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的偉大愛國主義者、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他生活在歐洲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是著名的民主教派“捷克兄弟會”后期的領導者之一。經(jīng)歷了家庭、信仰與國家的多重災難之后,夸美紐斯對于封建制度的虛偽與不平等有著深深的憎惡,深深的同情勞苦大眾。
生活在社會轉型期夾縫中的夸美紐斯對于世界現(xiàn)有著獨到的見解,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以及人道主義世界觀,但又因為其從小生活的宗教環(huán)境與宗教領袖的特殊身份,他的思想又不可避免的帶有神學的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不論怎樣,夸美紐斯已經(jīng)能以自己輝煌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與封建主義教育作斗爭,奠定了近代資產(chǎn)階級教育理論體系的基礎。其教育思想中的“適應自然的原則”、“泛智”思想以及“班級授課制”都為后人所廣泛認同與應用。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對其教學原則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這對于我們各學科的教育,包括藝術教育有著深刻的啟示。下面我就摘取其具有代表性的“直觀性”、“啟發(fā)性”、“循序漸進”性原則淺談—下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一、直觀性教學原則
夸美紐斯是第一次從感覺論出發(fā)來論證直觀教學的大家。他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感知開始的?!痹诟杏X上沒有的東西,在理智上也不會有。作為教學的基礎,他認為可以使用直接觀察、視覺觀察以及聽覺觀察等等方式來使學生了解所要認識的事物。而在專業(yè)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其專業(yè)特殊性,教師的親自示范演奏或演唱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在教師的示范過程中,加強了學生對專業(yè)演奏的直觀感受,親自感受到音樂表演藝術展現(xiàn)在舞臺上,從音樂內容的表現(xiàn)到演奏、演唱狀態(tài)及動作的把握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對于教學起到很大的直觀性的幫助。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表演風格和技巧會對學生將來的基本功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學中很大的內容比例是需要教師的口傳心授的,這也是音樂教育活動自身魅力所在。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教師的親自示范而對樂曲有直觀的感受,對樂曲內涵、專業(yè)技巧和音樂處理上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音樂教學有其特有的活潑性與時間、空間性,本身就具有直觀上的吸引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例如在高中二年級一節(jié)歌劇音樂欣賞課上,就可以很好的運用直觀性原則。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白毛女》的選段——《北風吹》《扎紅頭繩》。在教學時,教師可先親自演奏、演唱一遍,吸引孩子們的興趣,之后帶領孩子們觀賞《白毛女》歌劇視頻中比較重要的幾幕,讓學生們切身的感受在封建制度的壓迫下勞苦大眾的悲慘命運,理解喜兒在本課曲目中的純真、喜悅以及楊白勞的無奈與憤恨。在觀看了之后,學生們就會擁有自己的見解,從而更好的去理解、表現(xiàn)作品。
二、啟發(fā)性原則
這是夸美紐斯針對當時的學校普遍存在“逼迫孩子去學習功課”的現(xiàn)象而提出的。他提倡“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來”。他認為,可以用各種方法去調動孩子求知的積極性,如樹立榜樣意識、采取誘導而不是責罵的方式、設置各種各樣的硬件及軟件設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等等。
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生活追求也高了,對孩子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愈來愈明顯。節(jié)假日孩子們要不停的再各種補習班間奔波,其中就不乏藝術類的培訓班,在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家長們已經(jīng)把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作為孩子人生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學習音樂的孩子數(shù)量在突飛猛進,年齡也在不斷提前,筆者就曾遇到將三歲的孩子硬塞到自己手里學鋼琴的家長。的確很多專業(yè)的特殊要求需要“童子功”,例如鋼琴、舞蹈等,但家長們不顧孩子喜好與年齡特點就一味的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尊重孩子的喜好的原則上,進行引導與規(guī)范,重要的不是如何去壓制逼迫,而是啟發(fā)孩子們對音樂的主動性與愛好,以免反而扼殺了孩子的音樂才華。音樂之花是美麗的,但當用壓迫與淚水灌溉之后,它必定會枯萎。
三、系統(tǒng)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
夸美紐斯要求教學要有系統(tǒng)性,即要求教材的組織具有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要把一個學科的知識排列成一個整體,“其中一切部分都來自同一來源,并且有它自己的地位……”而教學的系統(tǒng)性又要求教學循序漸進。他的理論根據(jù)是他的“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自然并不躍進,它只一步一步地前進”。從教學內容、教材安排、教學時間等等方面都要求堅持這一原則??涿兰~斯要求學校要“自始至終,要按照學生的年齡及其已有的知識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
在音樂專業(yè)教學中,這個原則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音樂專業(yè)領域中,不論哪一門,都是有其自身的理論與技術的系統(tǒng)性的,都需要基礎的一點點積累才能達到最后運用自如的高度。在教學中,學生因其自身喜好和難免出現(xiàn)的厭學情緒,會出現(xiàn)對相對枯燥的練習的反感,或出現(xiàn)對自身估計不足而去負擔與實際水平不符的高難度曲子。在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耐心勸導,在理論與實踐上努力的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避免走歪路、隨意跨臺階。在現(xiàn)實社會中。音樂的普及教育發(fā)展越來越快,也勢必會刺激人們對于學習結果的追求。這就出現(xiàn)了在考級、考學時出現(xiàn)“臨時抱佛腳”“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現(xiàn)象。家長及教師會為了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而忽視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性,放棄打基礎,轉向去單攻某幾個難度相對較大的曲子,以應付考試。雖然在實踐中,這種做法在關鍵時刻的確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其危害的嚴重性,忽視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十分錯誤的。一味的追求在某幾個曲子上的成功,必然會造成孩子在技術上的嚴重偏頗,不僅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的不全面,還會因為忽視循序漸進而造成肌肉的過重負擔而導致走上彎路,甚至將斷送孩子的藝術生命。而且藝術的修養(yǎng)是需要積累的,一時的成功只是空中樓閣,沒有扎實的基礎,藝術之路是走不長遠的。這必須引起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夸美紐斯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經(jīng)過了幾世紀的風雨沖刷后更加熠熠光彩,這證明了他很多思想是具有科學性的。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在一定歷史背景下,其思想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仍閃現(xiàn)著不朽的光芒,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怎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無論是在哪一門學科中,作為即將走上教育工作崗位的我和廣大教育界前輩,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能將我們的教育事業(yè)發(fā)揚光大,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學習、深思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