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边@句話,隨著劉謙的走紅而風靡一時,也讓魔術這種“把戲”顯得格外神奇、生動。
劉謙大紅特紅了,但在出場身價直線上升的同時,一場聲勢浩大的解密運動也讓他飽嘗了“紅”的折磨。誰都知道魔術的本質是高明的造假游戲,需要特殊的道具、服裝、燈光以及“托兒”們的共同配合但劉謙的走紅,仍然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引來無數挑剔的眼光和各種批評。但這恰恰再次證明,劉謙真的紅了。因為紅,所以有更多的掌聲,更多的關注,同時也有更多人扔來的臭雞蛋。
如果說,解密運動無意間成為春晚之外證明劉謙的又一次成功炒作,那么,豐田汽車此次的“風頭”卻出得有點兒太大了些。
做這期雜志的時侯,各種有關豐田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這家曾經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轉眼間成為全球“不可信任”的通用代名詞,盡管有人士抱怨說,召回是企業(yè)常用的手段,此次大范圍圍剿是否對豐田過于苛求,并提出美國政府顯然希望通過此次事件為本國車企贏得機會但俗話說,樹大招風。既然讓大家看到你奇跡般的“贏”,又有什么理由不讓人們看著你奇跡般的“輸”上一回呢?豐田事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似乎在于,相對于艱難的崛起,跌下來則是件相當容易的事,在愈發(fā)苛刻、數量愈發(fā)龐大的審視面前,留給名人、名企或者名車犯錯誤的機會并不多。
如今,我們重提《汽車觀察》雜志6個月之前的那篇題為《豐田模式走下神壇》的封面故事,想證明的,并不是未卜先知的超能力。在采寫過程中,記者們體會到更多的是,企業(yè)的起起伏伏顯然不是一場能夠以假亂真的魔術。
之前在國內,與豐田一樣遭到質疑的還有大名鼎鼎的博世公司。超額的利潤、比國外更短的調試時間、采用高壓其軌技術的國Ⅲ發(fā)動機比國Ⅱ更加費油的質疑,以及超過60%的市場占有率,讓這家在中國已經擁有百年歷史的全球最大零部件供應商陷入了關于“壟斷”的是是非非。博世對此的回答是,超前的技術、超前的投入和超前的眼光讓企業(yè)得到了回報,但是顯然,有些事情不是簡單的一個理由就能夠對這家致力于本土化發(fā)展的國際巨頭的全部行為做出解釋。盡管全球的金融危機讓博世的整體業(yè)務有所下滑,但“中國市場的成長引人注目”,準備在中國追加投資的博世一方面要提防樹大招風的風險,同時應該像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那樣保持“成功者的謙遜與自省”。
這個世界的確正在發(fā)生著變化,在抗衡中,強與弱并不是唯一的決勝法則。所有的變化都不能離開一個企業(yè)自己的努力:清晰的定位,共贏的目標,不斷調整的戰(zhàn)略與心態(tài)。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