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啟錨遠航了,暮雨中,一位海員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模糊的港灣,淚水漣漣……
心靈的雨意,是空曠無邊的淅瀝。
無論是出發(fā),還是抵達,有經(jīng)驗的海員知道,只是不同的時間段內(nèi),兩個涵義相同的開始或結(jié)束。
2.從容,優(yōu)雅,輕盈。
在天空一絲絲的滑過,線條疏密有致,象魚一樣悠游。
穿越時空的雨滴,從天空迫降,緩緩地接近大地,去滋潤慰撫久渴的心。
干裂的土地上,到處盛開激動的淚花。
3.雨,在夜風(fēng)中奔走。
一株樹或一棵草或一朵花,在急切地等待著雨的降臨。
該以一種怎樣的儀式去歡迎夜雨的蒞臨呢?
這是它們今夜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
4.滿眼的雨滴,滿眼的墨意。
只有它們,只有池塘的幾尾紅鯉,鼓突著雙眼,在想:怎么盡是些清涼的水呢,我的美食呢?
5.一條澗溪,有淺淺的、清清的山泉在流淌。
雨滴隨風(fēng)空降而至。溪水說:孩子啊,你終于知道回家了。
6.一地的山竹。一地的碎石。一地的黃泥。
深藏地層的竹筍,掙扎著破土而出。
遍地響徹山野之音:“剝——剝——”
雨,讓天籟更具音樂的節(jié)奏感。
7.危巖上有一株奄奄一息的草,癱軟著身子在風(fēng)中搖晃。
不知何時,有蒙蒙的雨滴飄灑而至,小草頓時神采飛揚,熱烈奔放地舞蹈著柔軟的身段,神態(tài)特別特別的俏皮。
雨走了,它豎起藍色的耳朵,在諦聽……
8.花格木窗。粉墻黛瓦。古舊石碼頭。
一條烏蓬船在雨幕中穿窗而過。
臨窗獨坐的姑娘,望著年輕艄公的背影,惆悵難眠,伸手似招搖,又似戲雨,心頭似有一群細小的螞蟻蜂擁爬過,感覺是萬般的清涼,又清涼……
9.雨,是大的不能再大了。
夜,是黑的不能再黑了。
一位夜行者腳踩泥濘的道路,在夜雨中狂奔,全然不顧一身的泥水。
雨,傾瀉如注的雨水,使原本泥濘的路變得越來越泥濘。
道路再泥濘,總也難以阻擋游子歸心似箭的腳步。
10.傾盆而下。噼里叭啦,雨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
今夜,我注定無眠。因為夜雨,我難以讀到李白詩下的霜境和明月。
我的鄉(xiāng)愁啊,被雨水淋刷的在線裝版的古典里四處逃遁。
11.滴答,滴滴答答……
雨水在戴望舒紙質(zhì)的油傘上亦歌亦舞。
檐雨濺敲,青石板上滿是深深淺淺的麻點斑痕。
一幅典型的江南煙雨水墨。
檐雨成畫。成畫的不是雨水,是歲月的時光。
12.楊柳岸。蓮葉田田的池塘。
雨的吻痕讓荷香更透明更沉凈。傘形的荷葉上滾動著的子粒飽滿的珍珠,撲閃著一雙雙晶瑩透亮的眼睛。
雨中的蛙鳴,高一聲,低一聲,時起彼伏,妙韻連篇。
洗滌了一身風(fēng)塵的楊柳,欲說還羞著婀娜多姿的心語,那份愜意和幸福隨之紛紛地青翠欲滴……
幸福地勞動并快樂著的女人
擦鞋
即使像我這樣并不太注重儀表的人,每過一段時間,也會前去擦擦鞋子。
一群繁花似錦的鄉(xiāng)下女子,分散流動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她們活脫脫像一群自由快樂的吉普賽女郎,每天給形形式式的人,擦形形式式的鞋。她們把擦鞋當(dāng)作一項謀生的工作,一種神圣的職業(yè),就像她們在鄉(xiāng)間種地侍弄莊稼那樣專心致志。
像擠牙膏似地擠出幾滴與牙膏顏色截然相反的鞋油,靈巧地涂抹在鞋面上,勤快的鞋刷,在她們的手中靈活地擺動著。頃刻,一雙油光锃亮的鞋子,就成了她們手下一件體面精美的戰(zhàn)利品。
擦鞋,看似一件簡單的事情,其實是一件很是耗費體力的活兒,但她們卻干得是那樣的輕松自如。從鄉(xiāng)村來到城市,她們生存的方式,簡單并且健康:憑辛勤的勞動,賺取干凈的鈔票。
她們的心靈,同樣是那樣的干凈,就像我們剛剛經(jīng)其巧手擦拭過的鞋子一樣:油光锃亮。
清掃
曙光初現(xiàn)時,女工們早已將整座城市的每一條馬路和巷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了。
夜幕下,整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她們活動的背影。
她們默默無語。手腳勤快。動作麻利。
她們都擁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術(shù)含量超常的工作職稱:城市美容師。
因為她們,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干凈了。
她們手中的掃帚,就像畫家的畫筆,但她們?nèi)鄙佼嫾夜夤株戨x的色彩意識,沒有畫家超乎想象的靈感,她們的工作總是那么的具有規(guī)律性:夜出晨歸,認真且持久地把握好手中的掃帚……
她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與整座城市的幸福和美麗息息相關(guān)。
城市一天天在拓展延伸,馬路一天天在拓寬增多,她們的勞動強度在不斷地增強,但她們的想法,卻是十分的簡潔和健美:將有形或無形的垃圾清除出去,讓潔凈的空氣和陽光留下來。
補衣
遠離故土,她在城市的某處巷口,以為人縫補衣服的方式,生存在這座城市里。
她補衣的本領(lǐng),全部出于心靈手巧的母親的傳授,卻比母親技高一籌,因為城里人的衣服,無論款式,還是色彩,遠比鄉(xiāng)下常見的粗布花衣要紛繁得多。
如今城里光顧補衣攤的人,大多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偶爾也有絕少的中年人。這是一群對生活充滿懷舊情緒的人,他們想通過補衣的方式,補出生活中曾經(jīng)的痛苦和歡樂,補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談笑風(fēng)生間,飛速地穿針引線,她的巧手在衣服的經(jīng)緯間游刃有余?;ɑňG綠的絲線(抑或還有昂貴的絨線)在她的手里,被出神入化為彩條縷縷,舞出別有天地的生命色彩和生活激情。
補衣,既是她在城市生存的方式,更是懷念故鄉(xiāng)的一種形式,她要用自己的巧手,將對故鄉(xiāng)零亂破碎的記憶縫補成色彩鮮亮溫馨的圖案,借以保持與故鄉(xiāng)與母親緊密的聯(lián)系和溝通。
送奶
一輛半新半舊的三輪車。一位體態(tài)瘦弱的中年婦女。每天披星戴月地活動在城市的心臟和邊緣地帶。
在每一條馬路和小巷之間,在一幢幢居民樓之間,來回或上下穿梭,像一條美人魚似的……風(fēng)迷失了方向,但她卻不會迷失方向,因為她熟悉這座城市中許多人家的門牌號碼。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生命的華彩樂章在走停間一揮而就。
由于工作性質(zhì)所決定,生命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奔忙在子夜或凌晨,因而跟陽光接觸的時間要比一般人少,但心頭卻不缺少陽光。不會抒情的心頭,涌動著一團火。盡管布滿皺紋的臉上,縱橫著歲月的濃厚風(fēng)霜,但笑意盈盈的眼眶里,依然閃耀著陽光的七彩光澤。
為了他人的幸??到?,忙碌的身影里浸滿著溫馨的氣息,每天的工作可謂單調(diào)又單一:運奶,送奶。整座城市卻因其忙碌的背影,變得豐富多彩,變得和諧安祥。
將鄉(xiāng)村移植到城市,讓田園風(fēng)光成為城市早餐桌上的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她是一個輸送幸福和健康的神奇天使。
假如安徒生依然活著的話,他肯定會重寫一個新的美人魚的傳奇故事。一座人口眾多的城市。一輛半新半舊的三輪車。一位體態(tài)瘦弱的中年婦女。終將成為其新的童話中的背景和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