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按:作為新中國第三任國家主席,李先念在海內外的知名度都很高。但具體到李先念為新中國的誕生和發(fā)展建立的功績,一般干部和群眾能說得上來的并不多。這和李先念為人低調,力避宣傳個人是密不可分的。去年是李先念誕辰100周年,各種紀念活動、文章、書籍、文獻紀錄片比較多,對于宣傳李先念,讓更多的人了解李先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一些問題大家的認識并不完全一致。為此,我們邀請參與編寫李先念傳記和年譜的三位同志,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座談。
“文化大革命”中
苦撐危局、堅持工作
朱玉(國防大學教授):在“文化大革命”中,廣大干部受到嚴重沖擊,甚至被打倒,而李先念仍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有些人對此迷惑不解,甚至李先念的一些老戰(zhàn)友、老部下也有同感。1988年,紅四方面軍戰(zhàn)史出版,李先念和紅四方面軍一些高級將領在徐向前元帥家里談戰(zhàn)史修改問題。陳再道曾當面半開玩笑地對李先念說:你怎么不倒的啊?
實際上,在“文化大革命”中,李先念和許多領導人一樣經歷了從不理解到激烈抗爭的過程,他不是沒有倒,實際上也遭到批判,不得不靠邊站一年多,是半倒。不同的是,李先念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工作,這是歷史把他推到了這個崗位上,國務院很多工作離不開他。李先念像救火隊員一樣每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哪兒出了事就得往哪兒跑,忍辱負重,協助周總理苦撐危局。
黃達(李先念原機要秘書):1967年初,在周總理領導下,李先念嚴厲批評財政部造反派,明確指出:“中央財權不能奪。”2月,他參加了著名的“二月抗爭”,嚴厲批評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和中央文革小組的罪惡行徑。
“二月抗爭”被打成“二月逆流”后,李先念在全黨、全國范圍內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在1968年10月召開的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李先念被張春橋組織圍攻批判,要求交代“罪行”,不讓請假。這次會議以后,李先念深感再難以堅持工作,于是主動提出免去自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等一切職務,只要求保留黨籍,到基層去工作。但毛主席沒有同意,把他劃到“一批二改三看”的行列里,讓他繼續(xù)堅持工作。1969年初到8月,李先念下放到北京北郊木材廠勞動。在同年4月黨的九大會議期間,李先念再次做“檢查”,不同意別人提名他為中央委員候選人。后來,李先念是作為右的代表在黨的九大上當選中央委員的。
那時候,李富春病了,譚震林倒了,陳云身體不好,薄一波也靠邊站了,周總理助手只剩下一個李先念。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確實離不開李先念,最后還是請他出來參加國務院的工作。這是在當時歷史背景下自然形成的。李先念曾說,“文化大革命”中很多人被打倒了,把我推到了外交的前臺,是把黃牛當馬騎。
那時候政治混亂,經濟運轉困難,“四人幫”還挑刺和干擾。李先念知道毛主席也不想把國家搞亂,如果經濟不發(fā)展,人們生活就困難了。毛澤東提出“安定團結”、“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都是先后對他說的,后來他及時地向中央領導層以及中央召開的一些重要會議作了傳達和貫徹。那時候他特別著急,一心撲在組織領導經濟工作上。他在“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所擔負的任務,比“文化大革命”以前要繁重得多,真可謂是殫精竭慮、拼死拼活。1975年2月1日,周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應該特別提到的是,‘九一三’以后,甚至更早一點,國務院主要是先念同志在管。‘文化大革命’以來,他從來沒有泄過氣,一直工作。大字報反對他,打倒他,他還工作?!敝芸偫淼脑u價是很中肯的。
朱玉:“文化大革命”后期,毛主席同毛遠新談未來領導班子的問題。毛遠新提到了李先念,毛主席說“軟一點,好人”,未將李先念列入其中。毛主席這里所說的“軟一點”,主要是指李先念沒有野心,在黨內斗爭中比較謹慎,不那么風風火火,沖鋒陷陣。這是有歷史原因的。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干部大都有這個特點,包括徐帥、李先念,長期以來背著張國燾路線的政治包袱,壓了多少年。在這種背景下,不管是誰,在政治上都會慎之又慎,不可能鋒芒畢露。另外,他長期在周總理直接領導下工作,對周總理非常尊重,包括“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斗爭,他都是按周總理的指示、招呼辦的。
當然,這與他待人寬厚的性格也有關系。李先念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從來不整人。他絕不干那種為了保自己、保職務,不惜落井下石的事。對犯了錯誤的干部,指出錯誤和缺點,一旦錯誤改正了,工作做好了,該怎么用還是怎么用。這一點挺感人的。這也有歷史原因。他在鄂豫皖根據地時,張國燾機械搬用蘇聯肅反的經驗,清洗內部,大開殺戒,一大批軍隊和地方上的骨干力量被害,其中就包括李先念一向非常敬重的一些領導同志和二哥。這對他教訓太深刻了,影響了他一輩子。
高敬增(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1988年,李先念對陳再道說,是不是都倒了就好?如果都倒了,誰還來堅持工作,誰還來保護干部?確實有這個問題。“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李先念在上面保的人不少。九一三事件以后,有了解放一些老干部的氣候,他多次批示,提出解除對姚依林、呂東、陳國棟、谷牧等百余名中央和地方高級干部的審查,竭力使他們早日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對一批一時還不能解放的高級干部,李先念通過讓治病、解除監(jiān)禁等方式,使他們恢復自由,和家人團聚。
二十六年的國務院副總理
高敬增:李先念出身貧寒,只念過3年私塾。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一直從事軍事工作。但是,從1954年開始,李先念調到中央工作,擔任分管財經工作的副總理長達26年。李先念是不是勝任,究竟干得怎么樣?不少人對此是有疑慮的。
其實,當時李先念自己也反復重申:我是打仗出身的,搞經濟沒有把握,不能勝任。但開始工作以后,李先念卻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交出合格答卷,得到各方稱贊。
1960年,毛主席在會見古巴銀行行長切#8226;格瓦拉時說:“建國之初我們非常缺乏經濟方面管理人才,于是,我們只好抓個大兵來管錢。事實證明,我們這樣的做法也沒有什么不好的。我們的李先念同志就把中國的人民幣和其他各種錢財管理得非常好!”格瓦拉聽后備受鼓舞。后來,毛主席還把李先念和李富春、薄一波、譚震林稱為管理國家經濟的“四大名旦”。
陳云認為,李先念“是將軍管理經濟,但他能很快精通當時的經濟工作,這是十分難得的”。陳云一生很少評價人,這是一個難得的很高評價。
薄一波對李先念評價也很高,他晚年回憶:開始我真有點為他擔心。后來他領導得挺好,成為我們黨和國家重要的經濟領導人,而且成為一個專家。
朱玉:李先念非常善于學習。他說:“我是一窮二白,一無所有,什么工作方法,指揮水平,領導藝術,都是學來的。”對此,薄一波回憶說:李先念“為了黨和人民的需要,他勤思苦學,努力向其他同志學習。他經常向陳云同志請教,也時常和我交換意見?!崩钕饶钌岸啻螌e人講:“自己軍事上是從徐向前同志那里學來的,經濟上陳云同志是我的老師,外交上是周總理直接指導的,毛澤東是我一輩子的導師?!毙轮袊闪⒅?,李先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更加注意學習,在湖北時,哪里出了什么新書名著,都找來看。
他注意發(fā)揮專家的作用,向他們學習。當文件中有問題不懂的時候,他絕不亂批,而是請專家過來講解,力求弄懂每件事情。他與各省領導人經常往來,了解一些情況,向他們請教。他也經常找各個部委了解情況。
黃達:李先念作批示,提一些意見,都不是隨便說的,而是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調查研究提出的。財貿方面遇到的重要問題和情況,他及時向周總理、陳云匯報、請示,甚至一天到周總理那里去兩三次,并定期向毛主席、周總理寫出工作簡報。對下面的人提的意見,他也充分聽取。財貿部門的干部回憶:在李先念面前什么都能講,順耳不順耳的,他都能聽。他還常常啟發(fā)引導大家發(fā)表不同意見,甚至爭論,經過比較分析,他才拍板。比如說:三年困難時期,商品漲價不漲價,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說要漲價,漲180%;一種說不漲價,維持現行價格。后來他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最后提出平價供應城鄉(xiāng)居民生活必需的18類商品,除此以外,實施某些商品高價出售的政策。
從1954年起,李先念兼任國務院第五辦公室(后改稱財貿辦公室)主任,他善于發(fā)揮各位副主任和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使五辦保持了相當高的工作效率。李先念一方面向葉季壯、曾山、程子華、姚依林、牛佩琮、段云幾位副主任學習管理財經的知識,另一方面讓他們多負責任。比如,商業(yè)、供銷合作社文件由曾山審批,糧食、外貿文件由葉季壯審批;財政、銀行文件則由段云審核以后由他本人審批。國務院五辦下設了幾個組,人員也很精干,工作積極性很高,總共81個人,下面風趣地說五辦有“八十一萬人馬”。
高敬增:李先念很能吃苦,工作忘我投入,認真、細致、踏實。對此,在他身邊工作過的秘書都有切身體會。我統計了一下從1961年6月起到1965年底他批示的文件,發(fā)現他平均一年要親自批近2000件,圈閱的文件未計算在內。他每次批示都很仔細,事情該怎么辦,該請示誰,寫得很清楚。沒有參加傳記組工作之前,我真是想象不到。
顧全大局,忍辱負重,
不計較個人得失和職務高低
高敬增:李先念一生始終堅持黨性原則,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和職務高低,沒有權力野心。
1938年11月,李先念從新疆回到延安后,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找李先念談話,讓他到八路軍一二九師當營長。從軍政治委員降到營長,這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但李先念回答:“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焙髞砻飨懒诉@件事,覺得太不公平,找他談話,安排他到新四軍四支隊高敬亭部當參謀長。
1943年冬,中央特派鄭位三以華中局代表的身份抵達鄂豫邊區(qū),負責全面領導工作。鄭位三是李先念鄂豫皖蘇區(qū)時的老上級,李先念(時任鄂豫邊區(qū)黨委書記,兼任新四軍五師師長和政委)非常歡迎。但鄭位三實質上是帶著中央對鄂豫邊區(qū)和新四軍第五師的某些誤解而來的。中央兩次電令鄭位三為鄂豫邊區(qū)黨委書記兼五師政委,并準備加派劉曉(時任華中局城工部部長)到五師。可以說,中央是準備整肅、改造五師的。鄭位三經過深入了解情況,沒有發(fā)現五師存在重大問題。所謂五師機要科有“奸細打入”之說,純屬子虛烏有。所以,他沒有對五師領導班子動“大手術”,這是難能可貴的。鄭位三到鄂豫邊區(qū)后,提出“以鞏固為主”的戰(zhàn)略方針,這和李先念、陳少敏、任質斌等大部分邊區(qū)領導干部“以發(fā)展為主”的戰(zhàn)略思想相矛盾。在這種困難情況下,李先念照常工作,千方百計搞好團結,打開根據地局面。1944年10月,中央任命李先念為鄂豫皖湘贛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翌年又任命他為中原軍區(qū)司令員,這件事才告一段落。
1946年,李先念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率領部隊殺出國民黨30萬大軍的包圍,勝利拉開了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序幕。但因為這次戰(zhàn)役,再加上西路軍兵敗河西,李先念背上了常敗將軍的惡名。西路軍先后殲敵2.5萬人,有力地策動了河東紅軍和友軍的戰(zhàn)略行動,最后因寡不敵眾、疲兵屢戰(zhàn)、彈盡糧絕而失敗。中原突圍更是李先念顧全大局、忠實執(zhí)行中央指示的范例。后來,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期間,找李先念單獨談話。他說:有人告了你的狀,但不要怕,還要干!當時就是準備犧牲你們的,你們有幾個人能活著回來,就是勝利!
黃達:1955年,在軍銜問題上,李先念原本已被列入大將名單,后來中央決定已離開軍隊到地方工作的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不授軍銜。毛主席為此找他個別談話,他毫不遲疑地回答:“我什么銜都不要,在你領導下,當一名上士班長,有工作干就行了?!?/p>
1956年黨的八大期間,會上公布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候選人名單。李先念事前并不知道,他看到名單中有他,而沒有徐向前、葉劍英、王稼祥等人,感到十分不安,當晚即給中央寫信,“真心請求把我的名字刪掉”。后來中央沒有接受他的意見,他仍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另外,李先念在用人上始終堅持五湖四海,從不拉幫結派。他反復強調:“共產黨是馬列主義的黨,不是幫派、小團體,不應該有‘山頭’與地區(qū)之分,也不能以個人關系分親疏。提拔干部只能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前提,決不允許搞歪門邪道”。例如:1945年10月,王震、王首道率領的八路軍南下支隊,王樹聲、戴季英所率領的八路軍河南軍區(qū)部隊以及冀魯豫軍區(qū)第八團,與李先念率領的新四軍第五師會合,組建中原軍區(qū)。李先念任司令員。他在配備軍區(qū)干部時,把絕大多數正職讓給了外來干部,五師好多干部當副手。
朱玉:李先念是紅四方面軍在中央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代表。紅四方面軍的一些高級將領對他在西路軍問題上長期不說話,是有怨氣的。但是,在西路軍問題上他要顧全大局啊!更何況他當時不在西路軍總指揮部,有些電文也看不到,雖然也有疑問,但時機不成熟,只能忍。徐帥更是這樣。徐帥說,那么多人犧牲了,我們還活著,想起他們來就難過。歷史真相誰也改變不了,總有一天會搞清楚的。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后,撥亂反正,大規(guī)模平反冤假錯案,徐帥、李先念才把西路軍問題正式提了出來,在鄧小平、陳云的關懷下,中央妥善予以解決。
與歷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
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朱玉:李先念與歷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關系,是社會上議論很多,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在長期共事中,他們形成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但也有個別人對李先念有偏見,甚至有點敵視,在海外出書罵李先念,說他誰勢力大就投靠誰,那純粹是顛倒黑白,搞人身攻擊。
李先念曾經說過:“毛主席是我這輩子的導師。”他對毛主席非常尊重,感情是很深的。而毛主席對他也很看重,同樣很有感情。“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對李先念不是要真心打倒的,幾次出面保他。比如:1967年,李先念被誣為“大叛徒頭子”,這可能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處境最危險的時候。在關鍵時刻,毛主席以特殊的方式保護了李先念。他請李先念去看戲,特意把李先念叫到身邊坐下,并風趣地說:大叛徒頭子來了,今天我要和大叛徒坐在一起看戲。李先念曾回憶說:“有一天,毛主席打電話要我陪他看戲,在人民大會堂三樓看《沙家浜》。看完戲后,毛主席對身邊的人講,你們?yōu)槭裁匆虻估钕饶钅?還說他是叛徒。李先念的歷史,我是完全清楚的,他哪一段時間在哪里干什么工作我都知道。站在旁邊的江青等幾個人都不敢做聲。就這幾句話,我就給解放出來了?!?/p>
毛主席為什么看重李先念?這與李先念早年給毛主席留下的深刻印象有關。
1935年6月,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18日,李先念第一次見到張聞天、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對李先念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一是李先念當時作為三十軍政委,只有26歲,生氣勃勃;二是他介紹了沿嘉陵江兩岸作戰(zhàn)和向甘南發(fā)展的戰(zhàn)略設想,這是和徐向前一起議論過的,符合毛澤東北上的想法,毛澤東不斷點頭。
1937年,李先念率領西路軍余部,經歷千難萬苦到達新疆,后來又沒有要求去蘇聯,堅持回到陜北。毛澤東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說李先念是“將軍不下馬”?!拔幕蟾锩敝屑t四方面軍出身的一些高級將領被關了起來,有人要追究西路軍問題。毛主席心里有數,指示不要追究。
1938年初,毛主席為了聽取李先念對紅四方面軍歷史的看法,單獨召見李先念,向他詳細詢問有關情況,其中談到紅四方面軍撤出鄂豫皖的問題。李先念說,依我看不撤出也不行,是被敵人逼著撤的,是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和中央分局的同志集體決定的。鄂豫皖離蔣介石的大本營南京那么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而且,那時政策也有問題,不講休養(yǎng)生息,田地沒有人種,地里的樹長得有指頭般粗,想找個南瓜吃都很困難。當時,已經批判張國燾路線,好多同志把退出鄂豫皖的責任安到張國燾頭上。但李先念沒有跟風,講了實話。這使毛澤東進一步了解了李先念,知道他不僅是員能征善戰(zhàn)的虎將,而且是個有獨立見解、敢講真話的同志,具有工農干部的鮮明階級本色。這也正是毛澤東最欣賞的。
1938年11月李先念曾被安排到八路軍一二九師當營長,這件事前面已談到,毛澤東對他堅決服從黨組織安排的黨性原則非常欣賞。
我覺得,像毛澤東這樣抓大事的人,有這么幾件事留在腦海里,對李先念的基本看法就成形了。
另外,毛澤東看重李先念,是把他作為四方面軍的代表看待的。毛澤東用人,一向是五湖四海,各方面代表人物都要有。毛澤東最重視軍隊,而四方面軍出身的高級干部最多,毛澤東老說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干部加起來都沒有四方面軍的多。四方面軍這么多的高級干部,在中央高層必須有代表人物,這樣底下干部工作才比較踏實。實際上,徐向前是四方面軍在軍界的代表,李先念是在政界的代表。李先念曾說過,我為什么不倒?毛主席把我作為四方面軍的代表。
高敬增:李先念和華國鋒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這是從華國鋒調到中央工作以后,他們長期共事形成的關系。
1975年,華國鋒先后任國務院代總理、中央中央第一副主席。李先念心里是高興的,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說,要幫助華國鋒。華國鋒也多次到李先念家中看望,在“四人幫”折騰最厲害的時候,挽留李先念不要到外地休養(yǎng),建議留在北京幫助他。
粉碎“四人幫”以后,歷史把葉劍英和李先念兩位革命元老,推到了協助華國鋒掌握全局的位置上。華國鋒在軍隊工作方面,倚重葉劍英;在政府工作方面,倚重李先念。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維護毛澤東的旗幟和華國鋒的領導地位,是穩(wěn)定全國政局的支撐點。所以,李先念在一些會議的講話和與外賓的談話中,都充分肯定毛澤東的偉大歷史功績,強調要在以華國鋒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旗幟,深入揭批“四人幫”,“抓綱治國”,團結奮進,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央政治局連續(xù)九次開會,批評華國鋒的錯誤,討論、批準向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人事變動方案。會上,華國鋒提出辭去現任職務。李先念在會議的發(fā)言中,既批評了華國鋒,也作了自我批評,堅持實事求是,與人為善,勇于承擔責任。李先念在發(fā)言中曾專門講粉碎“四人幫”的過程,中心思想是講粉碎“四人幫”是華國鋒首先提出來的。
黃達:無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李先念對鄧小平都是積極支持的。
李先念和鄧小平第一次共事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以后,當時鄧小平是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政委,李先念是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鄧小平后來回憶:就是我一個,先念一個,李達一個,帶著幾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揮部所留在大別山,指揮其他幾個縱隊,實現了戰(zhàn)略任務。這段艱苦與共的戰(zhàn)斗經歷,使得鄧小平對李先念有了比較深的了解。
1973年鄧小平第二次復出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以后,李先念積極支持他恢復、開展工作。1974年5月2日,周總理委托李先念代他審批外交部文件。翌日,李先念將周總理的批語呈送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成員傳閱,并在批辦另一份文件上,提出鄧小平參與接待重要外賓的建議。李先念的建議,經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批準后,以此為例,鄧小平更多地參加接待重要外賓的活動。
1975年鄧小平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工作,大力搞整頓國民經濟。李先念是積極支持的。鄧小平第三次被打倒以后,不久李先念實際上也靠邊站了。李先念在向中央寫的“檢討”中,承認執(zhí)行了“鄧小平的錯誤路線”。
粉碎“四人幫”以后,李先念積極支持鄧小平第三次復出。據吳德回憶,在李先念提議下,李先念、陳錫聯和他去西山看望了鄧小平。李先念講:“我們還要請您出來工作。”鄧小平風趣地說:“出來干什么?”李先念說:“起碼官復原職?!?/p>
1977年4月,鄧小平針對“兩個凡是”,明確提出要準確地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李先念予以贊同和支持。
改革開放新時期,李先念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值得特別提到的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塊“試驗田”——蛇口工業(yè)區(qū),正是李先念批準創(chuàng)辦的,并得到鄧小平的堅決支持。
高敬增:李先念和歷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關系都處得比較好,之所以如此,他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有一套嚴格的請示報告制度,組織上絕不越權,應該是原因之一。重要的經濟工作,他向周總理、陳云請示;全國性的重大經濟問題,他也經常報送毛主席和黨中央。所有的文件出臺,都要經過國務院財貿辦公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書記處會議等集體研究決定。該請示誰就請示誰,即使是“四人幫”在臺上的時候,該送的文件一樣送。華國鋒擔任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代總理以后,他沒有因為資格老,華國鋒是新上來的而擺架子,重要事情都向華國鋒匯報、請示。
處理黨內矛盾時,既堅持原則,
又注意方式、方法
黃達:處理黨內矛盾,是每個共產黨員都會遇到而又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李先念在處理黨內矛盾時,既堅持政治原則,同時又很講究方式、方法,善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嚴格要求自己,敢于承擔責任。
高敬增:李先念很尊重毛主席,但他不是盲目緊跟。和毛主席認識不一致時,他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但不是硬頂,而是很注意提意見的方式,讓毛主席接受。比如:197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干事給毛主席寫信,建議實行按自然條件好壞程度和勞動生產率高低的情況,采取不同種類的糧棉等農產品收購價格,以消除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不平衡。這個建議引起毛主席注意,批給李先念主持辦理。李先念不贊同這個意見,但他沒有直接反駁。他和華國鋒、陳永貴兩次召開國務院會議討論貫徹毛主席批示,在給毛主席的會議報告中承認過去對縮小貧富隊之間差距的工作抓得不緊,提出縮小貧富隊差距的幾條辦法,最后說明已組織三個調查組到河北、山西進行調查研究。寫成的調查報告以大量的事實表明,那位干事的建議根本無法實現。最終通過會議報告和調查報告,毛主席了解到實際情況,未再堅持要搞試點的意見。
黃達:“文化大革命”中,李先念同林彪、“四人幫”一伙是堅決斗爭的,但是很講究方式、方法。1974年8月20日,李先念到長沙向毛主席匯報工作。在談話中,毛主席支持和鼓勵李先念同江青一伙作斗爭。他說:鄧小平是鋼鐵公司,江青是貿易公司,“你要開半個鋼鐵公司”。李先念說:“我現在對(江青)是當面答應,背后沒做。”毛澤東說:“打太極拳?!崩钕饶钫f的話使在場的人感到吃驚,認為犯了“大忌”,傳到“四人幫”耳朵里就壞了。我們從這番談話中可以看出,李先念對付“四人幫”的辦法不是硬頂,而是打“太極拳”。當時毛主席是基本肯定“文化大革命”的,認為“四人幫”是搞小宗派,并非真批。李先念真要對“四人幫”硬頂,有可能把周總理也牽連進去。李先念這種做法是顧全大局的。
朱玉:在處理黨內矛盾的時候,李先念總是比較實事求是,從來不過頭地批評人,更不上綱上線。自己犯了錯誤,勇于自我批評,不是在那硬頂著,有錯不認賬。這是很不容易的,在那個年代,我們黨有一些高級干部是相當“左”的,批別人的時候厲害得很,根本不留余地。
1953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財經會議,集中批評了新稅制和薄一波。高崗、饒漱石借機發(fā)難,大搞“批薄射劉(少奇)”,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李先念也批評了薄一波提出的新稅制的缺點和錯誤,但是調子不高。高、饒問題被揭發(fā)以后,毛主席讓大家到薄一波那里做自我批評。李先念帶頭去了,誠懇檢討,這一下子兩人關系就緩和了。薄一波在在晚年回憶中還特別提到最早一個到自己家里來作自我批評的是李先念。
1975年底,毛主席發(fā)起“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李先念不能不表態(tài),對鄧小平進行批評,但他都是根據毛主席幾次談話內容講的,沒有超出這個范圍。
1980年,中央政治局連續(xù)九次開會,批評華國鋒的錯誤。李先念在發(fā)言中,批評了華國鋒。但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為了劃清界限站出來猛批,他還是比較實事求是的。
另外,對曾反對過他的干部,他并不記恨,還能很愉快地共事。比如曾擔任過國務院五辦副主任的一位領導同志,在1959年廬山會議后“反右傾”時把李先念批得很重。但后來李先念并不介意,和該同志的關系處理得很好,工作該怎么干還是怎么干。
(汪文慶#8195;文世芳#819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