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梅
MRI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中重要檢查手段之一。由于檢查環(huán)境的特殊性,檢查者置身于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檢查時的射頻噪聲和檢查時間長等因素,使受檢者易產生焦慮、抑郁,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甚至反應過于強烈時,部分受檢者不能夠完成檢查[1]。而檢查當中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反應,提高其心理應激,所以說健康教育在磁共振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患者順利、安全地完成檢查?,F將本組240例在MRI檢查中應用健康教育的體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06年6月-2008年6月年我院特需病房與門診患者240例,男性195例,女性45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5歲。其中,行MRI檢查頭顱及血管150例,頸椎腰50例,前列腺、盆腔15例,膝關節(jié)25例。
1.2 設備與方法 采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Signa 1.5T超導MR成像系統(tǒng)。根據部位不同選擇軸位,矢狀位、冠狀位掃描,掃描時間為10~20 min。
1.3 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1.3.1 檢查前 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磁共振的原理;②說明做檢查前需做的各種準備;③解釋避免影響檢查因素的重要性;④讓患者熟悉環(huán)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⑤介紹幾種避免緊張恐懼的方法,如引導患者將掃描時機器發(fā)出“噠噠”聲想象成火車聲音,避免產生恐懼心理;⑥鼓勵患者增強信心,如有幽閉恐懼癥者應有人陪伴檢查。
1.3.2 檢查前的準備 讓患者取下如硬幣、手機、磁卡、項鏈、假牙、耳環(huán)、義眼及眼鏡等物品,以免影響檢查。體內有金屬動脈夾或起搏器禁止做此項檢查。
1.3.3 檢查中與患者溝通 ①根據患者對檢查的接受及反應程度,囑其放松心情、耐心檢查,告知患者此檢查是安全的、無放射損傷;②介紹檢查中可能會出現的聲音、感覺、檢查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及配合要點;③針對噪聲讓患者想象成火車聲,閉目休息;④如遇情緒緊張患者,根據病情可吃些鎮(zhèn)靜藥[2];⑤對幽閉恐懼癥等心理障礙的患者事先進行交談,耐心解釋,讓其家屬全程陪同檢查[3],使其有安全感,順利完成檢查。
240例中,221例無任何不適感覺,占總人數的93%。有各種不同心理緊張的12例,表現輕度緊張、心率稍快,但無憋氣缺氧的感覺;6例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憋氣,手心出汗,自訴身體有壓迫感、孤獨感。1例有幽閉恐懼癥史,檢查前就緊張,經觀察他人檢查,給予解釋,在其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陪同下順利完成檢查。
本組在MRI檢查中表現有心理癥狀的19例,發(fā)生緊張反應與檢查的部位及臨床診斷結果無關,對機器的噪聲也基本耐受。出現心理緊張的原因:①患者對核磁共振檢查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②患者獨自在封閉狹小的空間,產生壓抑感;③患者與醫(yī)務人員房間隔離,產生孤獨感。因而健康教育在磁共振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證患者順利、安全地完成檢查。檢查前要全面了解患者情況,認真閱讀申請單,了解其病情、病史及申請檢查部位有無禁忌證,做到對每一位患者心中有數。檢查結束后,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和必要的指導,同時告知取報告單的時間和地點。取結果時,耐心細致地解釋檢查結果,并指導患者到相關科室進一步診治。
[1]唐姍姍,程翠英,劉彥玲.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患者圍手術心理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0):791-793.
[2]王貴美,聞頌蘇,張學軍,等.重視磁共振掃描前的準備[J].1999,15(2):118.
[3]劉鳴勛.實用臨床心理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