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該技術(shù)的要點是秋伏整地,深松耙茬,適時早播,精量點播,適當降密,苗帶除草。品種采用以稈強,主莖結(jié)莢的品種為主。
關(guān)鍵詞: 大豆機械化行間覆膜栽培技術(shù)
大豆機械化行間覆膜栽培技術(shù)是針對黑龍江省春旱、低溫氣候特點所采取的以地膜為載體,以機械化覆膜為核心,良種良法配套,農(nóng)藝農(nóng)機相結(jié)合的一種新栽培模式。其突出特點是:具有抗旱、增溫、保墑、提質(zhì)、增產(chǎn)、增效、集雨以及防終霜凍害的作用,是北方寒地旱作物農(nóng)業(yè)的又一項創(chuàng)新性綜合栽培新技術(shù)。
1整地在土壤水分適宜時進行伏秋整地,嚴禁濕整地。要求對麥茬等沒有深松基礎(chǔ)的實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礎(chǔ)的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要求整后耕層土壤細碎疏松,地面平整;達到播種狀態(tài)。
2播種
①品種選擇。首先要根據(jù)當?shù)胤e溫或無霜期,選用適宜的熟期類型的品種,保證品種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又不浪費有效光熱資源。
大豆行間覆膜選用品種時,千萬要注意不能選用成熟期晚的品種,因為覆膜并不能使大豆品種提早成熟,可選用當?shù)刂惺炱贩N作為行間覆膜選用的品種。另外大豆行間覆膜要選用主莖發(fā)達、中短分枝、莖稈直立、單株生產(chǎn)力高、稈強抗倒伏的品種。目前,黑龍江省東部地區(qū),可選擇黑農(nóng)41、黑農(nóng)43、墾豐九、綏農(nóng)14等品種;西部地區(qū)可選擇墾鑒豆 25、墾鑒豆26、墾鑒豆27、黑河27等品種。
②地膜選擇。大豆行間覆膜,膜選用厚度為0.01毫米,選寬度為60~70厘米的地膜,應(yīng)盡量選擇拉力較強的膜,以便于機械起膜作業(yè)。大豆平作行間覆膜要改變以前膜的寬度為80厘米為60厘米,這樣能使田間分布更為均勻,有利提高產(chǎn)量。
③種子處理。由于機械精播對種子要求嚴格,所以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機械精選。種子質(zhì)量標準,要求純度大于99%,凈度大于98%,發(fā)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勻一致。
精選后的種子要進行包衣,在根腐病發(fā)生嚴重,土壤pH在5.5~6.5的土壤選用配方如下:
每100千克大豆種子用2.5%適樂時15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克);或每100千克大豆種子用35%多克福1 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克);或每100千克大豆種子用2%菌克毒克1 000~1 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
在pH大于6.5的土壤選用配方如下:
每100千克大豆種子用2%菌克毒克1 000~1 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或每100千克大豆種子用35%多克福1.5升+益微100~150毫升(克)。
④播種期。確定播期的原則是:當5厘米耕層5天穩(wěn)定通過5℃或略早時開始覆膜播種。一般的適宜播期,黑龍江省東部地區(qū)為4月20日至5月1日,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為4月28日至5月 5日。
⑤播種方法。播種采用機械播種。大豆子播行間覆膜播種機可選用黑龍江省白樺耕作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2BM—4型四膜八行平播覆膜播種機;黑龍江省大西江農(nóng)場生產(chǎn)的2MBJ— 8型四膜八行或2MBJ—l0型五膜十行平播覆膜播種機??梢淮瓮瓿墒┓?、覆膜、播種、鎮(zhèn)壓等作業(yè)。苗帶間距為65厘米。膜外精量點播,種子距膜3~5厘米。
大豆大壟壟上行間覆膜選用黑龍江省白樺耕作機械有限公司的2BM—3型行間覆膜通用耕播機,壟上膜外單苗帶氣吸精量點播,一次可播3壟6行,行距65厘米,一次完成施肥、覆膜、播種、鎮(zhèn)壓等作業(yè)。
⑦播種標準。要求播量準確,正負誤差不超過1%。行要直,百米偏差不超過15厘米。播到頭,播到邊。種子距膜 3~5厘米。
3種植密度一般情況,同一大豆品種,在肥水條件較好時,植株生育繁茂,密度宜小些;相反,肥水條件差時,密度宜大些。三要因種植方式而異。大豆行間覆膜栽培方式每公頃保苗應(yīng)在24萬~26萬株。注意不能過密;防止營養(yǎng)生長過旺徒長,田間郁閉,捂花捂莢,造成倒伏。
4施肥
①施肥量。由于地膜覆蓋后有增加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因此可適當減少種肥量,增加葉面肥次數(shù)。在沒有進行平衡施肥的地塊,具體施用量和比例應(yīng)視土壤肥力而定,一般667米2施氮、磷、鉀純量8~10千克,氮;磷:鉀的比例,黑土地為1:1.5;0.6;白漿土地為1:1. 2:0.6。肥料商品量每公頃尿素為50千克,磷酸二銨為150千克,鉀肥100,千克。氮磷肥充足條件下應(yīng)注意增加鉀肥的用量。
②施肥方法。采用分層側(cè)深施肥。肥在種側(cè)膜內(nèi)或膜邊5厘米左右,U3肥施于種側(cè)膜下5~7厘米深處,2/3的肥施于種側(cè)膜下10~12厘米深處。
③葉面追肥。在大豆花期進行葉面追肥。葉面肥第一次施肥在大豆盛花期,第二次施肥在開花初期與結(jié)莢初期,可用尿素加磷酸二氫鉀,用量為每公頃尿素5~10千克加磷酸二氫鉀2.5~4.5千克。
5田間管理
①化學(xué)滅草。滅草方式以土壤處理為主,莖葉處理為輔。
選擇大豆除草劑首先要選擇殺草譜寬,持效期適中(1.5~3個月),不影響后茬作物,以土壤處理為主,苗后莖葉處理為輔,盡量采用秋施和春季苗前施藥和混土施藥法。
苗前施藥比苗后施藥藥效穩(wěn)定,成本略低、產(chǎn)量高效益好,秋施藥又比春季苗前施藥效果穩(wěn)定、產(chǎn)量高。苗后施藥一般比苗前施藥667米2成本高l~2元。
大豆田苗前安全性好的除草劑有速收、廣滅靈、金都爾、都爾、普樂寶、樂豐寶、闊草清、寶收、普施特。
土壤處理和莖葉處理應(yīng)根據(jù)雜草的種類和當時的土壤條件選擇施藥品種和施藥量。莖葉處理可采用苗帶噴霧器,進行苗帶施藥,藥量要減1/3。噴液量土壤處理每公頃150~200升,莖葉處理噴液量每公頃150升。要達到霧化良好,噴灑均勻,噴量誤差小于5%。苗后除草劑施藥時藥液中加入噴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噴霧助劑藥笑寶、信得寶或快得7,具有增效作用,可減少30%~50%除草劑用藥量,且對作物安全。
②中耕管理。在大豆生育期內(nèi)機械中耕3遍。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期進行,中耕深度以15—18厘米為好,或于壟溝深松18~20厘米,使壟溝和壟幫有較厚的活土層。第二遍中耕在大豆2片復(fù)葉時進行,深度以8~12厘米為宜,這次中耕可以高速作業(yè),以提高擁土擠壓苗間草的效果。第三遍中耕深度仍以8~12厘米為好,要注意保持土壤清潔層,防止傷根或培成小壟,以利機械收割。三次中耕的深度變化,一般是深一淺一淺。
③病蟲害防治。目前大豆生產(chǎn)中主要是防治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灰斑病等病蟲害。
蚜蟲和薊馬的防治:百株蚜量達到1 000頭;薊馬每株 20頭以上或頂葉皺縮,且近期五大雨,溫度適宜,用樂果乳油進行防治。
灰斑病的防治:7月末~8月初,降雨較多,當大豆 30%出現(xiàn)灰斑時,每公頃用70%甲基托布津1.125千克或 5.0%多菌靈1.5千克進行防治。
大豆食心蟲的防治:要在測報基礎(chǔ)上,成蟲盛發(fā)期每公頃用2.5%敵殺死0.3~0.375升或2.5%功夫乳油0.3升或 30%桃小靈乳油0.45升等菊酯類殺蟲劑噴霧防治。
6殘膜回收大豆行間覆膜技術(shù)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它便于殘膜回收,避免白色污染。最好在大豆封壟前也就是7月初進行,將殘膜全部清理、回收。最好使用起膜中耕機進行殘膜回收,邊起膜邊中耕,防止后期雜草生長并接納雨水。
7收獲收獲時,可采用分段收獲和聯(lián)合收獲,當田間植株70%以上落葉,植株變黃時,進行機械或人工割曬。
當大豆葉片全部脫落,莖干草枯,子粒歸圓呈本品種色澤,含水量低于18%時,用帶有撓性割臺的聯(lián)合收獲機進行機械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