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收藏家說,我十分欣賞于大師,首先是他的為人,二是他的才華。在業(yè)界于涇大師人緣好是出了名的,他現在雖貴為大師,但他從不忘提攜幫助有才華的比他更年輕的玉雕好手,無論是信息方面還是技藝方面他都是抱著在給予人方便同時給予自己快樂態(tài)度。
于涇大師在玉雕界的特立獨行也是有口皆碑的,他優(yōu)雅大器,我行我素,從不受的外界干擾和影響。業(yè)界評說于涇大師是一個有個性、有思想的玉雕家,對創(chuàng)作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
他不開公司,不當老板,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更醉心于玉雕藝術的創(chuàng)作,做一個純粹的雕刻家。他喜歡看書,在他那不算大的工作室里,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
他刻畫觀音,雕琢動物,描繪人體等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既富有時代的氣息又有自己的個人風格特點。從這些作品點點滴滴中可以看到于涇大師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力和清新的時尚觀念,他做的觀音嫵媚動人,他做的動物憨態(tài)可掬,他做人體和壓箱更是風趣幽默,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反映出極高的品味和境界。于涇大師說“人生有限,一個人窮其一生也做不了多少作品,而稱得上精品的更是鳳毛麟角。我沒有大的奢望,只希望能多出幾件好作品,”
于涇大師在收藏界擁有一大批的追捧者,很多的人等著收藏他的作品,也有人出于好意對他說,應該像其他大師一樣開公司,帶一些徒弟,這樣既有經濟效益又可以多出作品,可是于涇大師根本沒有往這方面想,他近乎固執(zhí)地獨自一人,每天走在從家里到工作室的路上。無論是酷暑嚴寒,無論是風霜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