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端,對大學英語教學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改革后的考試主要在考試內(nèi)容、成績報道方式、考務體制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趨于更加合理的方向。教師要將教學與考試相結合,努力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 英語四、六級考試 教學改革 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既是一項以檢查教學工作為目的的考試,又是一項以測量學生語言能力為目標的水平考試。長期以來,人們對四、六級考試的非議不斷,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大。為適應高等教育新的發(fā)展趨勢,滿足新時期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教育部適時對四、六級考試進行了改革。教育者要深刻理解新四、六級考試的具體
變化,以考試改革為契機,努力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使考試對教學的正面導向作用得以真正發(fā)揮。
一、改革前四、六級考試的弊端
1.忽視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能力教育演變成應試教育,迫使教學目標錯位。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人才,而很多院校則以追求英語四、六級高過級率為教學目標,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指導作用。英語測試本應是為教學服務的,卻變成了教學的“指揮棒”。學校和學生為了追求過級率、獲得證書,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備考上,忽視了專業(yè)的學習,誘使課堂教學倒向應試教學。而原有的四、六級考試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考核內(nèi)容不能與教學目標相統(tǒng)一,使得教師和學生忙于采取強化記憶和大量題海的方式應試,即使學生最后拿到了四、六級證書,但除了記住了一些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外,也還是說不出地道的英語,英語水平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
2.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學生被動而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使得大學課堂出現(xiàn)了一種怪現(xiàn)象,即正常安排的英語課上學生拿的不是課本而是各種考級輔導材料;學生普遍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態(tài)度浮躁,認為只要是考過了四、六級就萬事大吉了,自己的英語學習也就完成了。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教師通常專門抽出正常教學時間給學生講解備考方法和分析歷年真題,部分高校還在考前一個月內(nèi)組織全校“模擬考試”,考前一周專門用來強化考試知識等。毫無疑問地講,這些都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3.導致社會權重過高。
隨著考試的社會化和功利化,四、六級考試與學生的畢業(yè)、就業(yè)和進一步深造等都不合理地掛上了鉤。由于過去國家教育部門每年都公布各所高校的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并進行排名,這無形中強化了四、六級的地位,不少高校將四級證書與畢業(yè)證書掛鉤。而且,四、六級證書也成為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首要條件之一。來自社會的壓力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助長了部分學生一味追逐于過四、六級的功利心態(tài),迫使學生不得不在題海中掙扎,卻體會不到英語學習的真正價值和樂趣,學生往往通過考試后就過早地結束了大學英語學習。
4.舞弊違紀現(xiàn)象屢禁不止。
社會的過渡渲染和客觀題的易抄襲性使得不少學生為了取得一紙證書,挺而走險;也讓不少人看準了商機,從中圖利,“泄題”、“代考”、“手機傳送答案”、“高價購買答案”等考試作弊花樣層出不窮,社會丑相也蔚然成風,原本普普通通的能力測試演變成了金錢、道德、法律的征戰(zhàn),大大削弱了素質(zhì)教育的可信度。
二、對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理解
1.考試內(nèi)容的改革。
四級考試改革后,加強了對聽和寫能力的測試。聽力部分由原來的20%提高到了35%,聽力對話部分包括短對話和長對話的聽力理解,聽力短文部分包括選擇題型的短文理解和復合式聽寫,聽力口音也呈現(xiàn)英美多元化;閱讀理解由原來的40%降到了35%,仔細閱讀部分降為25%,增加了快速閱讀部分10%;綜合部分占15%,包括完形填空或改錯和短文回答或翻譯;取消了詞匯與結構部分。
新的四、六級考試加大了對語言輸出能力的考核力度,在測試和教學上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效應,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語言能力。改革前,近85%的題為客觀選擇題,由于受概率效應影響,選擇題并不能準確地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改革后的主觀題比重增加了近一倍,聽、寫、譯等應用能力的考核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而詞匯與結構的取消則有助于避免局限于詞匯層面的教學現(xiàn)象,防止學生將背單詞視為主要學習任務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隨著考試重心的調(diào)整,教學安排也逐步將聽、寫、譯等技能的培養(yǎng)作為重點內(nèi)容,符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教學目標。
2.成績報導方式的改革。
四、六級考試記分制由原來的100分改為了現(xiàn)在的710分計分制,而且不設及格線,成績報道方式從原來的合格證書變成了現(xiàn)在的成績報告單,其中包括單項分和總分,并且由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向?qū)W校提供分數(shù)的解釋。
新的計分體制拉開了分數(shù)的差距,成績單可以清楚地反映各個考生的英語基礎能力,也可以直觀地反映教學和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和學生根據(jù)各項成績的高低進行重點補習,避免盲目應試,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不設及格線的做法是為了避免高校盲目追求通過率的攀比現(xiàn)象惡化,有助于高??茖W評估教學,引導大學英語教育良性發(fā)展。此外,單項成績和總分成績的報道方式有助于用人單位選聘人才,他們將更加準確地根據(jù)學生聽、說、讀、寫等需要選擇合適的人才。比如,對英語文筆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崗位,用人單位會更加青睞于語言寫作應用能力比較出色的學生,這是以往的四、六級考試證書無法體現(xiàn)的方面。當然,
四、六級考試改革后的成績報道方式是否能夠真正發(fā)揮它的目標功能,還建立在各高校、學生及用人單位真正意
會并付諸于實際教學、學習和招聘工作的基礎之上。
3.考務體制的改革。
改革后的四、六級考試啟用了新的報名和考務系統(tǒng),逐步將考生范圍限制在高校,并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考試中心共同管理。新的考務管理系統(tǒng)將有助于建立考生檔案,有利于對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科學跟蹤,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動態(tài)綜合評估,體現(xiàn)考試真正為教學服務的理念。
三、教考結合,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新四、六級考試避免了一些弊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荚囍皇且环N手段,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只能靠教師的辛勤教學和學生的努力學習。面對改革后的新形勢,廣大英語教師要主動調(diào)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改革思想融入教學,實現(xiàn)教考結合,努力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再上新的臺階。
1.重視基礎知識掌握,調(diào)整教學重點,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新的四、六級考試取消了語法與詞匯的專門測試題型,并不說明語法、詞匯對語言學習不重要了,而是將其貫穿整個試卷,體現(xiàn)在語言的具體使用中。如果沒有熟練的語法和大量的詞匯,考出好的成績就比較困難,特別是改革后增加了主觀題比重,學生不能帶僥幸心理連蒙帶猜地做題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進行梳理,打好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提高的基礎。
四、六級考試改革后,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調(diào)整教學重點,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和基本的語音規(guī)則,突出重讀、弱讀、同化、英美發(fā)音差異知識面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聽力習慣,能夠根據(jù)已知的語言信息,對未知的信息作出判斷。提倡小班制聽力課或單班隔周上課,充分利用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豐富聽力素材和題型,增加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特點的材料,增加復合式聽寫、段落背誦、復述原文、回答問題等主觀性強的題型??荚囋黾涌焖匍喿x部分后,要求學生對整個文章的通篇理解能力和縱觀全文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大學英語的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識別不同題材和體裁文章的結構特點,訓練學生利用主、副標提示信息,通過略讀、尋讀、主題句和主題段落閱讀等各種技巧獲取信息的技能。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建議每周一次,教師集中講評,指出作文中的錯誤并逐步引導其改正,對于進步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2.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四、六級考試無形中迫使大學英語教學采取了以語言知識為本的應試教育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難以掌握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嚴重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六級改革后,應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調(diào)動師生的積極性,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特點分層次培養(yǎng)聽、說、讀、寫、譯能力,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講解應富于啟發(fā)性,將教學的重點由“教”轉(zhuǎn)移到“學”上,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強其學習信心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英語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多安排趣味性、形式多樣、內(nèi)容新穎的練習如演講、短劇、英語角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言綜合實踐能力。
3.優(yōu)化教學配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nèi)容。
四、六級考試改革后,單純的課堂教學已難以滿足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的全部需要。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從硬件設施、軟件技術到多媒體及網(wǎng)絡的應用,都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徑。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在緩解英語師資緊缺、營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這一先進的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優(yōu)勢。網(wǎng)絡教學以其開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特點,通過音頻、視頻、圖像等生動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不受時空限制,并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學校要完善教學配置,提倡學生通過網(wǎng)絡進行自主學習和教師進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網(wǎng)絡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韓慶.淺談四、六級改革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教育創(chuàng)新,2007,(7).
[2]金艷.改革中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J].中國外語,2004,(1).
[3]曲燕.關于大學英語考試的策略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7).
[4]徐娟.四、六級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江蘇高教,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