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火了,火得一塌糊涂。李承鵬說:“中國電影技術上相差50年,人性上相差5000年?!倍牢铱?,在智慧上,中國人至少領先N個5年。
誰說中國人不智慧?說這話的人,純屬睜眼說瞎話。張家界市的管委會就用迅速行動之鐵證,摑了“說瞎話”者一記響亮耳光——我們的“南天一柱”正式更名為“哈利路亞山”了!
沒錯。故意和火爆《阿凡達》中的懸浮山“哈利路亞”重名,就是要沾光,不沾白不沾——誰讓《阿凡達》“潘多拉星球”的大量原型,就來源于咱們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張家界群山呢?若沒俺的“南天一柱”,哪來懸浮山“哈利路亞山”呢?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可是承認借鑒了咱的山了啊!
詹姆斯·卡梅隆一定不會想到,無心插柳,柳,能成這個蔭。這完全取決于張家界市風景主管部門與時俱進的聰明才智,他們高調(diào)宣稱:“之所以改名,是要傳遞一個重要信息:張家界不僅屬于世界,也已經(jīng)走向世界”。
實際上,張家界本來就是世界的張家界,既不是張家或李家的,也不是潘多拉或詹姆斯的。本次想沾沾火爆《阿凡達》的光,完全就是攀附心理下的蛋。本來吧,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看人家用自己的山做原型,創(chuàng)造出了個神奇的山,而這個神奇的山確實很神奇,讓原來的山的主人羨慕得流口水,于是就非要改成神山的名字,以示沾光成功,以示將神奇化為己有嘛,很好很強大。
這就好比,自己的東西默默無聞好多年,就差點摔到垃圾桶。突然有一天,別人拿去用且用得很順手,東西主人立馬就重視起來,覺得那東西成了好東西,成了經(jīng)濟學上的“稀缺資源”,稀缺原因是“別人用出了價值”,所謂“書非借不能讀”,是也。
張家界的山雖不是垃圾桶里的書,但從客觀存在看,山還是那個山,柱還是那個柱,只不過被人家利用了那么一下子,用出了價值,用成了稀缺資源,山立馬就成神山,柱立馬就成神柱。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張家界 “南天一柱”能正式更名為“哈利路亞山”,那么,張家界市就能更名為“阿凡達市”,湖南省就能更名為“潘多拉省”了。反正,神奇的光不沾白不沾,沾了也白沾。
當然,希望沾光之余一定要想好,至少把這名喊上個三年五載,別出現(xiàn)將來某年某月某一天某大師喊響某名比如“嘻嘻哈哈”,又立馬見異思遷,隨波逐流更名為“嘻嘻哈哈山”,果真如此,那才讓人“嘻嘻哈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