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教會學生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并加以提煉、分析和整合,以解決實際問題,已經(jīng)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意教學性閱讀和專題研究性閱讀的有效結合。
教學性閱讀,是指與課程教學直接相關的閱讀,包括課前的預習閱讀、上課時邊聽邊進行的課堂閱讀和課后的復習閱讀。教學性閱讀的主要閱讀對象是教材,但在過去應試教育體制下,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往往只注意課后的復習閱讀,最終導致上課只能被動接受,完全依賴教師的講解灌輸,無法做到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結果“讀”了十幾年的書,卻仍然不會讀書。因此,在教學性閱讀中,教師應強調(diào)課前的預習閱讀。強化課前的預習閱讀,可以讓學生先熟悉新課內(nèi)容,消除聽課的盲目性,以利于學生聽課時積極思考,深入理解,重點記憶,突破難點,從而大大提高課堂閱讀和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可有效地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證明,良好、充分的預習閱讀,可以將師生從滿堂灌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使學生課后的復習閱讀從低效進入高效,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
教學性閱讀固然重要,但相對而言,由于其閱讀范圍比較狹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學到的知識有限,導致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空間受到限制,學習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教師只有將有效的教學性閱讀和自覺的專題研究性閱讀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成為有發(fā)展前途、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專題研究性閱讀,是指為了解決某個課題而進行的有計劃、有選擇的研究性閱讀。專題研究性閱讀的主要閱讀對象是教材以外的閱讀材料,它是學生認識世界、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zhì)、自我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專題研究性閱讀是一種以專題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閱讀教學模式。其基本環(huán)節(jié)是:
1.提出專題。由學生在預習閱讀或課外自由閱讀中發(fā)現(xiàn)可供研究的專題,確立研究性閱讀的目標;或由教師提出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專題,為研究性閱讀定向,這是專題研究性閱讀的關鍵。專題研究性閱讀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即通過閱讀要解決什么問題、研究這個專題有什么意義,都必須事先明確。對中學生而言,確立的專題不宜過大,應選擇開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專題,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能獨立或合作完成。確立專題后,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好一份具體的專題研究計劃,以確保專題研究性閱讀有序、有效的進行。
2.收集資料。由學生自主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對相關資料信息進行采集、篩選、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專題研究性閱讀必須在對資料信息有一定量的積累后才能進行。蜜蜂釀蜜必須博采花粉,專題研究性閱讀同樣需要廣博的知識基礎。而資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廣泛的閱讀,其來源可以是教材,可以是報刊,也可以來自網(wǎng)絡。專題研究性閱讀是開放性的閱讀,它將打破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yè)的封閉性閱讀模式,給學生以更多的獲取資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為學生以后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3.合作探究。在收集、占有一定的資料信息后,由學生針對專題進行磋商、分組討論,讓學生進行爭辯、互相啟發(fā)。專題研究性閱讀將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被動掌握知識轉變?yōu)橹鲃影l(fā)現(xiàn)并研究解決問題,而教師也將從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n}研究的指導者甚至合作者。這種既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又要求學生互動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科學求實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zhì),有利于他們以后的終身學習和自我發(fā)展。
4.交流評價。經(jīng)過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小論文。完成小論文是總結專題研究成果、進行交流的基本方式。撰寫小論文是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之后,由某學生進行主體發(fā)言,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反駁、完善,教師再作出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反饋學生閱讀的效果,對學生在研究中未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予適當?shù)狞c撥,對學生在研究中失之偏頗或偏激的地方進行適當糾正。為了讓學生對專題研究性閱讀始終保持盎然的興趣,教師在評價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研究的積極性,讓他們時刻感受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并嘗到研究的甜頭。
專題研究性閱讀教學,是對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助于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觀念,使教與學的重點從單純的獲取知識,轉變到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靥剿鲗W習,最終實現(xiàn)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有機統(tǒng)一的目的。
總之,專題研究性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養(yǎng)成自覺學習和研究的習慣。專題研究性閱讀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將為學生畢業(yè)以后所從事的專業(yè)性閱讀和公務性閱讀等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在中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切實抓好專題研究性閱讀,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未來結合起來,為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做好方法和能力上的準備,就一定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責 編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