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質不再匱乏,很多人手頭都有了一堆不知如何處理的閑置品。北京博勝駿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推出了非同步閑置物品交易的平臺——舍得網,提供以舊換新、免費置換二手閑置品的服務,目前已獲得了200多萬用戶的歡迎,每天有超過5,000筆置換交易發(fā)生。2008年1月才上線的舍得網,在4月份獲得現(xiàn)任空中網董事長兼CEO王雷雷400萬元天使投資,今年4月又從海納亞洲引入400萬美元。
一券解困局
過剩如今已成為很多產業(yè)面臨的問題,舍得網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馬健認為,中國的家庭消費品也已進入了過剩時代。
馬健在2007年底有了二手閑置品交換的想法時,這已不是一個新概念,之前就有包括易物網等一批類似網站興起,不過大多不溫不火。
由于是實時交易,對于想要用A物換到B物的用戶來說,能恰好找到交換對象的幾率很低,估價和誠信問題都是現(xiàn)實的阻礙。交易環(huán)節(jié)的這些問題導致?lián)Q物和二手交易效率低下,但馬健認為更嚴重的問題是,換物還扭曲了大部分高端用戶的原始需求,“用戶要處理掉閑置物品,而不是換來另一件閑置物品?!?008年6月,國內最大的換物平臺中國換物網宣布停止運營,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A物換B物”模式的先天性不足。
馬健則引入了名為“舍得券”的交易憑證來避免這些問題。用戶免費提供自己的物品后就可以獲得一張舍得券,憑借舍得券再置換其他用戶免費提供的產品。舍得券由低到高劃分為“銅、銀、金、白金、鉆石”五種級別,分別對應不同價格的物品。這些券以5進制的方式置換,5張銅券相當于1張銀券,依此類推。
通過舍得券模糊了物品價值,這避免了原來模式中的估價爭執(zhí)。同時作為一個交易媒介,舍得券將原來實時的“物一物”二段模式變成了非實肘的“物-舍得券-物”的三段交易模式。因此,用戶對價格的敏感性大大降低,當拿著舍得券去置換其他物品時,不再會過多地將之與自己此前換出的物品進行價格比較。在這種的模式下,誰先發(fā)貨的爭執(zhí)將同樣消失,“讓交易變得很靈活而具現(xiàn)實操作性?!?/p>
舍得券也回避了許多法律風險。2009年6月,國家出臺了對網游中虛擬貨幣的管理辦法,對電子商務領域的類似管理也勢在必然。馬健認為,舍得券就是一個憑證,“起到貨幣的作用,但不是貨幣?!庇捎谀:藘r值,并不具有一般等價物的精確性,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虛擬貨幣。
“倒貼”與“收費”互補
解決了以往換物網站的先天性缺陷后,舍得網迅速發(fā)展,2008年底突破了100萬用戶,而且交易活躍。不過,表面繁榮之下,背后卻是閑置品貢獻能力很強的高端用戶群體的大量流失。在與一些高端用戶座談之后,馬健否認了服務不到位的原因。此時舍得網的模式只是解決了低端用戶的需求,并沒有解決高端用戶不希望換得閑置物品而是新商品的需求。
意識到問題之后,馬健借助購物網站引入新商品,擁有大量舍得券的高端用戶可以在購買新商品時,將舍得券當作折扣憑證,比如某購物網站上原價1,000元的商品,高端用戶只需要1張金券和500元現(xiàn)金。這種組合“促使高端用戶積極處理家里高質量的閑置用品”,而低端用戶則被這些高質量的閑置用品所吸引。由此便構成了一個同時滿足了高低端用戶需求的循環(huán),對低端用戶相當于免費的淘寶,對高端用戶則是以舊換新。
在這種模式下,舍得網是以補貼高端用戶的方式來滿足其需求,而與電子商務網站的合作則是無償,包括京東商城在內的許多電子商務網站都是其合作伙伴。以1件3,000元的產品為例,用戶憑一張白金券和1,500元現(xiàn)金就能獲得。這張白金券對京東來說沒有價值,在高端用戶的訂單里,舍得網就要為該用戶補貼1,500元貨款。這樣的補貼促進高端用戶有了為獲得新物品而繼續(xù)提供高質量閑置物品的動力,良性循環(huán)的模式便開始形成。
顯然,這種補貼模式吸引了高端用戶,但馬健并不擔心回報,“自己掏腰包,但是能收回來?!边@些回報則來自低端用戶,龐大的低端用戶是舍得網商業(yè)模式的基礎。為了獲得高端用戶提供的高質量閑置用品,低端用戶必須積攢更高級別的券。以5張銅券兌換1張銀券時,舍得網將從中獲得5元收入,而以5張銀券兌換1張金券,則需要25元……
這種收費模式看似會引起對收費敏感的用戶的反對,但在實際中收到很好的效果。馬健分析道,比如5張銅券兌換成1張銀券對消費者的利益是,只要花5元就能索取到100元~500元區(qū)間的東西,“量變引起質變是消費者認可這種兌換模式的主要原因”。
舍得網類似收費的業(yè)務還有很多。當用戶發(fā)現(xiàn)自己中意的物品,卻覺得描述不詳細而希望與對方繼續(xù)溝通,如果支付給舍得網1元,則可以在3小時內保留最優(yōu)先的置換資格。而如果用戶發(fā)現(xiàn)置換某物需要1張金券,但是手頭只有4張銀券時,可以申請從舍得網“抵押貸款”得到1張銀券,而后再用一張銀券進行“還款”,為此需要向舍得網支付每天1元的“利息”。目前,在舍得券的基礎上加錢的“以舊換新”業(yè)務占據(jù)了30%的比例,而舍得網將從每一筆這樣的業(yè)務獲得1元,“類似抽稅”,馬健如此形容。
馬健認為,相比許多仍無法找到商業(yè)模式的互聯(lián)網公司而言,舍得網的團隊在如何賺錢上更有天生的優(yōu)勢,此前他曾在SP服務商萬向通訊擔任CTO,其帶領的團隊當時每月為公司獲得了上千萬元增值業(yè)務收入,而這些收入竟然來自100個多增值服務類目。
從2005年加入百合在線擔任副總裁時,馬健才開始接觸互聯(lián)網。雖然投資人也曾擔心他互聯(lián)網資歷太淺,然而其豐富的SP行業(yè)經歷卻被投資人認為是更大的優(yōu)點,“我并不擔心賺錢的方式”。其實,通過增值服務的模式來獲利已有成功的先例,騰訊超過70%的收入都來自于此。眼下,馬健主要精力是放在技術平臺上,與典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看重注冊用戶規(guī)模和流量不同,他更看重交易的成功率、交易量和物品數(shù)量。目前每天在舍得網上的交易量已突破5,000,公司月收入近30萬元。
馬健認為,從國家鼓勵舊換新的政策來看,舍得網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未來還將發(fā)展線下實體店。在他看來,最終極的模式是:用戶將家里的閑置物品送到實體店,拍照、上傳、發(fā)貨、包括自己的索取需求都將交給專門的服務人員來完成。不過這種模式面臨著高投入的難題,而一種可能的替代模式是,發(fā)展代理商體系,由代理商完成上述工作,而舍得網的工作就是管理這些代理商,而不是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