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丁#8226;雅克(Martin Jacques)去年6月出版新書《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之時》(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副題是《中央王國的崛起與西方世界的終結》(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這本書甫一推出,即在西方世界激起強烈反響。中文版日前也已面世,國內學界同樣給予極大的關注。這本書洋洋灑灑,內容豐富,論述中國崛起將改變世界,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及公共生活帶來重大變化。
過去一些年里,西方的一些政治經(jīng)濟學者也提出過許多有影響的“大思想”。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劇變,東西方意識形態(tài)對立局面宣告結束,美國學者弗朗西斯#8226;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在東西方對抗中,西方已經(jīng)取得勝利,世界歷史將終結于西方民主和資本主義。隨后,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論”,認為繼東西方意識形態(tài)對抗之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抗將主導世界的發(fā)展——主要是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之間的斗爭。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成為“中國崩潰論”的重要理論依據(jù),許多西方人士曾一度深信,中國作為一個由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很快會和蘇聯(lián)一樣崩潰瓦解。
如果排除那些思想極度偏狹的人,今天的世界上幾乎沒有人相信“中國崩潰論”。但“文明沖突論”仍然很有影響力,許多人甚至認為,過去一些年來的反恐戰(zhàn)爭印證了這一理論。亨廷頓在闡述他的“文明沖突論”時,雖然用了更多的篇幅討論伊斯蘭文明,但實際上也為“中國威脅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征,現(xiàn)在許多西方人士認為,中國今后會成為世界上一個新的強權國家,如同過去的英國和今天的美國。馬丁#8226;雅克的書之所以引人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涉的主題決定的。
亨廷頓用“文明”這個概念來劃分當今世界,不僅在政治上有害,而且在學術上也是錯誤的。法國學者布羅代爾在《世界文明史綱》一書中曾明確指出,無論在英文還是在法文里,“文明”這個詞用的都是復數(shù)的形式。文明是固定了的文化,文化是尚未固定的、流動著的文明,一切文明都是人類共有的成果。馬丁#8226;雅克這本書長篇大論中國文化,沒有再用“中國文明”這樣的概念,但在主題思想上與亨廷頓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馬丁#8226;雅克這本書是用文化闡述歷史,所選擇的歷史起點是西方對世界的統(tǒng)治,結論是中國將取代西方統(tǒng)治世界,從而開啟一個中西方文化沖突的時代。這本書用了大量的歷史事實,批判了“西方中心論”,這本身沒有什么不妥之處,也并不是新知識,但半截真理比簡單的謬誤更加有害,馬丁#8226;雅克的書在批判“西方中心論”的同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統(tǒng)治論”,這實際上是一個變種的“中國威脅論”。這本書提醒我們,西方輿論界正在心情復雜地觀察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