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唐末韓柳并捉以來,比較其二人就成了文壇的熱門話題。宋代以后,對韓愈的評價遠高于柳宗元;清末以來,對柳宗元的褒揚又蓋過了韓愈。造成其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究竟何在?本文擬從“民本”的角度嘗試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韓愈;柳宗元;民本
中圖分類號:I1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87(2010)01-0114-03
韓愈和柳宗元是我國古代文學中并峙的“雙峰”。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兩大領(lǐng)袖,其政見、文風有同有異,又互相推崇欽佩,堪稱知友。歷來對韓柳有文體之比、文風之比、史觀之比、佛學觀之比、文學理論之比等等。而對于兩人思想中的重要元素——民本思想。卻鮮有其比。本文側(cè)重于此。拋磚以引玉。
民本思想不會孤立地產(chǎn)生、孤立地存在,它與屬于世界觀、社會歷史觀的兩大命題密切相關(guān),讓我們先來看看韓愈與柳宗元在這兩個問題上的異同:
第一,關(guān)于“天”和“人”的關(guān)系
韓愈對天人關(guān)系的認識,還停留在商周時期把“天”當作高踞于人類之上的“人格神”的階段,認為“天”有意志,能決定人的貧富禍福并能夠賞善罰惡,把左丘明、司馬遷、班固、范曄等史家的不幸,歸納于“人禍天刑”,堅信“人生由命不由他”(《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
柳宗元卻發(fā)展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人相分”的學說,提出了“天人不相預”的觀點,把“天”比作投有知覺的“大瓜蓏”。這一比喻新穎、生動、樸素,更體現(xiàn)了柳宗元唯物主義者的勇氣?!肮仙z”乃農(nóng)家用糞水澆灌培育而出的日常菜蔬。在“謀道不謀食”的儒家眼中,屬等而下之之物。據(jù)《論語》記載,樊遲曾向老師孔子請教怎樣種菜,孔子說自己不如“菜農(nóng)”,并斥之為“小人”。這一比喻抹去了多年來統(tǒng)治者涂在“天”上的種種神秘的油彩。閃耀著柳氏特有的幽默與智慧的光芒。
第二,關(guān)于國家的產(chǎn)生及政權(quán)的更替。
韓愈一口咬定是堯、舜、禹、湯等圣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與國家。說他們“為之禮,以次其先后;為之樂,以宣其壹(抑)郁;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原道》)而柳宗元則認為國家是適應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解決人民之間爭奪生活物資糾紛而產(chǎn)生的。
韓愈認為一個王朝的建立、存亡關(guān)乎天命。他支持憲宗封禪,并贊之以“巍巍治功,宜定樂音,以告神明。東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顯聞,明爾得意?!倍谠獏s是唐代反對封禪的“孤軍”。他明確指出,朝廷更替?!胺鞘ト酥?,勢也?!?《封建論》)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受命不于天,于其人”(《貞符》)。
在以上兩個問題上,韓愈囿于前人而缺少創(chuàng)新,柳宗元卻敢于突破,標志著這一觀念在那個時代所能達到的上限。有此雄厚的基礎(chǔ)。柳氏在“民本”意識方面超出韓氏,當是題中應有之義。
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內(nèi)容十分豐富,大致包含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
第一,“吏為民役”。這是柳宗元民本思想的核心。柳宗元認為,天下的官吏都是老百姓養(yǎng)活的:“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傭乎吏”(《送薛存義序》)“民養(yǎng)官”,這本來是個最簡單不過的事實,但由于不能說、不敢說、或者故意反過來說以謀利等種種原因,這個簡單的事實被顛倒了幾千年。是柳宗元第一次揭穿了這個“皇帝的新裝”式的謊言,把官員從“父母”的尊位上拉下來,按在“仆役”的座位上。
第二,官吏應以感恩之心報答老百姓。國家權(quán)力是為了適應處理財產(chǎn)糾紛等事務所產(chǎn)生的。老百姓養(yǎng)活官吏,不是出于崇拜情節(jié)或是別的什么義務,而是出于“司平于我’’_有一個公正的、認真的辦事人員的現(xiàn)實需要而已?!耙塾枞硕称淞Γ蔁o報也?”(《送薛存義序》)。官員以感恩之心報答老百姓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第三,老百姓有權(quán)懲罰瀆職官吏。如果發(fā)生了官吏“受若值,怠其事,又從而盜之”的情況怎么辦?柳宗元用當時社會上公認的主人有權(quán)“黜罰”不稱職的仆人的案例,推定老百姓擁有監(jiān)督與懲治貪官污吏的權(quán)力。
第四,勿擾民,實現(xiàn)“民自利”。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講的是一位形體扭曲的駝背大爺,種的樹無不“碩茂蚤實以藩”。人問其秘,則答之為“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文章的深刻性就在于不是一般性地揭露貪官的掠奪,而是揭露“能吏”的“勤政愛民”,“雖日愛之,其實害之;雖日憂之,其實仇之。”空喊“利民”不行,采用過多的“利民”措施也只能是“擾民”。“民本”思想的高境界是“民自利”。官吏要相信老百姓,尊重他們自由勞動的權(quán)利,自覺退出生產(chǎn)領(lǐng)域的指揮位置,讓老百姓成為名副其實的“主人”,開辟一條合乎經(jīng)濟規(guī)律的良性循環(huán)之路。得到真正的長遠的利益。
“吏為民役”把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從這一立場出發(fā),柳宗元對官吏提出勤政廉政的職業(yè)要求。他一方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對貪官污吏嚴刑峻法,另一方面,主張任人唯賢,熱情歌頌堯舜“舉賢”“禪讓”的美德,描繪了一幅官吏上下流動不息的吏治圖景。
柳宗元還在其文章中積極塑造了“官為民役”的正面形象。例如:嚴懲暴徒貪官,拒收賄賂的段太尉,“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的縣令薛存義,實行仁德政治以復“乳穴”的刺史崔簡等。在《牛賦》與《瓶賦》憫中。柳宗元借“常在朝野”“利滿天下”的耕牛與“利澤廣大”“清白可鑒”的井瓶來熱情歌頌他理想中的“以民為本”的廉吏形象。
也正是從這一立場出發(fā),面對“通津達道者稅之。蒔蔬藝果者稅之,死亡者稅之”的現(xiàn)實,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一文中,刻畫了幾代人死于蛇吻反而有某種優(yōu)越感的捕蛇者蔣氏。蔣氏因捕蛇抵賦,“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故而沾沾自喜。作者對這種苦惱人的笑,痛心疾首,“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吶喊脫口而出。該文是對孔子“苛政猛于虎”的觀念的延伸與超越,中國古代同類題材作品無以出其右。
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是精密的、系統(tǒng)的,帶有根本性的。他提出的官吏為百姓所雇傭,應該對百姓負責,由百姓來實施監(jiān)督與處置權(quán)的論點是對傳統(tǒng)的官吏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官吏為天子所任命,只有天子才對他們有監(jiān)督與處置的權(quán)力的觀念的大沖擊、大顛倒。包含了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某些成分。他提出的“民自利”“勿擾民”等觀點也與現(xiàn)在的“責任承包制”、“按經(jīng)濟規(guī)律辦事”、“少搞政績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舉措暗合。客觀上體現(xiàn)了極為杰出的前瞻性。孫昌武先生評價柳宗元說:“像柳宗元這樣的人是學識淵博、聰穎絕倫的卓越人物。他的許多認識里是具有真理內(nèi)容的,有些是超前的。是后人不可替代的?!?/p>
韓愈的民本意識主要包含下列內(nèi)容:
第一,重新界定儒家“仁”的定義。韓愈在《原道》中開篇提出“博愛之謂仁”,這在其他儒家人物中是尚無先例的,也為他的民本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礎(chǔ)。
第二,“利民”。韓愈推崇“堯舜之利民也大。禹之利民也深”(《對禹問》)。在《平陽路工神道碑銘》中,韓愈認為,作為小民的父母之官,理當“利人”。為同情被迫為奴“鞭笞役使至死乃休”的百姓,韓愈上《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為同情“寒餒道涂,斃踣溝壑”的百姓,韓愈上《論天旱人饑狀》;為同情“老少奔波,棄其業(yè)次”、并有“斷臂臠身”之危的信佛百姓,韓愈冒死上《論佛骨表》。
第三,反對對百姓盤剝過甚。韓愈任監(jiān)察御史時,就上疏“極論宮市”,德宗盛怒之下,貶值為陽山令。也有人說韓愈被貶為陽山令不是因為“極論宮市”,而是因為反對賦稅過重。在《策別》舊一文中,韓愈多處嚴厲抨擊了賦稅繁重、民不堪重負的弊政。韓愈還對“聚斂之臣”及“鹽鐵官營”等與民爭利的行為深惡痛絕。
但是,韓愈的民本思想始終建立在“君本思想”之上。他在《進士策十三》中說:“圣人之于人(民),猶父母之于子。”在《原道》一文中更明確指出:“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边@段話為韓愈遭來了不少批評,有的干脆斥之為“誅民學說”。也有學者指出其中的“誅”字,應當“懲罰”解釋。無論怎么說,韓愈的民本思想,于仁政愛民之外,還有責罰性質(zhì)、鎮(zhèn)壓民眾的成分。他的博愛是有“等差”的,他的民本思想是“鳥籠式的”。與孟子“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理念相比。不但沒有發(fā)展,甚至有停滯與倒退之嫌。與柳宗元“官為民役,民為主體”的思想比較,相差何止道以里計!
如何實施民本思想?那得靠親身親歷去實踐。行動往往超出思想。若從對民本思想的踐行的角度說,韓柳之間的差距就遠沒有理論上這么懸殊了。
柳宗元一生最轟轟烈烈的事件莫過于參與永貞革新?!坝镭懜镄隆币潦?,有柳宗元作為骨干的“二王”集團連續(xù)發(fā)布黜官市,禁五坊小兒掠財,取消額外賦稅,懲辦貪官污吏等利民舉措。
皇甫涅在《韓文公墓銘》中稱贊韓愈:“前后三貶,皆以疏陳治事,適議不隨為罪”,韓愈一生中最轟轟烈烈的事情就是上《論佛骨表》。
唐代寺院經(jīng)濟惡性膨脹?!笆痔煜仑敚鹩衅甙恕?,“凡京畿上田美產(chǎn),多歸浮屠”,與之相對的是國庫空虛,農(nóng)民破產(chǎn),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憲宗派人將法門寺中佛骨迎人宮中供養(yǎng)三日。王公大夫奔走膜拜,甚至毀損自身來敬佛。百姓“自朝至暮,轉(zhuǎn)相仿效,老幼奔波,棄其生業(yè)?!表n愈針對此事,冒死以批龍鱗,所上《論佛骨表》以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佞佛勞民傷財,有百害而無一利。幾乎被殺。后被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的潮州為刺史。
韓愈在潮州位上開辦州學,投文驅(qū)鱷、祭神禱晴,興修水利,僅八個月,凋敝的潮州生機重現(xiàn)。
柳宗元被貶柳州任刺史期間,禁止巫術(shù)。種植草藥。推廣醫(yī)方,墾荒打井,造船栽樹?!傲萑艘阅信|(zhì)錢,過期不贖。子本均沒為奴。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視直是相當。還其質(zhì),已沒者出錢助贖。”柳宗元的成功經(jīng)驗被推廣至貴廣各州,以此法贖出奴隸千余人。
韓愈在袁州任刺史,也將知交的經(jīng)驗小試牛刀,贖得奴隸700余人。也算是與子厚殊途同歸了。
細品韓柳話民本,厚“厚”退“退”事有因。
韓柳并舉始于晚唐小杜,宋人雖對韓愈“汲汲于功名”多有異議,但對退之的欽佩之情遠超子厚,王禹偶甚至稱韓愈為“唐之夫子”。并非因為其文,而是因為其道。
近人章士釗云:“子厚之道。崇民至上。斷唐之受命不于天,于其民。已為中唐所接受不了。于宋人何望?”刪自清末嚴復指斥韓愈“誅民學說”之后。形勢陡轉(zhuǎn),批韓之潮一浪高過一浪,至今尚無人把此案徹底翻轉(zhuǎn)過來。
造成兩位好友身后大起大落的關(guān)鍵元素,乃民本思想也。如論及文學成就,實在是春蘭秋菊,難分軒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