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的兩個主要性質(zhì):極限集二分性和擬收斂點的幾乎處處性,并給出了在泛函微分方程中的一個應用。
關(guān)鍵詞: 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 極限集二分性 擬收斂
自從19世紀末Poincaré等人從經(jīng)典力學和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論的研究中提出“動力系統(tǒng)”這一概念以來,動力系統(tǒng)方法就成為研究微分方程的一個主要工具。動力系統(tǒng)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軌線的漸近性態(tài)和拓撲結(jié)構(gòu),它包含兩層含義,即軌線的極限集的構(gòu)成及軌線趨近于它的方式。近幾十年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成果表明,任何期望籠統(tǒng)的研究動力系統(tǒng)的漸近性態(tài)的想法似乎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們只能期望于研究某些系統(tǒng)具有哪些通有性質(zhì),最簡單的情況是軌線被吸引到平衡點。哪些動力系統(tǒng)具有這種通有性質(zhì)?由M.W.Hirsch和Hal Smith等人[2-6,8,9]發(fā)展起來的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對此作了一個相當完美和成功的回答。本文簡單介紹這方面的研究近況,并給出一個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
一、定義及記號
定義1:令Y為帶有正錐Y={y∈Y∶y≥0}的序Banach空間,?坌x,y∈Y。如果y-x∈Y,則記為x≤y;如果x≤y,且x≠y,則記為x<y。如果序Banach空間Y的正錐Y有非空內(nèi)部,即IntY≠Φ,稱Y為強序Banach空間。?坌x,y∈Y,如果y-x∈IntY,則記為x?塏y。
定義2:映射Φ:R×X→X稱為X上的半流,如果下面兩條成立:
(a)Φ(x)=x,?坌x∈X;
(b)Φ(Φ(x))=Φ(x),t,s≥0,x∈X。
對于X上的半流Φ,?坌x∈X,記O(x)∶={Φ(x),t≥0}為x的軌道,ω(x)為x的正極限集,E為Φ的平衡點集合,即E={x∈X,Φ(x)=x,?坌t≥0}。如果x∈X,ω(x)?奐E,則稱點x為擬收斂點;如果ω(x)=p∈E,則稱x為收斂點。記X上所有擬收斂點集合為Q,X上所有收斂點集合為C。對于p∈E,記C(p)∶={x∈X,ω(x)={p}}表示以{p}為極限集的所有收斂點集合,則C=C(p)。
下面假設(shè)Φ為(強)序Banach空間上X的半流,我們給出一些概念。
定義3:稱Φ為X上的單調(diào)半流,如果x≤y?圯Φ(x)≤Φ(y),?坌t≥0;稱Φ為X上的強單調(diào)半流,如果x<y?圯Φ(x)?塏Φ(y),?坌t>0;稱Φ為X上的SOP(strongly order-preserving)半流,如果Φ是單調(diào)半流,且?坌x<y,存在x,y的鄰域U,V,t≥0使得Φ(U)≤Φ(V),從而Φ(U)≤Φ(V),?坌t≥t。
二、一些簡單性質(zhì)及命題
命題1:(收斂準則)設(shè)Φ是X上的單調(diào)半流,x∈X有緊的軌道閉包,且存在T>0使得Φ(x)≥x,則ω(x)為周期T的周期軌。進一步的,如果使得Φ(x)≥x成立的T為R的開集且非空,或者Φ是X上的SOP半流且Φ(x)>x,則x∈C。
命題2:(極限集的無序性)設(shè)ω(z)為單調(diào)半流Φ的正極限集,則
(a)不存在x,y∈ω(z),使得x?塏y;
(b)如果ω(z)是周期軌或者Φ是SOP的,則不存在x,y∈ω(z),使得x<y。
下面我們假設(shè)Φ是序空間X上的SOP半流,且每條軌道都有緊的閉包。通過幾個命題,我們給出SOP半流的極限集二分性原理。
命題3:(共極限原理)設(shè)x<y,存在{t},t→∞,使得Φ(x)→p,Φ(y)→p,則p∈E。
證明:選取x,y的鄰域U,V,t>0,使得Φ(U)≤Φ(V),令δ>0足夠小,使得{Φ(x)∶0≤s≤δ}?奐U,{Φ(y)∶0≤s≤δ}?奐V。則當t≤r,s≤t+δ時,有Φ(x)≤Φ(y)。因此(*)式——Φ(Φ(x))≤Φ(Φ(y))=Φ(y),對?坌s∈[t,t+δ],足夠大的k成立。
由于Φ(Φ(x))=Φ(Φ(x))=Φ(Φ(x)),其中r=s-t∈[0,δ],則Φ(Φ(x))≤Φ(y)對足夠大的k和r∈[0,δ]成立。
上式兩邊對k求極限,得到Φ(p)≤p,0≤r≤δ。
同理,在(*)式中將Φ(x)換成Φ(x),Φ(y)換成Φ(y),再對k求極限,得到p≤Φ(p),0≤r≤δ。所以Φ(p)=p,0≤r≤δ,故p∈E。
命題4:(相交原理)設(shè)x<y,則ω(x)∩ω(y)?奐E。如果p∈ω(x)∩ω(y),t→∞,則Φ(x)→p當且僅當Φ(y)→p。
證明:設(shè)p∈ω(x)∩ω(y),則存在{t},t→∞,使得Φ(x)→p,Φ(y)→q∈ω(x),由單調(diào)性知p≤q。如果p<q,由于p,q∈ω(y),則由命題2知矛盾,所以p=q。再由命題3知p∈E。
命題5:(吸收原理)設(shè)u,v∈X,?堝x∈ω(u)使得x<ω(v)(ω(v)<x),則ω(u)<ω(v)(ω(v)<ω(u))。
證明:不妨設(shè)x<ω(v),則存在x,ω(v)的鄰域U,V,t>0,使得r≥t?圯Φ(U)≤Φ(V)。由ω(v)的不變性知Φ(U)≤ω(v)。
由于x∈ω(u),存在t>0,使得Φ(u)∈U。則由ω(v)的不變性和單調(diào)性知Φ(u)≤ω(v)對?坌s≥0成立,從而ω(u)≤ω(v)。
下證ω(u)∩ω(v)=Φ。否則的話?堝z∈ω(u)∩ω(v),由極限集的無序性知ω(u)=ω(v)={z},矛盾。所以ω(u)<ω(v),命題得證。
命題6:(分離原理)設(shè)x<y,存在t→∞使得Φ(x)→p,Φ(y)→q,如果p<q,則ω(x)<ω(y)。
下面我們給出SOP半流極限集的一個特征。
定理1:(極限集二分性)設(shè)x<y,則(a)ω(x)<ω(y);(b)ω(x)=ω(y)?奐E。且若?堝{t},t→∞,使得Φ(x)→p當且僅當Φ(y)→p。
證明:如果ω(x)=ω(y),則由相交原理知(b)成立。如果ω(x)≠ω(y),不妨設(shè)存在q∈ω(y)\\ω(x)(另一方面亦證)。則存在{t},t→∞,使得Φ(y)→q,而且Φ(x)→p∈ω(x)(如有必要取{t}的子列)。由單調(diào)性知p≤q,再由q?埸ω(x)知p<q。所以由分離原理知ω(x)<ω(y),命題得證。
下面我們再給出兩個相關(guān)定義,并由此給出SOP半流的擬收斂點稠密的性質(zhì)。
定義4:A為序空間X的子集,稱L∶={x∈X∶x≤A}(可能為空集)為A的下界,如果u∈L,L≤u,則稱u為A的下確界,記為u∶=infA。同樣有上確界的定義。
定義5:點x∈X稱為下(上)方兩次可達,如果對x的任意鄰域U,存在f,g使得f<g<x(x<f<g)成立。
引理1:設(shè)x∈X\Q,a=infω(x),如果x下方兩次可達,則ω(a)={p},p<ω(x)且x∈。
證明:固定x的任意鄰域M,由ω(x)的無序性知a<ω(x)。由ω(x)的不變性知Φ(a)≤ω(x),所以Φ(a)≤a,則由收斂準則(命題1)知ω(a)={p},且p≤a。
由于p≤ω(x),存在ω(x)的鄰域N,s≥0,使得p≤ΦN,對?坌t≥s成立。
取r≥0,使得Φ(x)∈N,對?坌t≥r成立。則t≥r+s當時,有p≤Φ(x)。
令V∶=(Φ)(N)∩M,則V為x的鄰域,V?奐M,且有P≤ΦV,t≥r+2s。
所以u∈V?圯p≤ω(u) (1)
假設(shè)x下方兩次可達,取y,y∈V,且y<y<x,由二分性原理知ω(y)<ω(x)。
因為ω(x)?埭E,由SOP半流的性質(zhì)知存在y的鄰域U?奐V,t>0,有Φu≤Φy,?坌u∈U。
由二分性知ω(u)=ω(y)或者ω(u)<ω(y),因此由ω(y)<ω(x),有?坌u∈U,ω(u)<ω(x)。
所以ω(u)≤ω(a)={p} (2)
由(1),(2)知U?奐C(p)∩M,命題得證。
假設(shè)SOP半流除了滿足每條軌道都有緊的閉包外,還滿足下面條件:
(L):X的每個極限集ω(x)有下確界,所有下方兩次可達的點集內(nèi)部在X中稠密,或者X的每個極限集ω(x)有上確界,所有上方兩次可達的點集內(nèi)部在X中稠密,兩者成立其一。
定理2:設(shè)Φ為X上的SOP半流,每條軌道有緊的閉包,滿足條件(L),則X\Q?奐,且IntQ稠密。
證明:假設(shè)Φ滿足(L)的第一個條件,另一同樣證明。記X為所有下方兩次可達的點集內(nèi)部,由引理1知,X?奐Q∪?奐Q∪,所以開集X\?奐Q。由于集合A是開集當且僅當IntA=A,因此X\?奐IntQ,所以X\=Φ。
故X?奐,從而X=X?奐,所以=X,命題得證。
三、簡單應用
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的許多結(jié)果可以用來解釋常微分方程和泛函微分方程中軌線的漸進行為,下面我們舉一例加以說明。
考慮滯后微分方程
x′(t)=f(x(t)),x(t-τ) (3)
其中f∶R×R→R,C連續(xù),滿足f(x,y)>0(4)
選取相空間X∶=C([-τ,0],R),其中的序關(guān)系為逐點的意義。
給定?準∈X,假設(shè)(3)滿足初值條件x(s)=?準(s),s∈[-τ,0]的解局部上存在且唯一。
定理3:假設(shè)f滿足條件(4),且初值問題的解有界,則方程(3)的所有解都是收斂的。
證明:由條件(4)知解半流是SOP的(Smith[7]),由于初值問題的解有界,所以所有的軌線有緊的閉包。易知在相空間X∶=C([-τ,0],R)中條件(L)成立,由定理2知=X。
因為方程(3)的平衡點解E是完全有序的,由極限集的無序性知Q?奐C,從而定理得證。
四、結(jié)語
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理論是單調(diào)方法與動力系統(tǒng)觀點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其豐富的結(jié)果已經(jīng)應用到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拋物型微分方程,以及偏泛函微分方程當中。由于泛函微分方程,拋物型微分方程,以及偏泛函微分方程本身的復雜性,這方面的應用有一定的限制。我們可以通過適當選取這些問題的相空間,以及推廣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比如偽單調(diào)動力系統(tǒng),Wu[1]),得到某些相應的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J.R.Haddock,M.N.Nkashama,J.Wu.Asymptotic constancy for pseudo 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 on function spaces[J].J.Diff.Eqns.,1992,(100):292-311.
[2]M.W.Hirsch.Syst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are competitive or cooperative I:limit sets[J].SIAM J.Appl.Math.,1982,(13):167-179.
[3]M.W.Hirsch.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 in strongly monotone semifows[J].Contemp.Math.,1983,(17):267-285.
[4]M.W.Hirsch.Syst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are competitive or cooperative II: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J].SIAM J.Math.Anal.,1985,(16):423-439.
[5]M.W.Hirsch.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in Strongly 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J].J.reine.angew.Math.,1988,(383):1-53.
[6]M.W.Hirsch,H.L.Smith.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In Handbook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Vol.II[M].Amsterdam:Elsevier B.V.,2005:239-357.
[7]H.L.Smith.Monotone semiflows generated by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J].J.Diff.Eqns.,1987,(66):420-442.
[8]H.L.Smith.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ystems,Math.Surveys and Monographs,41[M].Providence,Rhode Island: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1995.
[9]Xiao-Qiang Zhao.Dynamical Systems in Population[M].New York:Springer,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