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醫(yī)院內(nèi)科 廣東 東莞 523633)
晚期癌癥病人的心理干預
胡英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醫(yī)院內(nèi)科 廣東 東莞 523633)
目的 對于晚期癌癥病人的心理干預進行探討。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間送檢病理的246例晚期癌癥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探討。結果 本組246例患者,經(jīng)過實施心理、生理性的疏導、傾聽、解釋、宣教等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能正確認識癌癥,了解癌癥的相關知識。246例患者全部遵從醫(yī)囑完成療程。結論 心理干預對于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
晚期癌癥 病人 心理干預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間送檢病理的246例晚期癌癥病人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68例,女性78例,年齡43~67歲,40~50歲占72%,城市點28%,農(nóng)村點72%,130例有孤獨感,91例不相信得病現(xiàn)實持懷疑感,151例有依賴感,123例預感性悲哀,246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恐懼與焦慮。
患者從各種渠道對晚期癌癥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數(shù)患者對此病的知識一知半解,在證實自己真正得病后難以接受事實?;颊呤紫瘸霈F(xiàn)的是恐懼的心理,特別是對晚期癌癥的恐懼,害怕周圍人知道,害怕親戚、朋友遠離自己,產(chǎn)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多數(shù)患者心情沉悶,對能否治愈缺乏足夠信心,對要長時間服藥產(chǎn)生害怕感,對以后的生活產(chǎn)生憂郁沮喪,甚至絕望。即使是臨床癥狀比較輕微,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正常者,仍迫切需要醫(yī)護人員幫助,產(chǎn)生依賴感。
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感到恐懼、焦慮。護理人員實行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聽取他們的傾訴,給予他們關心、體貼、同情、鼓勵,指導他們進行情緒的宣泄。在交流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幫助患者解決心理上的需要,通過真實情感幫助患者解除心理壓力,提高他們遵醫(yī)治療的依從性。
對病人的主動訴說要認真聽,回答詢問時耐心細致,并反復講解,到懂為止,不可含糊其辭或口若懸河,做生活護理時態(tài)度要親切,溫和,舉止輕柔有禮,稱呼時不可生硬地直呼床號或姓名,應面帶微笑,并加上相應的禮貌詞,協(xié)助其生活上的不便。尤其遺尿時尤應不動聲色,切不可勃然變色或竊笑不已,以免傷其自尊心。護理人員在對其病情密切觀察的同時,要做到避免使其為自己病情在重,已危在旦夕,而是要適當?shù)慕o予病人積極的暗示,根據(jù)患者不同性格予以指導,解除精神上的枷鎖,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治療的目的。
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接觸患者時做到親切,對患者患病深表同情,幫助患者熟識治療方案,認真仔細解釋定期檢查的必要性,講解合理飲食、作息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在取得信任和合作基礎上,鼓勵患者獲得重視感,消除緊張感。說服患者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重在樹立信心堅持治療,只有治好疾病生活才有希望。幫助患者家屬建立情感支持體系,指導家屬多關心、體貼、指導患者與家屬制訂飲食和鍛煉計劃,鼓勵患者主動參與護理干預計劃的實施,醫(yī)、護、患共同營造一個寬松的治療氛圍。
晚期腫瘤病人并非無藥可治,科學合理的治療能夠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根據(jù)患者及家屬的治療愿望,醫(yī)生將對患者進行身體狀況評估,不放棄任何一個有治療價值的病人。(1)通過適當?shù)闹委熆梢詼p輕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比如,癌癥引起的疼痛,通過正確的止痛治療可以讓大多數(shù)病人保持無痛;癌癥引起的胃腸梗阻,可以通過手術或放入支架來解除,腦轉移癌引起的頭痛、嘔吐等癥狀,可以通過藥物降顱壓或放療來解除;(2)通過合理的治療,包括中醫(yī)藥及放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能使晚期癌癥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長。經(jīng)過治療,部分病人的癌腫可能縮小或保持穩(wěn)定,病人可以較長時間帶瘤生存;也有少數(shù)病人經(jīng)治療后癌腫可能變得很小或消失;(3)經(jīng)過合理治療,少數(shù)病人可能獲得臨床治愈。比如腸癌手術后肝轉移或肺轉移,雖是晚期,但如果轉移灶體積小、數(shù)量少,可能通過手術切除或微創(chuàng)消融來消除轉移癌灶。
本組246例患者,經(jīng)過實施心理、生理性的疏導、傾聽、解釋、宣教等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能正確認識癌癥,了解癌癥的相關知識。246例患者全部遵從醫(yī)囑完成療程。
這充分說明,心理干預對于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護理干預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顯著的作用。對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護理,不能只注重生理的康復,還需要重視心理功能的康復,應更多地關注患者主要存在的精神心理障礙,加強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鼓勵患者采取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促使生理功能恢復并保證精神健康,使患者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積極應對疾病,從而有效地使病人早期、全程、規(guī)則、適量、聯(lián)用合用藥,提高治愈率,減少耐藥性產(chǎn)生,減少復發(fā)率。
[1]梁艷芳,胡敏芝,黃石群,等.腫瘤病人的心理調(diào)查及心理護理干預[J].醫(yī)學文選,2005(3).
[2]李子珠.心理干預對招工體檢人員采血暈厥的預防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8(9).
[3]奚丹.系統(tǒng)心理干預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6).
[4]邵紅珠,謝麗吉,王麗芬.分級心理干預在計劃生育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4(6).
[5]管俊麗.術前心理干預對全麻后復蘇的影響觀察[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5(5).
R73
A
1674-0742(2010)07(c)-0158-01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