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經》中豐富的服飾詞語反映了我國上古時期色彩絢麗的服飾世界和完備的服飾禮制。本文對《詩經》中的服飾詞語進行較為詳盡的考釋,從中窺探當時服飾材料、服飾色彩以及服飾禮制的基本面貌。
關鍵詞:詩經:服飾;禮制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87(2010)01-0099-03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305篇。比較全面的反映了我國上古時期的社會風貌?!对娊洝凡粌H僅反映了當時的詩歌藝術成就,它還是一部百科全書。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為研究當時的物質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其中豐富的服飾詞語不僅反映了當時絲織工藝的高超,而且作為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本文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服飾詞語進行較為窮盡的考釋,從中可以揭示上古時期色彩絢麗的服飾世界和完備的服飾制度。詩經中的服飾詞語如下:
單音節(jié)訶語:私澤袍衣裳裘裼展翟
雙音節(jié)詞語:縐絺紲袢;綠衣 毳衣 褧衣 縞農 素衣 麻衣 袞衣 絲農;褰裳 狐裘 羔裘;象服 命服 常服;
詞組:索衣朱襮 素農朱繡 錦衣狐裘 黻衣繡裳 袞衣繡裳 綠衣黃裳 羔裘豹飾 羔裘豹祛 羔裘豹褒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齊風·東方未明》)
毛傳:上日農,下日裳。鄭玄箋:此其相對定稱,散則通名日衣。意思是說衣與裳對稱則衣專指上衣。散言則衣通指上衣和下裳。詩經中衣字有專指上衣者,亦有通指衣裳者,依據(jù)語境而定。
《說文·衣部》:“衣者,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象覆二人之形”。“?!睘椤吧选钡墓抛?。許慎對“表”字的字形結構解釋有誤,衣字當為象形字,像衣服之形,而非“象覆二人之形”?!夺屆罚荷眩弦?,以自障蔽也。意思是“裳”由其功能“障蔽下體”而得名。錢玄《三禮名物注》:“古時衣與裳有分者,有連者。男子之禮服,衣與裳分。燕居得服衣與裳連者,謂之深衣。婦人之禮服及燕居之服,衣裳均連。以示婦女情感專一?!庇纱丝梢酝茢啵弦孪律阎剖悄凶拥亩Y服,衣裳相連的深衣則是男子的常服及女子的禮服和常服。
《說文·中部》“常,下裠也,裳,?;驈囊隆Qd,今作裙。古之裙,同今之披肩。《方言》卷四“曩,陳魏之間謂之帔,自關而東謂之襱?!薄稄V雅·釋器》:“繞領、帔,裙也?!庇纱丝芍`c裳均合幾幅布披于身,披在肩部稱為帔,也稱為曩,披在下體稱為裳。說文訓常(裳)為下裠者,謂之裠之在下者。說文段注引古書多作裙帔并育,可見裙帔古義相同。與今義迥異。
古人服飾的札制不僅體現(xiàn)在服飾的形制上,還體現(xiàn)在服飾的色彩上。關于服飾的色彩,古人有較為嚴格的規(guī)定。古人將色彩分為正色和間色兩大類。青、赤、黃、自、黑為五方之色,是正色,綠、紅、碧、紫、黃為間色,不正之色。正色貴,在上,為上衣之色;間色熙,在下,為下裳之色?!抖Y記·玉藻》:“農正色,裳問色?!被室灾堋抖Y記通釋衣服》:“凡禮服衣裳均用正色。衣正色,裳間色,指燕居之服言。”由此可見古人禮服衣裳皆用正色,燕居之服上衣用正色,下裳用間色。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邶風·綠衣》)
毛傳:“綠,間色。黃,正色。”按照札制,正色為農,間色為里,此處正色與間色顛倒,寓意妻妾錯位。鄭玄則認為綠乃椽字之誤。鄭箋云:“椽兮衣兮者,言椽衣自有禮制也。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為上,展衣次之,椽衣次之。次之者,眾妾亦以貴賤之等服之。鞠農黃,展衣白,椽衣黑,皆以素紗為里。今椽衣反以黃為里,非甚禮制也,故以喻妾上借。”孔穎達正義曰:“必知“綠”誤而“椽”是者,此“綠衣”與《內司服》“綠衣”字同。內司服當王后之六服,五服不言色,唯綠衣言色,明其誤也。”孔認為王后六服中,其他五服皆不言色,此處若為綠衣,則與理不合。而且,王后之服應為專指,此處若為綠衣,則是泛指,與理亦不合。因此,綠似是椽之誤。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箋云:婦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農黑而裳黃。喻亂嫡妾之禮。鄭玄認為綠衣為椽衣之誤,椽衣為黑色,裳亦應為黑色。正義日:言不殊裳者,謂衣裳連,連則色同,故云上下同色也??追f達認為婦人之服衣裳同色,其寓意為婦人用情專一。
我覯之子,袞衣繡裳。(《豳風·九鼠》)
《說文,衣部》:“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于下幅,一龍蟠阿上綁。”孔穎達正義曰:“畫龍於衣謂之袞,故云袞衣卷龍?!标懙旅鳌督浀溽屛摹罚骸疤熳赢嬌堨兑律?,公但畫降龍?!毙栆轮柑熳踊蛲豕睦C有龍的圖案的祭服。所繡龍形不同,天子繡升龍,龍頭向上,王公繡降龍,龍頭向下。此外,天予的袞服取象于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中圖案,稱為十二章。前六章畫于上衣,后六者繡于下裳。由此可見,服飾的圖案也蘊含了豐富的禮制文化。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羔裘豹飾,孔武有力。(《鄭風·羔裘》)
《說文,衣部》:“裘,皮衣也。從衣,求聲。一日象形,與衰同意。求,古文省衣?!毙戾|《系傳》:“古文求,此與襲意同?!惫乓垣F皮為衣,字形象衣裘,毛在外。后代沿襲舊制,以示不忘祖先。穿裘時因為毛在外易臟,需要添加外衣保護,又為了顯示裘毛的高貴華麗,外衣需要材質輕薄透明,而且穿著時敞開,謂之“裼衣”?!抖Y記·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正義曰:“裘之裼”者,謂裘上加裼衣,裘上裼衣目的是為了顯露裘衣的漂亮華貴。因為裘衣類似內衣,不能外穿,所以必須“表而出之”,在外罩上裼衣才符合禮制。上古之人“帽皮而衣裘”,以去毛的獸皮為帽,以帶毛的獸皮為農?!棒谩卑凑詹牧系牟煌?,有狐裘、羔裘、麂裘、麋裘等。以狐裘為最貴。不同身份和場合對裘的材質和顏色有嚴格的要求,不同的裘需要不同顏色和花紋的外衣與之相配,一般要求裼衣與裘同色。
《札記·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本饕潞酌茫瑒t以素錦為衣覆之,使白色的狐裘可以呈現(xiàn)。又云:“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衛(wèi)尊者宜武猛。士不衣狐白。君子狐青裘豹嶷,玄綃衣以裼之?!本鞯淖笥沂绦l(wèi)分別著狼裘和虎裘,古人以右為尊,因此在右者所著虎裘比在左者所著狼裘更威猛。士大夫等不能穿著白色的狐裘。因為等級有別,著裝有異。此處的君子非君主,而與士大夫等級相當。士大夫等著青黑色狐裘,要以豹皮為袖緣,以玄黑色綃紗為裼衣。《論語》注云:“緇衣羔裘,諸侯視朝之服。卿大夫朝服亦羔襲,唯豹祛,與君異耳?!闭x曰:《唐風》云“羔襲豹祛”。“羔裘豹袖”,然則緣以豹皮,謂之為祛、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袖飾異皮。意思是說,君臣均以緇衣羔裘作為朝服,但在裝飾上略有差異,天子和諸侯用全裘,卿大夫須用豹皮作袖緣,以示地位之別。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周南·葛覃》)
毛傳“私,燕服也。婦人有副盛飾,以朝事舅姑,接見于宗廟,進見于君子,其余則為私?!惫{云:衣,謂林衣以下至椽衣。周禮天官內司服: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鄭注:“袆衣,從王祭先王。揄狄,祭先公。闕翟,祭群小祀。鞠衣以告桑。展農,以禮見王及賓客。椽衣,以御于王?!庇纱丝芍颂幩脚c衣相對待而言,私指常服,衣指公服。
象服是宜。(《廊風·君子偕老》)
毛傳:象服。尊者所以為飾。箋云:象服者,謂揄翟、闕翟也。“象鳥羽而畫之。故謂之象服。”又云:人君之象服,則舜所云“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之屬。由此可知。象服即公服,因為是正規(guī)場合所著之服。均有所裝飾。君王的象服取相于日月星辰等。婦人的象服取相于鳥羽,如揄翟、闕翟等。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涃猬涃猓渲挂?。(《(庸阝)風·君子偕老》)
玼、瑳,形容服裝色澤鮮艷、光彩奪目。翟、展,本別指婦人所服的六服中的翟衣和展衣。毛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禮有展衣者,以丹敷為衣。意思是說翟衣以鳥羽為裝飾,而展衣以紅色的細紗為材質。箋云:后妃六服之次展衣。宜白。展衣字誤?!抖Y記》作“檀衣”。鄭玄則認為展衣應該為白色,同時認為展衣應該是《禮記》中的“襢農”之誤。據(jù)《周禮·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棉衣、輸?shù)?、闕翟、鞠衣、展衣、褖農”,鄭司農云:“展衣白,鞠衣黃,椽衣黑?!睋?jù)此當以鄭玄為是。
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庸阝)風·君子偕老》)
鄭玄箋云:縐黼,絺之蹙蹙者。展衣,夏則里衣縐絺。正義:絺者,以葛為之,精曰絺,粗曰絡。其精尤細靡者,縐也。據(jù)此可知,縐絺質地細密的葛布。夏日貼身穿著有納涼祛暑之用。
紲袢:紲,通“褻”,說文衣部引作“褻”,指貼身內衣。說文衣部:“袢,衣無色也。”徐鍇系傳:“袢,近身衣也?!敝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袢當為里衣之稱,亦為之袢延,里衣索無色,當暑用絺袢,即縐絺也?!庇纱丝芍凹滖取奔础耙C袢”,是由無色的縐絺制成的貼身內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風·無衣》)
《說文·衣部》“袍,襽深也”,段玉裁注“袍橢有別,析言之。渾言不別也?!蔽鲅灾?,袍,襽有別,袍比橢要長;渾言無異?!对洝び裨濉吩疲骸袄k為橢,缊為袍。”鄭玄注云:“衣有著之異名也。缊謂今纊及舊絮也。然則純著新綿名為襽,雜用舊絮名為袍。雖著有異名,其制度是一,故云袍,襽也?!编嵭J為袍和襽的區(qū)別在于夾層的棉絮的新舊不同,純用新棉的叫襽,雜用舊絮的叫袍。二者的形制并沒有區(qū)別,所以可以稱袍為襽。
《札記》“袍必有表,不禪”。鄭玄注:“袍,□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袍,古者袍必有表,后代為外衣之稱?!迸墼竷扔忻扌醯忍畛湮锏膬纫拢獯┎谎?,因此外出時必加外衣。后來演變成外衣。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秦風·元衣》)
鄭玄箋云:澤作襗,褻衣,近汗垢?!墩f文》“襗,绔也,脛農也”襗即套褲,古時套褲無襠部。直接套在兩脛上。鄭玄認為“澤”當為“襗”。正義日:衣服之暖於身,猶甘雨之潤於物,故言與子同澤,正謂同袍、裳是共潤澤也。箋以上袍下裳,則此亦農名,敞易傳為“襗”??追f達認為澤是褻衣,因近于汗?jié)晌酃付妹?,鄭玄之所以將“澤”改為“襗”,是據(jù)該詩中前后兩章分別提到“袍、裳”均為衣服之名,此處也應當為衣服之名也。襗、袍均為貼身穿的內衣,故《論語》何晏注云:“褻衣,袍襗也?!苯Y合該詩的上下文,可知澤當為襗,是貼身穿的下裳。
大車檻檻,毳衣如菱。大車哼哼,毳衣如瑙。(《王風-大車》)
毳衣,大夫之服。菼,初生的蘆葦,顏色在青白之間。璃,玉赤色。這里用來形容大夫的毳服的顏色或如蘆葦青翠欲滴或如赤玉光彩奪目。
庶見索衣兮,我心傷悲兮。(《檜風-素冠》)
《說文》:“素,白緻繒也?!倍斡癫米ⅲ骸翱曋锥氄咭病!笨追f達《毛詩正義》:“經、傳之言素者,皆謂自絹,未有以布為素者?!贝颂幩鞅響赴咨z質的祭服。索引申為白色。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泵珎鳎骸八兀滓?。”《釋名》:“素,樸素。又物不加飾皆日素?!?/p>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唐風·揚之水》)
《說文·衣部》:“褥,黼領?!薄稜栄?釋器》云:“黼領謂之裸?!泵珎鳌耙q,領也。諸侯繡黼丹朱中衣?!倍Y疏:咱與黑為之黼,黑與青為之黻。”在中衣的領子上繡黑白相間的花紋。詩正義:“中農,謂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為之,繡黼為領,丹朱為緣。此素衣是絲,當為冕及爵弁之中農。禮:“朝燕之服,皆以布為之?!卞X玄:中衣者。朝服、祭服之里衣也,其制如深衣?!抖Y記·深衣目錄》云:“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有表則謂之中衣。大夫以上,若祭服中衣用素,故《詩》云“索衣朱襮”。其他服中衣用布??梢?,不同的場合對服飾的材質也有不同的要求。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周頌·絲衣》)
毛傳:絲衣,祭服也。紑,絮鮮貌。俅俅,恭順貌。正義曰:此述祭事,敏知絲為之,故云“絲農,祭服”。此處的弁當為爵弁,因韋弁、皮弁,皆不以絲為衣,且非祭祀之服?!妒抗诙Y》有爵弁服純衣,與此絲衣相當,故知此弁是爵弁,與祭服絲衣相配。
蜉蝣掘閱,麻農如雪。(《曹風·蜉蝣》)
毛傳:麻衣,深衣。諸侯之朝朝服,朝夕則深衣也。即諸侯上朝時著朝服,退朝后則著深農??追f達正義:麻衣者,白布衣。如雪,言甚鮮絜也。言麻衣,則此衣純用布也。所以知麻是布深衣者,以諸侯之朝夕則深衣故也??芍颂幝橐录礊榘咨牟家?。
縞衣綦巾,聊樂我原。(《鄭風-出其東門》)
毛傳:綺衣,白色,男服也。綦巾,蒼艾色,女服也。正義曰:《廣雅》云:“縞,細繪也?!薄稇?zhàn)國策》云:“強弩之馀,不能穿魯縞?!比粍t縞是薄繪,不染,故色白也。毛傳以為縞衣綦巾分別指代男子和女子之服。
鄭玄、孔穎達則認為此處縞衣綦巾均指女服。鄭玄箋云該詩為男子思妻之作,詩中所描述的應是詩人所追思的對象,因此縞衣綦巾應指女服??追f達正義云:詩首句“出其東門,有女如云”,是以男言有女,縞衣綦巾是男子之所言,不得分為男女二服。衣巾既共為女服,則此章所言,皆是夫自言妻,非他人言之。從詩的主題和意境來看,該詩是從男性的角度來描寫女性,應該說鄭、孔的看法更有道理??c衣綦巾指身穿白色的絲衣。佩戴蒼艾色巾子的女子。
《詩經》中豐富的服飾詞語充分展示了我國商周時期紡織和印染技術的高超以及服飾禮制的完備。對王公貴族而言,服飾的材質、形制以及色彩均因等級、場合以及時令的差異而有著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