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普通高中學生對學習語文感到厭倦的狀況,本文論述了如何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在教學興趣上下功夫,通過多種教學實踐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達到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關鍵詞】普通高中 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近幾年由于高中學校的生源大戰(zhàn),以及其他諸多因素,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都相繼進入了教學條件好、教學質(zhì)量相對比較高的學校就讀,而我們這些生存在夾縫里的普通高中的生源,可以說是相當?shù)脑愀?,招收的學生是兄弟學校一挑再挑,剩下的學習相對比較差的學生。而且這些學生絕大部分來自各個農(nóng)村中學,他們上高中的目標并不是很明確,態(tài)度也不是很端正,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很高,甚至有的學生上高中的目的還有點盲目性。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這些教師如果還像以前一樣,用名校、重點中學的的教育策略來施教,恐怕只會是教和學彼此脫節(jié),教學不僅僅成了空洞的、脫離實際的填鴨式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漸漸減退。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教師應該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我就近幾年的一點教學心得,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在方言和普通話的轉變中,獲得學習興趣
先聽聽我們這里的兩個同學的對話吧:
甲說:“你真幕囊,克里馬擦,我還有事?!?/p>
乙說:“瓷馬二楞的你,要去啊達?”
如果不懂我們這里的獨特方言,是很難聽懂他們在說什么,更看不懂他們的作文所要表達的意思了:幕囊——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克里馬擦——快點;瓷馬二楞——不機靈,遲鈍;啊達——哪里
雖然普通話早已要求全面推廣和運用,可是我們這個比較偏僻的小縣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使用的都是方言,學生上、下課的時候也是滿口方言,甚至一些老師也依然是方言“不倒”。一些學生的習作里不時會閃現(xiàn)出方言的影子。為了改變這個現(xiàn)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教“變換句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就很好的使用了口語和書面語的轉換:課堂上,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讓學生把這首詩用口語的方式來表達,一個調(diào)皮的男生站了起來說道:“清明時節(jié)雨刷刷,路上行人濕洼哇。借問酒家在啊噠,放牛娃說在喂噠!”這個學生話音剛落,教室里的其他學生已經(jīng)笑的前俯后仰。同學們也開始踴躍發(fā)言,各自運用獨特的方言,把這首詩進行了比較合理的加工和改編。在笑聲中,學生也逐漸明白了普通話和口語方言的不同。這樣的教學模式,把生活實際和教學目標恰到好處的結合了起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在笑聲里,學生有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在校園里抓住任何可利用的機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我們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農(nóng)村,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幾乎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校園可以說是他們獲得知識、豐富視野的一個最好地方。雖然我們學校才建立不到幾年,基礎建設等還沒有完善,但是也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色。比如從教室的窗戶,就可以看到遠處連綿起伏大山;可以看到周圍種植的莊稼;可以看到農(nóng)民在菜地里勞作的身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抓住一切可以發(fā)揮的時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望。
去年冬天的一天,正在上作文課的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有意無意的把眼光投向了窗外。我才發(fā)現(xiàn),教室外早已經(jīng)紛紛揚揚的飄起了鵝毛大雪。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雖然生在北方的學生,都見過白雪翻飛,但是未必真正用心去體會過校園在白雪包圍下的氛圍和情調(diào)。我突然有所悟:老師如果上課只知道講一些干癟而空洞的寫作理論,對那些寫作水平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有點不切合實際。還不如讓學生用心來寫身邊的真人真事來得快、來得好!何況如此的美景,誰能不被吸引?難怪學生的注意力也分散了。如果此時我硬性讓那些走神的學生回到課堂,聽我講枯燥的寫作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于是,我對同學們說道:“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找一個位置,好好欣賞欣賞校園的美景!不過我可要要布置一個任務哦:請以“雪’為題寫一篇話題作文,題目自擬,文體自選,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那些走神的學生看我沒有“懲罰”她們的走神,反而鼓勵其他同學也看,臉上分明顯露出了喜悅的神色。那些專心聽講的學生,也快速的跑到了自己認為最好的地方,欣賞起翻飛的雪花來。這次習作果然取得很好的成績。
三、在“非借不能讀也”的帶動下,增添課外知識的營養(yǎng)
我們學校成為完全高中,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很多配套設施都不齊全,雖然有閱覽室和圖書室,但是因為各種原因,至今還沒有對學生開放。面對這樣的情況,想要豐富學生的視野,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多想辦法了。我首先在班里發(fā)動“互換圖書”的方式,把學生個人的書籍集中起來,彼此交換閱讀;其次,利用“教師”的特殊身份,以個人的名義從圖書館大量借書,交給學生閱讀;再次是拿出自己的“家當”,交給學生。學生讀著“借”來的書,就會有“書的主人”等著要的想法,就會或多或少的有點壓力,壓力也就變成了學習的動力,慢慢就會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日積月累,也就漸漸的豐富了課外知識,視野也就會變得日益開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逐漸的得以提高。
四、在語文知識游戲中,獲得知識
我們這些學生中考成績比較差,到了高中想一下子提高語文成績是很難的,何況在他們中間還有很多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改變教法了。比如語文常識和基礎知識這些環(huán)節(jié),講解起來會枯燥乏味,我們語文老師就有必要多動動腦子,搞一些和語文有關的娛樂活動:詩歌朗誦,可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欣賞力;背誦比賽,可以加強古詩文背誦能力;猜燈謎游戲,讓學生明白熟語在日常生活里的運用;接龍游戲,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在這些看似“幼稚”的游戲中,穿插相關的語文知識傳授,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相關的知識。他們雖然已經(jīng)步入高中,雖然按年齡計算已經(jīng)接近成年人,但是學生畢竟是學生,愛玩的天性還沒有泯滅,喜歡娛樂性的活動是他們的本性使然。我們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若能更好的抓住這個特點,加以合理的運用,就會在教學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只要我們這些教師能正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我們學校的教育現(xiàn)狀和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索合理、實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就一定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陜西省宜君縣高級中學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