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的第一條就提出: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由此可見,在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認知和知識技能的有效培養(yǎng)。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畏難心理。筆者在一項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往往受學習情感和學習基礎等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導致暫時性的學習困難,倘若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則能夠彌補上述不足。
1尊重學困生情感需要,創(chuàng)設和諧教學環(huán)境氛圍
學困生其實最需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筆者以為,尊重學困生情感需要,首先應該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充分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自由的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才能;其次是,創(chuàng)設更好的表達氛圍,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個體存在價值意義,以此來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最后,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校正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喚醒他們的學習渴望。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9A Unit 1 Star signs的Reading“What is yourstar sign?”教學中,筆者就針對學困生理解文章困難的特點,要求他們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英語或者漢語簡單地介紹文章所表達的大意;其次是要求學生以“My birthday and starsign”為話題,說出自己的所屬星座,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最后鼓勵學生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如下的學習任務:(1)What's the character of Aries?(2)When youwas born on 24th Nov,which star sign do youbelong to?(3)Do you like Capricorn?Why?(4)鼓勵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來體味自身存在的價值意義,以此來滿足學困生的學習情感需要。
2鼓勵學困生參與探究,增強他們學習體驗過程
語言的學習需要借助一定的交流和探究。筆者以為,鼓勵學困生參與探究,一方面,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自卑心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激情和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幫助他們增強學習體驗,提高他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思維。
針對學困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guī)律和特點,我們不妨運用如下的方式進行教學:(1)優(yōu)化組合小組成員,確定學習主體資源的彼此平衡發(fā)展,讓學困生能夠有一定的可學習幫助對象,消除它們的緊張學習心理:(2)鼓勵學困生能夠進行大膽的表達和交流,特別注重對他們的閃光點予以表揚,以此來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fā)展需要,允許學困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并能夠幫助他們予以及時解決。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 3 Teenageproblems的“Reading What should I do?”教學中,筆者就學困生的合作探究作了如下的安排:(1)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特征,選擇各自的學習伙伴,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親和感;(2)要求學生完成下列問題:①What's the main mean of thearticle?②What does Millie meet the oroblems?③How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my schoolworkand my hobbies?(3)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表揚。
3允許學困生大膽表達,提高綜合語言運用技能
語言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交流表達過程之中。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以為。在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中,允許學困生大膽表達,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應該發(fā)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運用寬容的教育思想理念,允許學生有表達的錯誤,讓學生能夠輕松、自由的參與學習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口語交際或者書面表達的方式來呈現(xiàn)學習內容,以便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和學科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語言學習發(fā)展,注重優(yōu)化教學思維模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