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這就要求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特別是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出色的人格魅力、豐厚的心理學知識和初步的心理咨詢技能。
【關鍵詞】輔導員 心理健康 心理素質
據有關資料對全國12.6方大學生抽樣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竟達20.23%。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焦慮不安、恐懼、強迫病、精神病、抑制癥、情緒危機等。大量事實證明:因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到正常學習生活的大學生數(shù)量呈上升趨勢,有的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且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所有教職員工都負有教育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要根據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況,在教學、管理和服務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特別是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技能,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角色優(yōu)勢,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一、健康的心理素質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F(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生心理壓力大,心理問題日趨嚴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日趨繁重。要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僅僅依靠輔導中心、職業(yè)發(fā)展中心是很難滿足學生需求的。輔導員作為近距離接觸大學生的教育者和基層管理者,應肩負起保健大學生的心理、預防心理問題發(fā)生的責任。這就需要輔導員進一步拓展服務職能,提高服務技能。
輔導員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過硬的業(yè)務素質,還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專家指出:“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的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陛o導員在參與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時,應確保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首先,輔導員需要建構好自身積極健康的內心世界,樹立起適應時代的、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與世界觀。這樣輔導員才能承擔起有效輔導學生,使其心理健康的責任。其次,輔導員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就需要在認識上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確立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正確引導學生自強自立,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出色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個體精神面貌之所在。生命的品味、靈魂的境界,取決于人格,而教師的人格既包含該群體應共有的普遍性心理品質,又包含每位教師作為獨特的個體所別具的風格和氣韻。前者是教師人格的基本構成,具有公共性和穩(wěn)定性,后者是教師人格的獨特構成,具有特殊性和個性傾向性,兩者合成了教師鮮明與豐富的人格魅力。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心中,總是自己心中有陽光。”輔導員自身心靈的高尚和人格的完善,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師的人格在教育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它是一個教師用真誠、民主、公正的待人原則與學生相處;以身作則,不偏不袒地處理學生中的問題;并用高尚的信仰、人生的追求影響和引導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仰慕感、敬愛感,有意無意地效仿老師,甚至追隨老師。具有人格魅力的輔導員應具備如下素質:
第一,強烈的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人格力量是輔導員能否給學生樹立榜樣的決定因素也是輔導員工作是否具有凝聚力與說服力的首要因素。輔導員應該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和良好的性格特質。輔導員肩負教育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為祖國、為社會奉獻力量的責任,更應以滿腔熱情、強烈的責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讓學生感受輔導員身上無私的奉獻精神。
第二,好學深思,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作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即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徐特立先生說過:“教師是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币粋€合格的輔導員不僅是“經師”,而且應該是“人師”。輔導員在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之外,也應進行專業(yè)領域的研究,應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成為研究者。同時,輔導員身處學生工作的第一線,最能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與心理動態(tài),這是新時期輔導員人格魅力中必備的因素,也可以使輔導員以榜樣的力量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才。
第三,得體的語言表達和較好的情感溝通能力。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的重要手段就是語言,因此輔導員應力求塑造語言的形象美。要求語言準確得體,生動活潑,富有邏輯性和啟發(fā)性。優(yōu)秀輔導員都十分重視情感培養(yǎng)和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的等高級情感的養(yǎng)成。在教育實踐中應保持良好心境,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應熱情、真誠;應態(tài)度和藹可親,能以真誠打開學生的心扉。
三、豐厚的心理學知識和初步的心理咨詢技能
目前,除了師范院校畢業(yè)的輔導員,高校輔導員普遍缺乏心理學知識基礎。為此,加強心理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是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備條件。輔導員應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心理學理論的學習。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培養(yǎng)以下技能:
第一,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輔導員應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品德、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性格、興趣愛好和家庭情況,以便日后發(fā)現(xiàn)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為以后的具體心理輔導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信息資源。
第二,掌握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的特征、類型和規(guī)律。輔導員不需要像心理咨詢專業(yè)人員那樣掌握豐富的心理咨詢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但是需要了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的特征、類型和規(guī)律,以便對大學生的相關心理障礙進行敏銳判斷,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干預。
第三,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的原理與技巧。心理咨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輔導員應展開一些心理咨詢的基礎工作,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包括了解心理咨詢的步驟與基本原理以及心理咨詢過程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