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彩風景畫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大自然的美,激發(fā)人們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都是水彩風景畫寫生的題材。水彩風景畫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而且對于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筆者根據(jù)多年的風景畫授課經(jīng)驗,就水彩風景課中的取景教學提出自己的獨特建議。
【關鍵詞】水彩風景畫 取景教學 審美能力
水彩風景畫,始于德國,成熟于18至19世紀的英國。水彩風景畫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大自然的美,激發(fā)人們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都是水彩風景畫寫生的題材。水彩風景畫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而且對于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加之水彩畫特有的透明、輕快、潤澤效果,因而令廣大繪畫者所喜愛。
當我們來到室外,放眼望去,遠可以望到無限的遠處,上、下、左、右的距離亦很開闊;景物內(nèi)容非常豐富,但并非處處都很美麗,也不是到處的景物都能入畫,必須經(jīng)過適當?shù)倪x擇。該畫什么,不該畫什么,必須由繪畫者主觀地去取舍。這對初學者來說非常不容易,如果取舍不當,很容易使畫面產(chǎn)生繁瑣或空洞的嚴重毛病,根據(jù)多年的風景畫授課經(jīng)驗,就景物的選取提出幾方面建議。
一、從畫者自身的審美角度去選取景物
生活中有很多美麗動人的景象,我們必須養(yǎng)成時刻注意觀察周圍景物的習慣,甚至在平凡的景物中找到別人未發(fā)現(xiàn)的美,把它描繪下來。隨著繪畫實踐的深化、審美能力的提高,便能產(chǎn)生感人的作品。應強調(diào)一點,初學者把審美能力的范圍僅僅局限在美術方面,認為畫畫得好,審美能力就提上去了。這是不恰當?shù)摹F鋵?,好的影視、舞蹈、音樂、文學、戲曲等都應涉獵。
二、掌握光線、氣候等條件的變化
某些景物在一定光線下取景比較好看,換一個時間光線變化了,取景就不一定好;氣候條件也同樣如此,某些景物在雨中或霧中很美,晴天未必美;有些景物在雪中非常壯觀,雪花了以后就會晦澀雜亂。所以,取景必須考慮到具體的條件。同樣的景物,畫者立意不同,掌握的條件不同,畫面能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三、在取景時應提前估計到構圖均衡統(tǒng)一的問題
風景畫中所描繪的對象,動的東西在感覺上往往比靜止的東西重。例如,一幅畫,右邊是海邊上沙灘及大的山坡,左邊是海面及天空。從構圖上看,大的山坡在畫面上占的分量很重,左邊空著一大塊,顯得很輕,左右不能均衡。如果在左邊的海面上,出現(xiàn)一、二只船在行駛,雖然體積很小,卻得到了平衡。動的東西很多。像車輛、船只、行人、飛鳥等等,都屬動的一類,取景時可作適當安排。從色彩明暗對比方面來講,以色彩明暗對比強的為重,以對比弱的為輕。
四、取景時應選擇近、中、遠三景的畫面
在表現(xiàn)景物深遠的空間感方面,取景時宜適當選擇近、中、遠三景的畫面。即在近處、距離稍遠處及較遠處,都有景物可畫,而且層次分明,這對空間距離的表達十分有利。有的取景僅有中景、遠景,沒有近景;或近景清楚,遠景僅是一片天空,在表現(xiàn)空間上將產(chǎn)生一定難度。
五、取景時要著眼于對比關系
取景著眼于對比關系是十分重要的,畫面上明與暗、疏與密、動與靜、冷與暖、虛與實、軟與硬、高與低、遠與近、強與弱等,都屬對比范圍。巧妙地利用這些因素,畫面才有生動的表現(xiàn)力;否則,將陷于枯燥乏味、沒精打采的境地。有些畫面平淡,其原因就在這里。比如,畫原野,若只有天空和地平線,沒有近處的景物作對比,就顯得十分單調(diào)。若著眼于對比關系。為了使建筑物顯得高大,在建筑物的附近適當安排些行人或車輛等,使高與低、大與小有個明顯的對比,或利用背景與建筑物的明暗對比,使建筑物更加突出。高大水壩后面的天空,若有意識地襯上幾朵輕柔的白云,會使水壩顯得格外壯麗;描繪茂密的森林,疏密對比,密占優(yōu)勢,天空留得少一些,樹木更顯得茂盛、高大。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傊鶕?jù)主題、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畫者在取景時有意識地利用這些因素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六、取景時要關注地平線的高低
地平線的高低與所表現(xiàn)的主題有關,取景不能不考慮。地平線是天空與地面的交界線,也是畫面上所有物體平行透視的消失點所在。如果以表現(xiàn)天空的云彩為主,地平線可適當降低;如果表現(xiàn)河、海的寬闊,浪濤奔騰、浩瀚的氣勢,地平線必須適當提高。在風景畫中一般不宜將地平線安排在畫幅L/2的部位,否則,會造成畫幅呆板或被切成兩半的感覺。
七、取景還需選擇較好或較典型的角度去描繪
某一處景物很美,并非每一角度都比較完美,必須有所選擇。不妨上下、左右多觀察,然后從某一角度去取景。帶學生畫山間瀑布,先到瀑布腳下觀察,再到瀑布對面的山頂上去觀察一下,最后在山腰取景構圖,氣勢磅礴較為典型,結(jié)果這幅畫畫得很成功。所以取景并非易事,有時新到一地,先瀏覽觀察,記住時間、地點、角度,然后找機會去畫。其實,取景構圖早在畫者腦子里醞釀很久了。
八、確定畫面的主體物或中心
主體物是寫生的重點,它將是畫者筆墨的焦點,也會是觀眾的視覺焦點。在畫面上一般占據(jù)著較大位置,但最好不要放在正中心位置。如果主體物選擇不理想,直接影響到畫面的美感。對于初學者來說,往往畫到最后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畫面中心是什么。
九、選擇景物要考慮到具體寫生條件
選擇景物不能不考慮到具體寫生條件:一是畫者位置是否固定:二是景物對象是否相對穩(wěn)定。在晴天,畫者寫生位置不宜暴露在陽光下,因為陽光強烈,十分刺眼,時間長了色彩感覺遲鈍;另一方面,在陽光下作水彩畫,水分蒸發(fā)太快,顏色易干,銜接困難。在陰天或雨天,不是不能寫生,畫者寫生位置要在能避雨的地方,否則寫生中途受干擾,隨便搬動位置,使寫生無法進行。如果景物受氣候等條件影響變化太迅速、太大,亦難于寫生。畫者只能憑記憶去完成。
初學者寫生時,可選擇相對簡單穩(wěn)定的場面或景物,比如,房屋、樹木、船只,做單項練習,畫幅不宜過大,取景不要太繁瑣,要集中研究各種景物的結(jié)構特點、變化規(guī)律和有關表現(xiàn)技巧,然后再逐步過渡到大場面的組合練習??傊?,取景與構圖,實際上是一回事,難于分割。取景是構圖的醞釀,景物取好了,構圖也就胸有成竹了。“搜盡奇峰打草稿”,就是這個意思。畫者對取景與構圖是否重視,是畫面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