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象豐富、大膽,有時又超乎尋常?!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不是課程的受體,而是課程的主體。要重視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而創(chuàng)造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力,是孩子純真心靈的表露,是孩子展翅高飛的羽翼,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就是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生命。畫畫是孩子可以任意發(fā)揮想象的表現方式,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如何做好孩子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呢?
一、體驗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想象的意識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孩子每天所處的、所接觸的,由于孩子喜歡介入環(huán)境,體驗自身的行為,教師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時,就要注重環(huán)境設計過程的指導,充分發(fā)揮幼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參與環(huán)境的過程中,勇于想象、不斷鍛煉、增長才干。
案例一:
走進春天
春天快來了,老師為了讓孩子體驗春天的到來,精心布置了教室,畫了很多有關春天主題的壁畫,找來了各種材料擬畫春天的景色,以使孩子們一走進教室就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案例二:
走進春天
老師帶著孩子看了學校校園的景色,讓孩子撿了一些樹葉和花瓣,觀察了花兒、樹芽……拍了一些春天的照片,回到教室后,老師給孩子提供了一些有關春天的信息材料,引導孩子用這些材料布置春天的教室。
案例一 案例二
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案例一,教師的辛苦讓孩子體驗到了春天的氣息,但扼殺了孩子的想象。案例二,放手讓孩子參與,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發(fā)幼兒內在的想象力,讓幼兒直接得到一種情感體驗和知識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二、注重鼓勵,增加幼兒想象的自信
教師應當是幼兒的朋友,用一顆童心與孩子相互溝通,“蹲下來”觀察孩子,理解孩子的行為,正確評價并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進步,及時加以鼓勵,保護和增強他們想象的自信。孩子畫畫的過程實際上反映了其獨特的感受和想象,孩子的畫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孩子想象力的神奇與美妙。
案例:
畫太陽
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布置了畫太陽的作業(yè),天上的太陽是孩子都見過的,于是,孩子們紛紛拿起畫筆興致勃勃地展開想象開始作畫,大多數孩子都畫了紅紅太陽的笑吟吟的臉,但有一位孩子卻涂了一個黑黑的色塊。老師走到他的身邊問:孩子,你的太陽為什么是黑色的啊?孩子說:因為我畫的是夜晚的太陽啊。原來黑黑的色塊卻蘊含著獨特的想象,老師讓這位孩子向全班同學講述了這張畫的故事。
教師的鼓勵、表揚使孩子們在畫畫時能夠非常有信心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大膽地想象,敢想敢畫,反之,孩子就會對自己的想象力產生懷疑,只是隨大流,別人怎么畫自己也怎么畫,想象力得不到發(fā)展,自信心也蕩然
無存。
三、開展游戲,創(chuàng)設幼兒想象的時空
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自身機制的體驗,能給幼兒帶來快樂的想象。在美術活動中,根據不同的繪畫內容,穿插游戲,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支配下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案例一
繪畫活動:吹泡泡。孩子們吵吵鬧鬧,玩吹泡泡,這是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化的游戲,游戲結束后,老師提供孩子們大點的紙張、彩筆,引導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最后,孩子們在紙上畫滿了各種五彩的泡泡,并互相講述著“泡泡”的故事,沉浸在涂鴉的想象之中,得到了情感的滿足。
案例二
拼貼《小白兔》,老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孩子們猜想畫什么,有的孩子猜畫小雞,有的孩子猜畫蘋果,有的猜畫皮球、汽球……這時老師可以通過兒歌、圖片,把孩子們引入小兔子的生活中。在整個猜畫的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形象不斷積累,不斷展開聯想,情緒也達到高潮。然后給孩子們提供小兔子的頭、身體、尾巴、眼睛、嘴巴等小圖片,讓孩子們在玩中興趣盎然地完成小白兔的拼貼畫。
幼兒有著豐富多彩、求新求異的個性潛能,教師要像火源一樣,點亮每個孩子獨特的生命之火,讓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