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獻利用率的提高要找準最佳需求結合點,并在服務措施的組織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在主動服務和完善服務形式的基礎之上,拓展圖書館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圖書館的文獻利用。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利用率;統(tǒng)計數據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41(2010)01—0090—02
高職院校圖書館只有通過讀者的利用才能體現其價值,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越高,價值就越大。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利用率普遍偏低,既造成圖書館資源的浪費,還影響高職院校培養(yǎng)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目標的實現。本文結合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下簡稱本館)的工作實踐,對如何有效地開展服務措施、提高文獻資源利用率做出探討。
1 了解需求。尋求“藏”“用”最佳結合點
1.1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進一步提高館藏質量
圖書館的數據統(tǒng)計是圖書館基礎業(yè)務工作之一。圖書館館藏建設是否適應本館讀者的需要,正是依據于對館藏文獻和讀者情況等方面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而獲得的。三年來,我們借助“匯文管理系統(tǒng)”對專業(yè)館藏結構、文獻更新情況、文獻利用情況、讀者分類情況、讀者借閱情況等方面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比較研究,每年寫一份館藏結構分析報告和館藏利用分析報告。統(tǒng)計館藏文獻在各館藏地的分布情況,可以了解館藏文獻分布是否合理;統(tǒng)計文獻更新情況,分別對一年來新人藏文獻和已入藏文獻進行統(tǒng)計,了解館藏文獻的更新速度;統(tǒng)計文獻利用情況是了解館藏文獻當前利用的實際情況,了解利用率低和利用率高的圖書,以此作為館藏資源建設的依據;統(tǒng)計讀者分類情況是了解讀者群的文化程度、讀者年齡和讀者興趣,有助于根據讀者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收藏文獻;統(tǒng)計讀者借閱情況是對一年來讀者借閱情況和分類借閱情況進行統(tǒng)計,根據讀者對學科范圍的需求及信息需求的新特點,分析館藏結構與讀者群需求配置是否合理。采編部門在統(tǒng)計、比較的基礎上得出分析結果,為制訂下一年的文獻采購原則與細則提供科學依據,有的放矢地調整文獻采購結構,特色化收藏。長此以往??梢允箞D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逐漸走向合理化、科學化的發(fā)展之路,有利于文獻資源利用率的提高。當然,文獻采購工作再科學、合理,也會有少數書刊的利用率為零,我們所要努力的就是讓利用率為零的書刊減少到最低限度。
1.2 加強多方溝通,確保入藏文獻與需求匹配
文獻質量是影響文獻利用率的因素之一,背離讀者需求的采購,必然降低文獻利用率。我館采購人員經常深入各教學部門,了解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情況,邀請學科帶頭人為圖書館員介紹教學科研的發(fā)展情況、學術活動開展以及對文獻信息需求的變化情況,參與文獻采購過程,提高入藏文獻的針對性。教師在推薦文獻方面起著重要指導者的作用,他們在其專業(yè)領域中的學術背景顯示出推薦文獻的含金量,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因而,從專業(yè)的角度邀請教師推薦書目是一項非常值得開展的工作。
館藏能否適合讀者需要,是在文獻進人流通后才能反映出來的。流通部門處在讀者服務的第一線,隨時掌握著讀者用戶的評價和建議以及文獻在讀者中的流通情況和受歡迎程度。他們經常注意收集、整理師生的文獻薦購單,并及時將師生的文獻使用情況和需求意見反饋到采訪部,為現有館藏文獻的增補和調整提供依據,做好文獻采購的參謀。
2 完善服務。促進文獻利用
2.1 設置新書專架和熱門圖書專架,方便讀者利用文獻資源
新書專架使讀者以較快的速度了解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動態(tài)和發(fā)展方向;熱門圖書專架是結合形勢和社會需求,把一段時期內讀者借閱率較高的圖書集中放置在指定書架上。兩種專架的設置,使圖書變分散為集中,方便讀者查閱。
2.2 聚類推介文獻信息,引導讀者利用專業(yè)文獻資源
為了使讀者知識結構與圖書知識結構的匹配程度相一致,文獻資源的推廣宣傳極其重要。在圖書館的文獻推廣宣傳中,文獻聚類推介是當代圖書館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之一。聚類推介與新書推廣不同,圖書館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科的教學重點、學習節(jié)點,依托館藏資源,將特定主題的文獻和相關文獻匯集起來,集中向讀者推薦、展示,進行文獻推介,引導學生借閱。我院圖書館每年以兩門學科的重點專業(yè)為抓手,分別由學科負責人推薦或根據館藏資料提供重點專業(yè)參考書目,引導讀者就職業(yè)指向性開展閱讀,以宣傳欄的形式展示,吸引讀者借閱專業(yè)書籍,提高專業(yè)文獻的利用率。三年來,通過專業(yè)文獻的推介、引導,文學類圖書的利用率逐年下降,專業(yè)圖書的利用率則不斷上升,開始顯現出提高專業(yè)圖書利用率的效應。
2008年,根據就業(yè)形勢的需要,組織開展“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學生就業(yè)指導”讀書活動,集中推出學生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學生就業(yè)指導等方面的圖書、期刊、報紙和就業(yè)網站。讓學生在校期間合理地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發(fā)展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提升就業(yè)能力和就業(yè)競爭力。查閱部分參展圖書的館藏借閱史得知的圖書利用情況見下表。
“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學生就業(yè)指導”讀書活動的開展,吸引了各年級的學生(包括教師)前來借閱此類圖書。說明符合讀者需求的讀書引導活動,對促進圖書的利用是有效果的。
2.3 多形式開展文獻導航,幫助讀者利用文獻資源
圖書館進行不同形式的文獻導航,如根據各系學生、教師的專業(yè)需求,整理并編制近期新書目,通過電子郵件或打印成文本書目的方式將信息送到教室,讓沒有到圖書館閱讀習慣、不常上圖書館網站瀏覽的學生和教師能及時獲取新書信息。
圖書館開展網站導航服務,及時維護、更新與完善館藏文獻目錄,保證讀者進行正常的目錄查詢與檢索。在網站上,分別介紹圖書館系統(tǒng)配置、館藏信息資源和虛擬館藏部分、開放時間等服務窗口的功能。重點介紹圖書館書目檢索系統(tǒng)的利用方法,電子資源利用和信息咨詢等功能,幫助讀者了解和利用本館的各種資源。
隨著電子文獻資源的日漸增多,圖書館還應注意傳統(tǒng)文獻館藏信息與網絡、電子文獻等虛擬館藏的有效銜接,及時為學生讀者組織網絡文獻與信息獲取技能的培訓,提高學生讀者的現代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通過與電子資源提供商合作,舉辦特定數據庫利用的培訓班,讓讀者深入了解不同數據庫的資源特點,引導他們高效利用館藏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