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教師;職業(yè)幸福感
肖川教授在《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談到拒絕職業(yè)倦怠時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印度大師,身邊有一個總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弟子去買鹽,弟子回來后,大師吩咐這個不快樂的弟子把買回來的鹽放在一杯水中,并讓他喝了一口,大師問:“味道如何?”弟子咧著嘴說:“苦!”大師又吩咐弟子把這些鹽放進湖泊里,并讓弟子再嘗嘗湖水。大師又問:“現(xiàn)在味道如何啊?”弟子回答:“很新鮮!”“你嘗到咸味了嗎?”弟子說:“沒有?!边@時大師對弟子說:“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么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取決于你把他們放在多大的背景中。一個是我們遇到的痛苦,一個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這個取決于你的胸懷?!?/p>
讀了這一故事,頗受啟發(fā)。對于教師而言,要有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接受現(xiàn)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實質(zhì)就是追求職業(yè)幸福感。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內(nèi)心寧靜,才可能由內(nèi)而外地顯示出高雅睿智的氣質(zhì),只有心靈充實,才能遠離無謂的應酬和空虛的麻將,只有胸襟豁達,才能卸下生活的壓力,在三尺講臺上瀟灑自如,將幸福牢牢拽在手中。筆者作為教師也憧憬著并不斷追求著,夢想自己成為一個幸福教師、陽光教師,“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幸福的學生”。但理想與現(xiàn)實總有一定的差距的,長期以來,教師被世人譽為春蠶、蠟燭、人梯,強調(diào)的是教師奉獻的角色,卻忽視了教師作為平凡的個體也有正當?shù)睦孀非螅處熞残枰殬I(yè)幸福感。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現(xiàn)行的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zhì),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使新課改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職業(yè)幸福感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當校園生活質(zhì)量難以得到保證,教師的基本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時,很難指望教師對于教育能有更高的追求。教師沒有職業(yè)幸福感在農(nóng)村中學顯得特別突出,工作壓力大,薪金待遇少;校園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差;學校領導者欠妥的管理方法、決策、言行舉止對教師的影響;生源質(zhì)量差、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好、師生關系僵化對教師的影響;家長對教師的不理解、不尊重甚至是謾罵,散布對學校不利的謠傳等。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我們應如何面對呢?前述故事中的印度大師告訴你:當你處在痛苦中時應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教師的物質(zhì)生活是清貧的,但精神生活是富有的。我們要從主觀出發(fā),遠離職業(yè)倦怠,尋求幸福的動力源與支撐點,沐浴雨露般的精神幸福,在教書育人中感受教育幸福,體會職業(yè)尊嚴,彰顯生命價值。
幸福在和諧中構建。這里的“和諧”主要是指和諧校園、人性化的學校制度、和諧的人際關系。肖川教授說:“善好的學校生活既能保證教師內(nèi)心的無限認同,促進教師的自我實現(xiàn),又能使學生形成陽光般的心態(tài)和健康人格?!睂W校作為人們生活和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校園生活環(huán)境是否整潔、舒適、有安全感;學校教學設備是否齊全、用起來得心應手,這些都會影響著教師的心情?!叭嘶匀弧钡男@物質(zhì)環(huán)境是教師幸福感的基本保證。學校制度是用來指導和約束教師行為、調(diào)節(jié)學校各種關系的規(guī)則。學校制度直接決定著教師在學校的自由度,在學校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學校制度是不是人性化,是不是充滿溫暖和關愛,教師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都會影響到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茖W合理的制度能夠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和人文條件,教師的工作熱情在充滿親和力的教學環(huán)境中激發(fā)。社會性是人的本質(zhì)屬性,教師的工作特征決定了人際交往對象最多的是領導者、學生、同事、學生家長。人際關系對教師的幸福感影響是巨大的。校長對教師的鼓勵、關懷和肯定,都會讓教師心里暖洋洋的。學生對教師的付出心存感激、樂于受教、刻苦學習、有所成就,就是教師最大的安慰與幸福。自然、和諧、融洽、志同道合的同事關系能增強喜悅感、歸屬感,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家長能夠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信任和尊重教師,聆聽教師的意見,配合教師的工作,會讓教師體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偠灾?,教師的幸福感都是由這點滴的“和諧因子”構成的,這些決定著教師的理想信念與工作心態(tài)。
幸福在運動中滋生。肖川教授認為:“身體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證,是實現(xiàn)理想目標的基礎,是增強教師職業(yè)幸福的關鍵?!毙抡n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保證教學質(zhì)量,教師都背負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很多教師忙于研究教材、批改作業(yè)、教學管理、研究試卷,導致身心疲憊,以致于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可謂兢兢業(yè)業(yè)、嘔心瀝血、任勞任怨。這種為了工作而不惜身體的態(tài)度,最終會導致一種悲劇性幸福。教師更應該有生命意識,學會關愛自己,保持健康的體魄。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無論是迎著朝霞還是映著夕陽,我們可以繞操場慢跑幾圈,享受陽光的無限溫暖;可以打打乒乓球,在對抗中釋放疲憊;可以做做引體向上,在呼吸中感受力量之美……運動無處不在,筆者所在學校籃球運動最為“發(fā)達”,每當金黃的夕陽余暉灑在破舊的籃球場時,你總會看到一群籃球愛好者,雖然水平業(yè)余,但拼勁絕不輸中國男籃。在享受運動快樂的同時,可以緩解工作壓力,可以構思論文主題,可以思考教學問題,迸發(fā)有價值的管理方法,運動著、思考著、快樂著,何樂而不為呢!
幸福在研究中涌動。肖川教授認為:“人只有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創(chuàng)造人生,才會獲得有意義、有智慧、有尊嚴、有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焙芏嘟處煿ぷ鲿r間長了就覺得工作沒有新鮮感、無意義,很大程度源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復、呆板、僵化。物轉(zhuǎn)星移,歲月變遷,學校在變,學生在變,不變的卻是自己的工作方法、教學風格、評價方式,缺乏熱情、因循守舊,幾十年的老掉牙“旋律”,容易產(chǎn)生疲憊與痛苦。如何走出痛苦的深淵呢?惟有創(chuàng)造,才能幸福并快樂著!這里所說的創(chuàng)造就是“研究”,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自覺地把自己引到從事教育研究這條幸福之路上來,爭做一名研究型、學者型教師。幾年來,筆者通過學校骨干教師的專業(yè)引領,同伴互助,扎實地掌握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學能力,自費訂閱了各種期刊雜志,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充電”,不斷吸取新信息,及時更新教育觀念,鉆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新課程理念、教學研究、教學設計、班主任工作藝術等專業(yè)知識,擴展教育教學的深度,催生創(chuàng)新意識,并且不斷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積累教學經(jīng)驗,分析教育現(xiàn)象,發(fā)表新見解,研究學生,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研究教材,尋找適合師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積極參加教科研實踐中尋找樂趣和工作動力源泉,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幸福在師愛中蔓延。愛是教育亙古不變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是凝聚愛的職業(yè),愛是一縷陽光,可以溫暖學生;愛是一絲春雨,能夠滋潤學生心田;愛是一劑可口良藥,會使枯木逢春,催發(fā)新生命。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一把金鑰匙,只有對學生真正和深刻的愛,才會去研究學生,關心學生,才會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和潛能。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生命個體,教師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對任何一名學生的教育。教師只有用充滿愛心的教育觸動學生心靈,坦坦蕩蕩,真情相對,分享他們的快樂與幸福,分擔他們的憂愁和痛苦,才能令人心悅誠服,才能合情合理地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在無聲的鞭策、親切的期待中不斷進步,在師愛的關懷下不斷成長。教師的幸福就源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在學生的進步與對社會的貢獻中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感受的快樂。作為班主任最大的期望就是“讓學生喜歡我,但內(nèi)心敬畏我”。要讓學生喜歡你,必須愛學生,這是班主任的工作法寶之一。對學生的傾注愛,不是說教而是聆聽,不是測試而是接納,不是教導而是引導,不是控制而是參與,不是偵訊而是了解,不是遏制而是疏導。要讓學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寒冷中感到溫暖,在迷惑中找到方向,在沮喪中找回自信。師愛就是“潤物無聲”,教師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幸福在師德中詮釋。胡錦濤總書記說過:“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的教育。”肖川教授認為:“對于一個有精神追求的教師來說,更應該行為示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使自己的幸福具有相當?shù)牡赖滤胶偷赖乱蛩?。”汶川地震,無數(shù)默默無聞的教師用他們偉大的身軀護衛(wèi)學生,用生命擔護著肩上的責任。“時窮節(jié)乃現(xiàn),臨難見真情”這是一種職業(yè)本能,是崇高職業(yè)所賦予的生命基因,他們用生命詮釋教師的尊嚴,捍衛(wèi)高尚的師德。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職業(yè)理想的翅膀。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是選擇清貧,而工作又是特別辛苦,收入與工作沒有成正比。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給教師的師德以嚴峻的考驗。有的教師把市場經(jīng)濟等價交換的原則運用到教師的勞動中來,有些教師受到拜金主義的影響,“一切向錢看”從而收受賄賂……違背了師風師德,嚴重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降低了教學質(zhì)量,給學生純潔的心靈帶來傷害,也給學校和教師形象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必須自覺培養(yǎng)以教學為重、以學生為重、安貧樂教的寬闊胸懷和高尚情操,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塑造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在師德中詮釋著幸福的內(nèi)涵。
人生在世,不外乎追求快樂和幸福。有一句廣告詞:“快樂由自己”,教師應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用心工作,出色完成任務,營建屬于自己的快樂空間,在傳播知識和感悟教育中享受快樂與幸福。(稿件編號:090111001)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362805,電郵:17wuyb@sohu.com)
編輯/何 妍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