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河北是抗日戰(zhàn)爭的主要敵后戰(zhàn)場之一。河北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建敵后根據(jù)地,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中華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一說到河北,大家很容易想到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革命圣地西柏坡、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地道戰(zhàn)以及大批的抗日民族英雄。但是,河北不僅擁有無數(shù)像“李向陽”這樣的抗日英雄,也出了少數(shù)像“劉魁勝”這樣的漢奸。這里,將簡單介紹一下檔案中有關日偽在河北省扶植的頭號漢奸——高凌霨。
高凌霨,1870年-1939年,字澤畬,晚年別號蒼檜,天津人,光緒甲午(1894)科舉人。
1900年(光緒庚子年)義和團運動以來,高凌霨以捐班知府分發(fā)湖北候補,住在武昌,這時張之洞正任兩湖總督。張在以前任兩廣總督時,其青縣同鄉(xiāng)高崇基任廣東藩臺和廣西巡撫等職,與張之洞相處共事,最為融洽,高凌霨在張之洞面前,冒認高崇基為同族,騙取了張的信任,不斷地被委以要缺,直到清末,高竟當上湖北提學使。按提學使乃過去學政所改,照例應當進士出身的人才可擔任,高凌霨竟以舉人身份任了學使,可稱異數(shù)。民國初年劉若曾任直隸民政長,高凌霨被任為民政司長,嗣又進入北洋政府,從此扶搖直上,長期成為直系曹錕的紅人。
在1923年曹錕賄選總統(tǒng)以前,當時直系內(nèi)部分成津、保、洛三派。高凌霨、曹銳、邊守靖三人,是津派的中堅人物;曹錕是保派首腦;吳佩孚是洛派首腦。津派是堅主急進賄選的一派。當時吳佩孚主張緩進,與津派形成對立,爭執(zhí)甚力,結(jié)果由保派居間調(diào)處,洛派遷就了津派,遂演出了驅(qū)黎(元洪)賄選的一幕丑劇。
在直系醞釀賄選當中,高凌霨曾任臨時攝政大總統(tǒng)。曹錕當選大總統(tǒng),高凌霨一度被任為國務總理,后來改任稅務督辦。
1924年,馮玉祥倒直,發(fā)動北京政變,曹錕被囚,高凌霨逃到天津,繼又潛往上海,住了一年多。
1926年,高凌霨由上?;氐教旖颍⒕尤兆饨缣疑浇?,逐漸與親日派接觸,并參加了日本駐軍直接控制的“中日同道會”,熱衷于親日活動?!熬乓话恕笔伦円院?,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繼續(xù)向華北擴展勢力,特派日本僧人吉井芳純來華,在天津成立了“中日密教研究會”,推段祺瑞為會長,高凌霨、王揖唐分任副會長,該會以研究佛教密宗為名,籠絡下野的軍閥政客,宣傳“中日親善”,為日本侵華制造輿論,進行陰謀政治活動。這時,高凌霨常與偽滿外交部大臣張燕卿(張之洞之子)暗通消息,實際上張是高聯(lián)絡日寇各方面關系的主要渠道。
為滿足日本“華北特殊化”的要求,1935年,冀察政務委員會在北平成立,宋哲元為委員長,高凌霨出任委員。這實際上是變相的“自治”,把冀察兩省置于中國行政區(qū)域之外。這時,高凌霨由于積極為日本帝國主義效勞而獲得日本主子的青睞。當日本帝國主義決定采取軍事手段占領中國后,在天津需要一個有相當政治資格的人士出來維持地方,以配合其侵略步伐。當時住在天津的軍閥、官僚們,熱衷于這一席位的是大有人在,其中以高凌霨、齊燮元、鈕傳善等為爭奪未來的天津市長表現(xiàn)得最突出,最后,終以高凌霨最合乎日寇的要求。因為他是天津人,曾任過北洋政府的總長、國務總理,并攝行過大總統(tǒng)的職務,所以被日本人看重。
當“七七”事變爆發(fā)后,日寇于7月30日攻占了天津,首先在宙緯路河北省通志館高凌霨宅前設崗,予以“保護”。從這天開始,高凌霨便作為天津市治安維持會委員長,沐猴而冠,粉墨登場,心安理得地當上了漢奸。該偽維持會遵照日軍意旨,臨時代行天津市府職權,秉承日本占領軍意旨,貫徹日本殖民統(tǒng)治政策,主要職能是協(xié)助日軍維持社會治安、鎮(zhèn)壓抗日活動等?!疤旖蚴兄伟簿S持會”的成立及施政,為華北淪陷區(qū)其他偽維持會的建立提供了示范,并為嗣后該地區(qū)偽政權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高主持維持會四個多月,一切聽從日寇的擺布,為虎作倀,罵聲載道。
1937年12月14日,在日軍扶植下,偽華北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又稱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高凌霨繼續(xù)任政府委員。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日本侵略者為進一步吞并和控制華北,采取“以華治華”政策,任用漢奸,在華北淪陷區(qū)策劃建立的偽政權,管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4省及北平、天津兩市?!芭R時政府”聲稱要“絕對排除共產(chǎn)主義,發(fā)揚東亞道義”,其重大施政措施及人事調(diào)動,完全受日本控制。
1938年1月1日,偽河北省公署在天津成立,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命高凌霨為河北省省長兼天津特別市市長。偽河北省公署成立后,發(fā)行了反映其政務和施政行為的《河北省公報》,在河北省國家檔案館館藏的《河北省公報》第一期,附有高凌霨任職時的照片,以及高與偽河北省公署下屬官員就職典禮的合影,極其珍貴?,F(xiàn)將照片附下,以便讀者對高凌霨和那段歷史有更直觀的印象。
本館館藏的一份長蘆鹽務局的檔案,完整地記錄了日偽任命高凌霨為河北省省長這一歷史事件。檔案內(nèi)容附下:
“長蘆鹽務管理局 訓令鹽字第13號
令蘆臺灘坨處場公署
案奉河北省公署第一號函開:
案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決,高凌霨任河北省省長兼天津特別市市長等因,本省長當于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先就市長之職。茲于二十七年一月一日就河北省省長職。并奉臨時政府頒發(fā)印信一顆,文曰“河北省印”,即日敬謹啟用。除呈報暨分行外,函達查照,并轉(zhuǎn)飭所屬一體知照。
等由:準此,除分行外,合行令仰該處署茲飭屬一體知照此令?!?/p>
本館館藏《大公報》(1938年1月3日)對此事亦有報道:“津訊,平偽府發(fā)表大批偽官后,一日舉行“就職禮”……高凌霨(一月)一日就冀省偽主席職。”
偽河北省公署下設冀東、天津、保定、冀南四道,是侵華日軍在河北境內(nèi)扶植的“省級”傀儡政權,是日軍在河北實施“以華治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政策的產(chǎn)物。它秉承了日本侵略軍的意志行事,是日軍在河北實施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侵略政策的代理人。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組建日偽政權機構和軍警特務組織,推行反共剿共措施,對抗日根據(jù)地加強封鎖,強化日偽政治統(tǒng)治;二、為維持其反動統(tǒng)治,加強對農(nóng)村的控制,限制共產(chǎn)黨的活動,在其統(tǒng)治區(qū)域?qū)嵭斜<字贫?,強行清查戶口,推行“自治?三、密切配合日軍經(jīng)濟侵略政策,為日軍實施經(jīng)濟掠奪充當馬前卒,大肆掠奪中國豐富的經(jīng)濟資源,尤其是糧棉和工礦業(yè),并推行繁重的苛捐雜稅。此外,日偽還牢牢控制了交通運輸、電力、金融等骨干行業(yè),并對根據(jù)地施行嚴密的經(jīng)濟封鎖;四、為貫徹日本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政策,摧毀中華民族的文化,消除中國青年的愛國思想及抗戰(zhàn)意識,控制人民思想,強制推行奴化教育。
高凌霨作為日偽任命的河北省公署省長,充當日本侵略者在河北的代言人,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奸。
但“好景”不長,漢奸新貴蠅營狗茍,高凌霨的天津市長上任不幾天就被潘毓桂取而代之。到1939年,高的河北省省長職位也失掉,只好郁郁無聊地住在北京養(yǎng)老,不久死去。
高凌霨身后,其家屬發(fā)出訃聞治喪。關于高的一生官階履歷,印在訃聞上的,僅有天津市治安維持會委員長,天津市市長和河北省省長等職,他在清末和民國以來其他官銜,全沒有印上。高凌霨到死依然只采用日偽政權授予的官銜,可見其要將“漢奸”之名進行到底,實在是日本在河北培植的“最忠實”的頭號漢奸。
縱觀高凌霨一生,雖說曾“聲名顯赫”,卻極不光彩。他因病早死,雖然逃脫了人民的審判,但他的罪惡行徑將永遠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到后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