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烹飪園地眾多的名菜之中,有三款菜肴是由新中國的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主席親自命名的。這三款菜肴分別是:四星望月、長征雞和芙蓉魚排。
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系江西省興國名菜,這個雅致的名字還是由毛澤東主席取的呢。據(jù)說在中華蘇維埃(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率領(lǐng)紅軍從井岡山突圍,轉(zhuǎn)戰(zhàn)贛南閩西,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疲憊不堪。當(dāng)?shù)竭_(dá)江西興國縣時,陳奇涵、胡燦等湊錢請他打個牙祭,吃的就是興國的粉蒸魚。
粉蒸魚是用小圓蒸籠裝著,周圍擺了四個碟子的小菜,毛澤東見了頗為新奇,嘗了魚塊之后,覺得又辣又鮮,頗對他的湖南口味,不禁頻頻舉箸。吃了一陣兒,凡事喜歡調(diào)查的毛澤東開口問道:“這菜叫什么名?”胡燦說:“家常菜,沒啥正經(jīng)名字?!标惼婧涌谡f:“凡事名正才言順,這菜毛委員給起個雅名怎樣?”毛澤東興致盎然的指點說:“你看,一個竹籠像月亮,四個碟子像星星,這星星就像各地工、農(nóng)、商、學(xué),群眾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就叫四星望月好不好?”大家都為他奇妙的聯(lián)想所折服,紛紛叫好。建國以后,毛澤東又回到江西,還和人們提及興國的“四星望月”。
又據(jù)時任江西省委書記的楊尚奎同志的夫人水靜撰文回憶:1959年夏季,中央工作會議在廬山召開,會議期間,與會的鄧小平等幾位在中央蘇區(qū)工作過的同志,共同推舉李富春為“全權(quán)代表”向楊尚奎提出,要求嘗一嘗“長征之后,就沒有吃過的老表菜了”。于是,做為東道主的楊尚奎、水靜夫婦便以“四星望月”為主,配以廬山的“三石”以及泥鰍炒辣椒之類的“老表菜肴”宴請鄧小平、李富春、柯慶施、李井泉以及曾希圣、江華、江渭清等領(lǐng)導(dǎo)同志。大家談笑風(fēng)聲,非常滿意。后來周恩來總理也來了……
再后來,“四星望月”這款普通的菜肴,經(jīng)過改進(jìn)又被搬上了北京國宴的餐桌。從此,這款和中國革命相聯(lián)系的名菜逐漸流傳了下來。
“四星望月”的頭菜就是“粉蒸魚”,且魚肉嫩滑,味鮮辣。
原料:活草魚一條(重約750 g),水發(fā)粉干250 g,自制辣椒醬50 g,鮮紅辣椒末,醬油750 g,茶油125 g,干薯粉50 g,蔥花25 g,味精1 g,精鹽5 g,姜末、胡椒粉少許。
制法:1將草魚刮去魚鱗去腮,除去內(nèi)臟洗凈,放在凈砧板上,用刀從背部剖開,批成兩片,然后用橫刀切成6 mm的魚片放入盆內(nèi)。
2 炒鍋置旺火上,放肉湯200 g、醬油50 g、辣椒25 g、味精0.5 g、熟茶油50g、薯粉15g、調(diào)成稀鹵汁待用。
3 取直徑30cm的蒸籠一只,洗凈,墊上青菜葉。將辣椒醬25 g拌入水發(fā)粉干內(nèi),放籠中青菜葉上蒸3分鐘;再將辣椒醬25 g、姜末少許、茶油75 g、干薯粉75g、味精0.5g放入魚盆內(nèi)拌勻;將魚片放蒸籠內(nèi)粉干上再蒸15分鐘,開蓋后澆上調(diào)好的鹵汁,撤上蔥花、胡椒粉,上蓋、連籠上席即可。
長征雞
在艱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條件異常艱苦,雞、魚、肉等葷菜難得一見,偶爾改善一下生活,不是缺油就是少鹽。有時得到一只雞,很難找到合適的配料,所以制作時都要加上大量的蘿卜、土豆和茄子等各種配科一同燉制,盡可能讓更多的人都能嘗上一口,因此,這種特色鮮明的“長征雞”深深地印在了參加長征的革命前輩的心里,后來,毛澤東主席給這道菜取了個寓意深刻的名字——長征雞。
解放以后,毛澤東主席每每憶及長征那艱難歲月時,就要求廚師來制作“長征雞”這款菜肴。
后來這款菜肴經(jīng)廚師的改進(jìn)和規(guī)范,使之形成了湯鮮味美,雞肉酥脆,配料多樣,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
原料:凈重約1 000 g的母雞一只,土豆100 g,胡蘿卜100 g,白蘿卜 100 g,香蔥12 g,精鹽4 g,胡椒粉1 g,姜1 g。
制作過程:1將已宰殺凈重1 000 g的肥母雞洗凈瀝去水分,剁去雞頭、雞爪后,改切成3 cm見方的雞塊待用。
2 將土豆去皮后洗凈,切成3 cm見方的土豆塊;胡蘿卜,白蘿卜亦去皮洗凈,切成與土豆塊同樣大小的方塊;鮮姜洗凈、拍破;香蔥去根洗凈,切成蔥花。
3 取砂鍋洗凈,放入雞塊,加入清水1 000ml及精鹽,姜塊,上火燒開,撇去浮沫,放置小火上再燉20分鐘,再加入土豆塊、胡蘿卜塊及白蘿卜塊再燉15分鐘,至雞肉酥爛,土豆蘿卜軟爛,揀去姜塊,撒上胡椒粉、蔥花即可。
芙蓉魚拼
這也是由毛澤東主席命名的一款菜肴。新中國成立之后,毛澤東主席來到湖南視察,湖南省委招待處的廚師為他烹制此菜,主席品嘗后,稱贊這款菜肴既好看又好吃,并問及菜名。當(dāng)工作人員告知菜名叫“面包魚排”。毛澤東主席見魚排表面涂抹一層潔白若芙蓉的蛋清泡沫糊,便說,那就叫“芙蓉魚排”。這款菜肴便得此美名。
芙蓉魚排這款菜肴造型美觀,色彩艷麗,且具有焦脆鮮嫩咸香的特點。
原料:凈黑魚肉450 g,方面包片250 g,熟火腿15 g,香菜葉40 g,雞蛋5個,色拉油1 000 g(實耗150 g),料油30 g,精鹽2.5 g,味精1g,白胡椒粉1g,蔥10 g,姜汁10 g,白糖2 g,干淀粉60 g,香油15 g。
制作過程:1 將黑魚片成3 cm見方的薄魚片,放入盆中,再將蔥搗爛取汁;然后與料酒、姜汁、精鹽、味精和白胡椒粉一起加入魚片盆內(nèi),腌漬10分鐘,使魚片能滲入其味。
2 取面包片,切成與魚肉大小相同、數(shù)量相等的小面包片;雞蛋清黃分離,取蛋清用打蛋器抽打起泡(以可以立住筷子為度),加入干淀粉攪拌成雪花蛋清糊,香菜葉洗凈,火腿切成末。
3 取面包攤開擺放在不銹鋼盤上,把魚片逐一粘裹雪花蛋清糊,貼在面包片上,表面粘上香菜葉和火腿末點綴成花、綠葉形狀即成魚排生坯。
4 砂鍋置于火上,將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將粘好的面包魚排生坯下入油鍋中(面包為底的一面朝下):待面包炸至焦酥呈金黃色,魚片成熟時,再翻炸一下即可撈起,再淋以香油,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