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國家的研究表明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對經濟變量具有預測和引導功能。金融危機后,研究我國CCI和經濟變量的影響關系十分必要,本文利用2006年至2009年4年的數據,對CCI和各經濟變量進行實證研究。結論表明,CCI對CPI和失業(yè)率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對CPI存在單向引導關系,但對其他經濟變量預測和引導功能不明顯。
關鍵詞:消費者信心指數 預測和引導
一、引言和文獻回顧
國際金融危機下,世界各國的經濟都紛紛衰退,各國政府都出臺一系列救市計劃,以求經濟的盡快復蘇。中國政府也已經推出四萬億的經濟方案,提出GDP保八增長的期望,國家統(tǒng)計局近日發(fā)布的數據表明2009年的GDP增長也達到了8.7%,世界范圍內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由于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大幅下降,剩下的投資和消費就顯得尤為關鍵,尤其消費,中國具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諸如家電下鄉(xiāng)、汽車下鄉(xiāng)等一些政策的出臺為拉動內需提供了有力的促進,內需一旦被拉動起來,就會帶動經濟的更快復蘇??梢?,金融危機下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變得十分重要。
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指消費者根據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形勢,對就業(yè)、收入、物價、利率等問題的綜合判斷后得出的一種看法和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對消費者整天所表現出來的信心程度和變動的一種預測。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由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喬治·卡通納在20實際40年代后期提出的,由美國的會議委員會發(fā)布,隨后日本、歐洲等國家每個月都發(fā)布當地的CCI指標。我國國家統(tǒng)計局從1998年開始編制我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自1998年8月起定期發(fā)布《中國消費者信心監(jiān)測報告》。經過幾年的實踐,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景氣指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國外研究中,許多文獻認為消費者信心指數對公眾消費具有引導預測作用。Fuhrer認為,CCI對消費者未來消費具有明顯的影響;Kumar研究認為,在經濟預測中加入CCI會增強解釋力度;Batchelor研究發(fā)現,CCI可以有效的預測經濟衰退。國內研究中,吳文峰等認為CCI基本能預測消費者行為,但是對各個經濟部門信號引導功能不強;楊茂研究發(fā)現,我國CCI與北京、天津的消費需求存在明顯的預測和引導關系,但與上海、廣州消費需求不存在顯著因果關系;席曉青等認為,CCI對CPI的影響,受到城鄉(xiāng)消費差異的影響。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尤其拉動內需對經濟增長變得十分重要前提下,本文將圍繞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證綜指、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以及GDP增長率、失業(yè)率等的關系作實證研究,探討CCI對這些經濟變量的影響作用。
二、樣本選擇和統(tǒng)計下描述
1、樣本選擇和變量描述
本文采取的樣本數據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48個月度數據和16個季度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和雅虎財經網站。各變量描述如下:
CCI:消費者信心指數(月度)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
SPI: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月度)
SHI:上證綜合指數(月度)
CPS: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
CCIS:消費者信心指數(季度)
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季度)
UR: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季度)
其中SHI按每月末統(tǒng)計,CCI的季度數據取3個月的平均值。
2、樣本數據的基本特征
各個變量的基本特征見表一。
圖一是一些月度經濟變量的趨勢圖。從圖一可以看出,遭遇金融危機后,各項經濟指標在2008年7月開始均出現了整體的下滑,CCI和CPI、SPI、SHI有大致相同的走勢,CPS在一直波動中上升。并且可以明顯看出,各變量在2009年4月開始都呈上升趨勢,表明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下面來具體分析CCI和這些變量之間的關系。
三、理論模型建立
如果某個βI顯著不為零,說明加入CCI能更好的預測X,DCCI引導了DX。這樣就算CCI對X沒有預測作用,但若CCI對X有增量預測作用,則CCI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X的變化。這樣我們就可以觀察變量之間的動態(tài)變化關系。
四、實證檢驗和結果
分布滯后的回歸檢驗結果如表二:
表中列出了系數α的估計值,括號內為t檢驗值的P概率。*(**)為5%(1%)置信水平下顯著。
從表二中的調整R2值和F統(tǒng)計量可以看出,CCI和CPI、UR的回歸模型是顯著的,其他回歸模型都不顯著。這表明,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失業(yè)率UR有較強的預測作用,而對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CPS、上證綜合指數SHI、房屋銷售價格指數SPI、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其他變量的解釋和預測作用均不顯著。這和吳文峰采用99年至03年數據,研究得出CCI對CPS有顯著的解釋和預測作用的結論不一致。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如表三:
從表三可以看出,CCI對CPI具有單向引導關系,CCI的變動引導CPI的變動。而CCI與其它變量均不存在引導關系。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CCI和各經濟變量關系的檢驗發(fā)現,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并且CCI單向引導CPI的變動;CCI對城鎮(zhèn)失業(yè)率UR有一定的預測作用。但是,CCI對其他經濟變量的預測和引導作用不顯著,CCI不能有效預測消費者的行為,對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也缺乏預測和引導信號,CCI對GDP的影響也很小。
在金融危機發(fā)生后,國家的救市計劃一定程度上能刺激經濟的快速復蘇,但同時也要密切關注社會的穩(wěn)定,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是政府尤為關注的問題。通過每月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可以有效預測CPI和失業(yè)率,政府就能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通貨膨脹的發(fā)生,降低失業(yè)率。
積極拉動內需依然迫在眉睫,目前我國的消費總量占GDP比重依然不高,這必然影響了CCI對消費的預測引導作用。政府要堅持鼓勵消費,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將內需真正的擴大來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
普及CCI的宣傳,增強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對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關注,真正發(fā)揮出CCI的預測和引導功能。
參考文獻:
[1]吳文鋒,胡戈游,吳沖鋒.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信號引導功能. 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2004.10
[2]楊茂. 中國消費者信心與消費需求拉動效應的實證分析. 經濟經緯 2006.1
[3]席曉青,謝荷鋒,陳南岳 CCI與CPI關系的實證研究.管理評論.2009.5
[4]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 教學參考.2006.1
[5]Kumar V , Robert R P Leone ,Jone J N Gaskins. Aggregate and disaggregate sector forecasting using consumer confidence measur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95
[6]Fuhrer J C. What role does consumer sentiment play in the U. S. microeconomic [J].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1993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金融與保險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