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教學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學生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積極的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消除消極情感因素的影響,達到以情促學、以情促教的目的。
關(guān)鍵詞: 情感因素 英語教學 作用
知識技能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達到理想的目標,不僅需要學生的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積極地參與活動,而且需要興趣、動機、情緒、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這兩方面的因素,對獲取學習的成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筆者現(xiàn)就其中的情感傾向?qū)χ袑W英語教學的影響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對英語教學的正負作用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列寧語)此話充分地說明了情感傾向在人對真理追求中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情感傾向雖不起直接作用,但其間接影響卻十分明顯??鬃泳蛯W習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知學、好學、樂學,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其中最高層次的學習情感,只有進入到“樂學”這一層次,才能使人在學習上做到自強不息。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常碰到剛進高中時英語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但通過“三補”(補基礎(chǔ)、補信心、補方法)等措施,學生成績開始上升,加上老師的鼓勵、表揚、幫助,于是學生信心倍增,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一年左右的時間后,這些學生都已進入優(yōu)秀生的行列。也有一些學生,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甚至聽不進老師的善意批評,與大家背道而馳,漸漸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
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學生有了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情感,就會增加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求新的知識,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成功的體驗會萌發(fā)興趣,增強信心,大大增強認知效果。相反,焦慮、憂慮、挫折感、失敗感等消極情緒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處于心理抑制狀態(tài),導致其英語越學越差,以致一敗涂地。
中學英語教學中有一種傾向,教師一般視傳授基礎(chǔ)知識、訓練學生解題技能、幫助學生通過高考為己任,而對情感傾向在教學中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對英語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常采用多聽、多說、多讀、多練等強化訓練的方式,或批評懲罰等消極的手段,而較少考慮情感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筆者認為,情感傾向是高中基礎(ch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學習上有成就感,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對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隊”的學生,從老師、同學那里獲得的消極情感反饋多,對學習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而抑制反過來會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影響,妨礙自己的起步,以致惡性循環(huán),于是兩極分化日趨明顯。
正處于黃金時代的中學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可塑性極大。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務必重視情感傾向的作用,正確利用情感傾向,以促進英語教學。
二、控制學生的情緒,激發(fā)積極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極情感
英語教學要取得成功,就要對學生的情緒給予科學的控制,要把情緒信息和情緒反饋、積極情緒的產(chǎn)生和消極情緒的抑制都納入精心設(shè)計的控制之中。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強化為學習動機,而且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學生若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造能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條件、氛圍和環(huán)境。
1.明確學習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對學英語的動機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只把英語課看作是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于復雜的單詞、語法和閱讀感到枯燥乏味,障礙重重。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除了正面闡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嘗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會話、在學習中多組織一些英語游戲等。在上好英語課的同時,教師要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讀比賽、學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短劇等,以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2.營造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guān)系,同時還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過程。師生關(guān)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產(chǎn)生了恐懼感,那么對他教的課也不會產(chǎn)生興趣,甚至會因人廢事,討厭這門課。反之,為學生所喜歡的教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一種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一種充滿安全感的學習氛圍。
3.變換教學形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種美食如反復食用會讓人倒胃口,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xù)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致大腦刺激的單調(diào),使興奮轉(zhuǎn)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易于變化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操練手段,如簡單重復次數(shù)太多,學生的興趣也會銳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jù)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好強等特點和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聽錄音、看錄像等,不斷變換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感悟?qū)W習境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獲得一次次成功體驗的基礎(chǔ)上要注意引導學生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全面走進英語世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追求真理,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境界。在這過程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轉(zhuǎn)化,上升到志趣階段,情感傾向也提升為高級社會情感——情操。這樣,學生具備了適度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飽滿的熱情等重要的學習心理品質(zhì),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追求的“事業(yè)”中去。
(二)抑制受挫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它能極大地激起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并無絕對標準,好的考試成績、正確地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圓滿完成練習等,這些點滴微小的成績均可視為成功。這種成功引起的滿足和興奮可以產(chǎn)生持續(xù)得到滿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體驗又可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會使學生增強信心,逐步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同時也為英語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
1.尊重學生的情感。
學生一般都非常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忌使用訓斥、懲罰等違反心理規(guī)則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
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當正常的人看,重視學生的要求,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其自尊;把學生當未成年人看,不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學生,不把成人的標準強加給學生;把學生當作不完美的人看,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不對學生求全責備,善于發(fā)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隨時看到學生身上的進步,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2.寬容學生的“錯誤”。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內(nèi)化過程,從只懂得母語到掌握英語,需要經(jīng)歷許多階段。學生使用的英語往往是含有錯誤的過渡性語言,國外稱其為中介語(interlanguage)。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錯誤是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而糾錯,特別是當眾糾錯在某種程度上起著一種懲貶性質(zhì)的評價作用,處理不當往往會挫傷學生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錯誤不盡相同,教師一定要區(qū)別不同類型的錯誤,在糾正時,要講究藝術(shù)和策略。有些錯誤可不必糾正,如學生在復述課文時,或?qū)蠋煹奶釂栕鬏^復雜、較長時間的答復時,由于緊張、口誤或馬虎而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尤其不要當即指出而打斷學生的思路,以致加劇其緊張的程度。有些錯誤是不熟練造成的,教師可稍加提示,由學生自己改正,改正后應給予鼓勵。對于那些必須糾正的錯誤,如嚴重語法錯誤、不符合言語表達習慣的錯誤、帶有普遍性的錯誤等,可以采用先表揚表達恰當?shù)牡胤?,后糾正出現(xiàn)的錯誤。萬萬不可諷刺挖苦,避免學生產(chǎn)生受挫、失敗等消極情感。
3.引領(lǐng)評價的導向。
目前,中學英語教學中普遍采用考試作為評價的手段,起絕對考核的作用。而考核結(jié)果又一般不能對英語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考試后,教師常常按總分高低將學生排隊,或是張榜公布,或是向全班宣讀。這樣,只有少數(shù)名列前茅的學生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大部分學生只得品嘗失敗的滋味,尤其是被排在后面的學生大多不會因為公布成績而努力學習,相反,過多的消極情感體驗會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有些學生會自暴自棄。
筆者認為考試成績不宜公開宣布,但可以宣布少數(shù)考得好的學生名單和有進步的學生名單。應為那些考得不好的學生保密,同時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不足,鼓勵并幫助他們迎頭趕上??荚嚭蠼處煈獙W生的橫向比較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學生的成績還要作縱向比較,多讓學生同自己以前的成績相比。這樣學生會看到自己的進步,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追求豁達的人生。
無論是屢獲成功,成為班級的驕子,還是屢屢受挫,成為他人眼中的“另類”,作為學習者,要超脫功利,超越自我,保持豁達的心境。高中學生學習英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增強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國際通用的語言,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shù)和進行國際交往創(chuàng)造條件。從心理學角度看,每個學生都有其個性,不同的認知特征、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期望要求、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創(chuàng)造潛能,鑄造了千差萬別的每一個獨特的學生。我們沒有必要以統(tǒng)一的標準、規(guī)格刻意要求學生。學生可以以我為本、自我選擇、自主發(fā)展,在選擇中提高規(guī)劃人生和自主發(fā)展的能力,確立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追求各自理想完美的人生。
最后引用教育部新頒發(fā)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的一段話結(jié)束本篇:
高中英語課程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fā)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強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