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退休之后,最近迷上了“微博”,隨時隨地的書寫,幽默不乏睿智的表達,使她一下子拉近了與親屬、子女、朋友的距離。她說,“微博”現(xiàn)在就是她心靈的小屋,將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寫成一句話,或弄成一張圖片,通過電腦或手機迅速發(fā)出去,她就可以和他們一起討論、分享了,真是一件快事!
我的這位朋友曾在企業(yè)工作多年,老了老了,企業(yè)也不行了,她最終成了下崗職工。好在她順利辦理了退休手續(xù),但看到畢生相系的企業(yè),最后卻是“消亡”的結(jié)局,她的心好像被什么堵著似的,整日悶悶不樂。老伴說她,子女勸她,親朋好友開導(dǎo)她,可她心底里就是“抹不開這個彎兒”。上醫(yī)院檢查一次,沒病;找心理醫(yī)生看看,說是“單位情結(jié)抑郁癥”……
于是,老伴拉她去上“老年大學(xué)”,子女們給她尋來時尚養(yǎng)生的書籍、資料,朋友們隔三差五地過來串串門,慢慢的,她的心靈輕松多了,情緒也逐漸好轉(zhuǎn)起來。
某日,她讀了一篇介紹著名歌唱家郭頌的文章,郭頌說:“人心就像一間小屋,他的品位之高低,全看我們?nèi)绾纬鋵?。如果你總是拿一些世俗的東西充斥心靈,這間小屋必定黯然失色;而你若采山之剛直、水之清秀、花之馨香、月之皎潔來充實它,這間小屋必定清清靜靜,優(yōu)雅閑適,人生如何不快?”
她很早就喜愛郭頌唱的《烏蘇里船歌》、《新貨郎》等,此刻“聆聽”了郭頌的一番話,心情更加開朗。平時沒事,她就在家?guī)屠习榱侠硪幌玛柵_上的花草;有時子女工作忙,她就幫助接送一下孩子;更多的時候,她是在悄悄“收拾”自己的心靈小屋,將那些過時的、敗興的、不切合實際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清出去,取而代之的,是用晚年的散淡作平臺,妥善充實自己的愛好與樂趣,心靈清爽了,生活一下子就“春暖花開”了。
如今,再見到她,她那紅潤的臉龐,飽滿、清爽的精氣神兒,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的“閨蜜時代”,真是惹人艷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