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豪 梁麗華 廖揚勛 李結敏
廣東省肇慶市中心血站(526020)
《血站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血液檢測的全血標本的保存期應當與全血有效期相同;血清(漿)標本的保存期應當在全血有效期滿后半年。
血清標本的保存可為追查血液檢測結果提供真實的依據(jù)。血清標本的有效保存已成為血站檢驗科的一項常規(guī)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2009年衛(wèi)生部下發(fā)關于《血站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進行修訂的通知》(衛(wèi)醫(yī)政發(fā)〔2009〕28號),將“血液檢測的全血標本的保存期應當與全血有效期相同;血清(漿)標本的保存期應當在全血有效期滿后半年?!毙薷臑椤把簶吮镜谋4嫫跒槿虺煞盅褂煤蠖辍!?/p>
根據(jù)衛(wèi)生部2009(28)號文之規(guī)定,“血液標本的保存期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闭者@樣計算,最短的保存時間是二年,最長的是十二年(例如冰凍紅細胞),如此大量的血液標本,在需要復查時,怎樣才能快速而準確地查找出來呢?血站檢驗科正面臨著這樣的一個重大難題。規(guī)范化、高效率、少空間、低成本的血清標本保存和管理,是血站檢驗科需要迫切探討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1]。
1.1 血袋辮仔保存方式
優(yōu)點:①無需額外的成本、只需把血袋辮仔4℃靜置過夜析出血漿或直接離心,然后熱合,按采血日期和地點保存;②所占空間少、獨立性較好。
缺點:①核對困難(采血崗位與熱合崗位分開,采血護士與檢驗人員標本交接時血袋辮仔通常是一大捆的只能簡單核對數(shù)量);②離心分離后標本量少、保留下來的血漿導管長短不一,辮仔短的,容易丟失;③如果把條形碼標簽直貼血辮仔,經(jīng)過-20℃冰凍就很容易脫落,如果為了粘緊辮仔,采用對折式粘貼方式,就不利于條形碼掃描登記;④血辮仔經(jīng)離心后條形碼標簽容易損壞,容易造成差錯。
1.2 速凝分離膠管留取血清標本保存方式
優(yōu)點:①標本留取量多;②方便核對(檢測標本與留樣標本由同一采血崗位人員操作并能成對放置)、獨立性好、便于條形碼掃描登記。
缺點:①成本高(約每支試管1.20元);②占用空間大;③使用玻璃試管,如果質量不好或者運輸過程發(fā)生劇烈的碰撞,冰凍后易破碎;④標本留取增加采血崗位人員穿刺風險。
1.3 使用加樣器(一次加樣針)從全血檢測標本管轉移一定量血漿到96孔深孔板的保存方式。
優(yōu)點:①成本相比分離膠管少(一塊96孔深孔板約10元+加樣針的成本0.5~1元每支);②相比前兩種方法占用空間最少(一塊96孔深孔板最多可保存96份標本);③可以利用全自動加樣器快速完成標本留取,并經(jīng)自動化儀器掃描生成文件資料,資料可以打印或在電腦貯存,便于日后查找和管理;④保證檢測標本與留樣標本的一致性,對檢測結果更具溯源性。
缺點:①獨立性較差,如需某個標本復查,就只能整板復溶(96份標本),影響了其他標本生物活性,以后需要復查時直接影響復查結果的準確性;②由于96孔深孔板孔間小,使用平板蓋的,不經(jīng)意發(fā)生小碰撞而又沒察覺,有可能導致孔間標本的濺出而交叉污染,造成以后復查結果的錯誤。如發(fā)生翻側,就需要重新留樣。
①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血站使用的血清標本留取方式均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②探討一種更加合理高效的血清標本留取方式:a.使用8×12聯(lián)1~2mL的可剪小塑料圓形試管,配合96孔圓形硅膠軟蓋,可以避免因為碰撞或者不小心翻側導致的標本交叉污染、需要復查時,把所要復查的小塑料圓形試管找出后單獨剪開,復溶后就可以按要求進行復查。b.使用一次性加樣針的全自動加樣設備在做酶免加樣的同時留取血清標本,這樣就節(jié)省加樣針的成本。
解決了血清標本的留取問題后,還要解決保存管理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保存管理系統(tǒng)才能把大量的血清標本的相關信息登記保存和管理好、才能高效的查詢到指定條形碼的血清標本。
最理想的管理系統(tǒng)應該在現(xiàn)在的血站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增加一個模塊具備以下功能:①能按順序接收加樣設備留樣產生的文件并按規(guī)律確定存放位置;②能夠手工單獨登記血清標本的信息和確定存放位置(主要針對特殊標本如制備了冰凍紅細胞成分的血清標本等);③能夠規(guī)范打印報表;④關聯(lián)標本對應的血液制品的使用情況并識別該標本是否到期銷毀;⑤能夠快速查詢某一標本的所有信息(采血日期、所有制備的成分及使用情況、存放的位置);⑥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抽出某一標本作相應的處理(同一板的其他標本都可以銷毀時只有一個標本還沒有到時間銷毀的情況)。
血清標本的保存管理為血站的檢測結果提供溯源依據(jù),血站在注重提高檢測水平努力提高輸血安全的同時也要提高血清標本的保存管理水平,在必要時為血站提供有力的保障。規(guī)范化、高效率、少空間、低成本的血清標本保存管理模式的確必要。
[1]鄒紅巖,楊立新. 全自動加樣儀保留血清標本方法的建立[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