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學生走到一起,這很正常。這些“小團伙”不正式,老師不易察覺,管理起來困難重重。如果團體內(nèi)的成員能夠團結(jié)奮進,班級和同學都將從中受益;而團體內(nèi)的成員一旦產(chǎn)生心理偏差時,就會作出出格的事情來,害人又害己。如何引導這些“小團伙”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呢?我的做法是“招安”。
“招安”就是把這些非正式的“小團伙”正式化,把他們的活動由地下轉(zhuǎn)移到地上。具體做法是:如果某個同學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或在某一方面有愛好,并且想召集一些同學共同玩耍、研討,就可以向老師申請成立一個小團體,團長由申請者擔任,團體名稱自己確定,如數(shù)學奧賽團、班級管理智囊團、寫作團、課外閱讀團、田徑團、跳繩團、魔方團、圍棋團、書畫團、手工制作團等。老師批準后,團長就可在班上“招兵買馬”。每個團體要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嚴明團體紀律,定期開展活動,定期向班委會匯報工作,隨時接受老師和班干的監(jiān)督。一旦這個團體有意和其他團體發(fā)生沖突,造成惡劣影響,或者該團體做了損害班級的事情,班委會就會“依法”取締該團體。如果該團體開展的活動對成員不具吸引力,其成員就可脫離該團體,該團體會因為沒有成員而自行解散。學期末的時候,班委會評選出優(yōu)秀團體進行表彰。
通過“招安”,公開承認“小團伙”的“合法性”,教師能隨時觀察、了解每個團體的動向,能夠?qū)λ麄冞M行指導。同時,“招安”后,團長為了提高團體的生存能力,會嚴格要求每個成員遵守紀律,并且會在活動開展上狠下工夫,這樣就會激勵“小團伙”走上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主持人語:
對自己所帶的班級,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小團伙”有多少個?誰是核心人物?他們的觀點是怎樣的?各“小團伙”之間關(guān)系如何?然后重點扶持好學上進、真誠善良的“小團伙”,小心提防與健康班風背道而馳的“小團伙”。
在此,我們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做“黏合劑”,增強班級凝聚力。我們要盡量和諧各“小團伙”間的關(guān)系,讓他們處處為班級共同利益出發(fā),可以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不能做不利于班級團結(jié)的事情。
做“旁觀者”,對“小團伙”成員的矛盾做暗中指點。當“小團伙”的成員之間發(fā)生矛盾時,老師最好不要出面過多、過細地干涉,不妨悄悄地指點一二,化解矛盾。孩子們的氣,多是雞毛蒜皮的小別扭,很難分清你是我非來,過一段時間多半會“自愈”。
賣個“人情”,讓“小團伙”成員成為班主任的助手。當我們嚴厲批評某同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團結(jié)他的好朋友,讓他們替老師說話,免得整個“小團伙”成員聚在一起火上澆油,激化師生矛盾。
(本欄責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