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三復習階段后,如何搞好復習工作,提高復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認識,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兩個習慣
1.認真預習的習慣
有一些高三學生比較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完成作業(yè),而忽視課前預習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預習可以掃除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提高聽課效果,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還可以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能提高自學能力,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在預習時,學生要做到:了解教師下一步的教學內(nèi)容,找出本節(jié)課內(nèi)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lián)系,找出所需的舊知識,并補習新知識;找出下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的難點和重點(作為聽課的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劃出來或記入預習筆記。
在教學中,教師在一節(jié)課結束的時候,要留下具體的預習作業(yè),可以以書面形式體現(xiàn),如:重點內(nèi)容的摘抄、畫知識框圖等。但這些預習作業(yè)要具體,比較簡單,學生易完成;目的性要明確,為下一節(jié)的教學作好鋪墊。
2.專心聽課的習慣
如果在每節(jié)課前,學生都能自覺要求自己“必須當堂掌握”,那么上課的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實際上,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為,上課聽不懂沒有關系,反正課下還可以補。抱有這種想法的學生,聽課時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聽課障礙就不想聽了,結果浪費了上課的寶貴時間,增加了課下的學習負擔。
集中注意力聽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上課聽講時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教師在講課時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教師學習如何科學地思考問題,以便使自己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使知識的領會進入更高級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學生分心不是沒有注意,只是沒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當前的學習任務上,心不在焉,結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專心聽講,學生還需要積極動腦去思考和捕捉自己思維的靈感,積極地動手去演算、推導,從而論證問題和總結結論,記錄重點知識和方法,特別是不太明白的內(nèi)容,以備課下思考。
對教師來講,對教學內(nèi)容要作好充分的設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自己參與問題討論的激情和熱情來調動學生的情緒,控制課堂節(jié)奏和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揭示問題、尋求方法、探求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求知欲。
二、反思教法,聽同事授課,相互交流
在復習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感到復習課上法單一,沒有新意。為了防止長時間的教學方法的單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與幾位同事采取了經(jīng)常聽課的方式,只要有時間,就去聽同行的課,不分場合,不拘形式,聽隨堂課,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吸取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通過這樣的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我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復習課的質量。
三、反思作業(yè)訓練,規(guī)范練習
練習在總復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huán),學生要想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規(guī)范地解題是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
1.要規(guī)范地使用物理規(guī)律。不少學生常從生活經(jīng)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shù)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意義。這種不規(guī)范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jīng)驗的層次上,正是復習中的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guī)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弄清所研究的過程,以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情況,然后區(qū)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tài)和終態(tài),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數(shù)和等于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后的代數(shù)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學生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guī)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guī)律的理解,能力一定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2.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shù)式但懶于代入數(shù)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后失敗的實例,均因為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fā)現(xiàn)里邊隱含著重要的變化及關鍵。一個完整的解題有嚴密的邏輯過程;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shù)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yǎng)和能力,都是要通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進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啟發(fā)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后必定導致復習的低效率。
四、要全面復習,夯實單科基礎
從實施綜合科目考試以來高考試題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命題充分考慮到了目前中學實行分科教學的實際,堅持依據(jù)《大綱》確定考試范圍,堅持以考查學科內(nèi)綜合為主的原則,重點考查學科重點和主干知識。所以,學生要考出好的成績,必須具備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理綜考試首先是學科內(nèi)的綜合,其次才是跨學科的綜合。即使是綜合知識、綜合能力也是建立在學科知識、學科能力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復習中,學生切不可本末倒置,做過多的跨學科訓練。
五、重視物理學研究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總復習中,除認真復習知識之外,學生還要重視對物理學研究方法的總結提高。從表面上看,這似乎與知識的復習聯(lián)系不大,其實這是一種更高層次、有更高效率的復習方法。那么,有哪些研究方法需要認真總結呢?例如:解靜力學、動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復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法,簡單明了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研究方法。對于教師怎樣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著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挖掘隱含條件等,這些都是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必要學習的東西,學生要格外注意。有些學生,教師講的都懂,具體的物理問題也能說出一些道理,但做題時卻難以獨立完成。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聽懂”、“想通”,而且要“會做”,只有自己動手,才能真正掌握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此外,對做過的舊題,特別是那些曾經(jīng)做錯的題進行整理,學生要經(jīng)常翻看,這樣才有助于真正掌握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