躁動不安者給安定10~20 mg肌注。④補液支持,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給予靜脈滴注甲氰咪胍、6-氨基己酸,重者靜注洛賽克。⑥合并外傷者,同時給予清創(chuàng)、止血、包扎及固定等處理。⑦重癥昏迷患者應時刻保持搶救意識,迅速建立靜脈通路,選擇粗、大的血管,確保搶救藥物的應用,必要時可進行雙通路靜點,及時給予大量輸液,促進酒精排泄及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平臥,頭偏向一側,有嘔吐者,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⑧興奮期及共濟失調期患者,在轉送過程中實行保護性約束,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理解,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防止墜落以及外傷的發(fā)生。在實行保護性約束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肢端血運和保護帶松緊度。
9例癥狀輕者,給予一般院前治療后好轉,未入院。129例患者,需要住院進一步治療者6例(合并胰腺炎1例、外傷4例、腦血管意外1例)。經急診治療痊愈出院者123例,急診治愈率為95.3%。49例患者在使用納洛酮后30 min內意識轉清醒。平均治療時間4 h 85例,4~6 h者36例,7~12 h者29例。深昏迷患者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時間12~48 h。
酒中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乙醇經胃和小腸在0.5~3 h內完全吸收,對大多數成年人的致死量為純乙醇250~500 ml[1]。急性酒精中毒不僅是急診救治的常見病,由于酒精中毒患者大多自制力下降,也是產生醫(yī)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急性酒精中毒是院前急救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病有一定的規(guī)律,從發(fā)病季節(jié)來看:夏冬兩季是高發(fā)季節(jié),可能與這兩季人們的飲食活動有關。夏季在外就餐機會隨之增多,就餐時間延長,喜食燒烤、啤酒者較多。患者大多為年輕人,處于興奮期,自控能力差,常出現(xiàn)酒后滋事,合并外傷者較多。而秋冬季多與吃火鍋、喝白酒的習慣有關。發(fā)病者為中老年人,常因飲酒過量并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從發(fā)病時間來看,大部分患者集中在周末及節(jié)假日21∶00~2∶00,多為親朋聚會、單位聚餐,常出現(xiàn)發(fā)病高峰時段。從發(fā)病地點看,多以大排擋、酒吧、歌舞廳為高發(fā)地點,患者多為年輕人。從發(fā)病年齡看,大多數集中在20~40歲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各種應酬較多、飲酒的機會相對較多,加上年輕,好勝心強,導致過量飲酒。從性別方面來看,男性在外應酬機會較多、好勝心強,導致醉酒機會增加。
3.2.1 興奮期 血乙醇濃度達到11 mmol/L(50 mg/dl)即感頭痛,欣快,興奮。
3.2.2 共濟失調期 血乙醇濃度達到33 mmol/L(150 mg/dl),肌肉運動不協(xié)調。
3.2.3 昏迷期 血乙醇濃度升至 54 mmol/L(250 mg/dl),患者進入昏迷期短時間內飲酒過量超過肝臟的代謝能力而蓄積發(fā)生中毒。酒精進入人體后在2.5 h內全部吸收。吸收的酒精90%~98%在肝臟經過一系列酶的作用被氧化代謝為CO2和H2O,僅小部分由肺和腎臟排出。酒精是一種中樞抑制劑,先興奮后抑制,大劑量可致呼吸中樞麻痹或心臟抑制。成人一次致死量為5~8 g/kg[2]。急性酒精中毒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貯存在垂體中的內源性阿片肽釋放出來,其中作用最強的是β-內啡呔,同時,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在體內與多巴胺縮合成阿片樣物質,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腦內阿片受體,小腦、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抑制,出現(xiàn)呼吸、循環(huán)衰竭[3]。
納洛酮是α-受體拮抗劑,為羥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能夠拮抗嗎啡受體,發(fā)揮強有力的解毒和催醒的作用,作為內源性阿片樣物質的特異性拮抗劑,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有良好療效[4]。其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機制為:①與β-內啡呔競爭阿片受體,阻斷了β-內啡呔所介導的心、肺、腦功能抑制,促進心肺腦功能恢復。②抑制中性細胞和超氧陰離子,清除自由基。③逆轉乙醇對肝臟煙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代謝障礙和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防止自由基損傷,從而發(fā)揮強有力的催醒及解除酒精對呼吸循環(huán)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過應用納洛酮對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療,能迅速解除癥狀,縮短治療時間,降低死亡率,減少醫(yī)療費用,且使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一種急診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藥物[5]。
[1]葉任高.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83.
[2]馬玉騰,田英平,石漢文,等.急性酒精中毒1778例分析[J].臨床薈萃,2006,21(8):577-578.
[3]張心中.實用急診手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458-459.
[4]馮新,張珉,李偉.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3,3(4):612.
[5]孟慶林.納洛酮的藥理與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1994,14(1):封2.
[6]賈書軍.納洛酮搶救急性酒精中毒23例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