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它包含著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許多要素,教師和學生則是最為活躍的要素?,F(xiàn)代教學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nèi)化,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尊重學生,轉(zhuǎn)變參與態(tài)度
有人說:“學生天天來上課,天天在聽講、回答問題和完成作業(yè)之中,這就是一種‘參與’?!比绻n堂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把學生看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只是表面上地參與。這種做法本身就是沒有尊重學生。在教師精心安排下,學生跟在教師后面亦步亦趨,更多的是機械性的記憶,“依葫蘆畫瓢”,不可能有所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敢于主動參與學習,教師要和所有學生一樣,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如:口算5+5+5+3+3+3時,好多學生采用(1)直接加的,(2)原式=5×3+3×3=24。正準備做下一題時,突然站起一位同學說,我還有一種方法:“原式=5+3+5+3+5+3=8×3=24”。多好的方法,我拍手以示鼓勵,此時班里面響起了掌聲,學生們對此題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解題方法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應該摒棄事先給每題人為的確定一個“標準答案”的做法,讓學生產(chǎn)生不同,從不同中讓學生體會優(yōu)缺,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師要允許學生對自己質(zhì)疑,即使是錯的,也不可打擊熱情,相反,還要多加鼓勵。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習效率。
二、激發(fā)興趣,喚起參與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為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充分挖掘教材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運用生動的語言、現(xiàn)代教育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學中利用不隨意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導人新課常用的一種手段。例如:我在“3的倍數(shù)的特征”的教學中,我對學生說:“你們?nèi)我饬信e一個數(shù),我可以在一秒鐘內(nèi)判斷出它能否被3整除?!睂W生用帶著懷疑的目光,踴躍列舉數(shù)字,從45、86、105、1234……我都能快速判斷出結(jié)果?!懊孛芎卧?”這回學生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我不失時機地問:“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呢?”“想!”回答聲響徹教室。好奇心轉(zhuǎn)化成為強烈的求知欲。學生不隨意注意迅速地引向了隨意注意,于是,學生做好了參與學習的心理準備。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在教學“最小公倍數(shù)”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一天豬八戒到花果山去看望美猴王,小猴們圍上豬八戒不讓進去。一只小猴說:“如果八戒叔叔出個題難住了我們那就讓你進去?!贝蠹引R聲稱贊。八戒出了這樣一道題:把一堆桃子按每人3個、4個、5個分,結(jié)果都剩1個,這堆桃子最少有多少個?猴子們聽了個個抓耳撓腮,沒法解答。我問:“同學們,你們誰能解答呢?”同學們議論紛紛,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并讓學生紛紛發(fā)言。
四、正面評價。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正確的評價、適當?shù)谋頁P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對學生的表揚、鼓勵多于批評、指責,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學困生的長處與短處往往交織在一起。不易被發(fā)現(xiàn),教師應以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透過“放大鏡”看“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與自尊感。教師要注意肯定性評價語言的選擇和及時使用。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準確,用“你回答得太棒了”;對欲言又止的學生,用“膽子大一些,試試看”;當學生自己完成了任務時,用“你成功了”;當學生做得不夠好時,用“你要加油啊”!這樣可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得以增強,學生得到充分和諧的發(fā)展。教育的藝術(shù)主要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呼喚和鼓舞。
我們的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學習氛圍正在形成,自主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使學生真正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中的民主作風是重要的保證。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情境;要給予學生以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要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參與學習以后的成功與進步。使他們學會學習數(shù)學,掌握學好數(shù)學的策略和方法,使他們真正在民主和諧、友好合作的氣氛中增長知識并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