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之一:兩餐間的零食會減弱兒童的食欲
人每天的進餐次數(shù)主要是個習慣問題,尤其是兒童,沒有必要恪守一日三餐的成規(guī)。通常,兒童每天會產(chǎn)生5~6次饑餓感。家長不要拒絕在兩餐之間給孩子吃零食。事實上,許多營養(yǎng)專家提倡兒童每天吃分量較小的5~6餐。因為兒童的胃較小,很容易吃飽。當然,最好不要選擇油炸類食品或巧克力當做零食,而酸奶、水果、蔬菜制品等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即使到正式進餐時孩子沒有食欲,父母也大可不必過于擔心。
錯誤之二:低脂肪飲食對兒童健廉有利
低脂肪飲食被很多人奉為健康信條。然而,脂肪對兒童來講極為重要。脂肪不但能提供寶貴的熱能,并且為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提供了條件。幼兒在兩周歲前比以后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脂肪,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特別需要脂肪的供應,他們的健康成長也需要依賴充足的熱能。對于幼兒來說,脂肪的主要來源是奶或奶制品。因此,嬰兒在10~12個月之前,應當盡量喂母乳,之后可以喂全脂奶粉,不要喂脫脂或低脂奶粉。
錯誤之三:兒童攝入蛋白質(zhì)越多越好
蛋白質(zhì)在體內(nèi)分解的產(chǎn)物是含氮物質(zhì),如尿素、氨、肌酐等。其中氨對人體是有毒的,它需經(jīng)肝臟解毒作用后才能變成尿素,再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蛋白質(zhì)吃得過多,不僅會增加孩子的肝腎負擔,而且會增加胃腸負擔。時間過久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和營養(yǎng)不良。一般兒童正常飲食,多吃些豆類、蛋、肉、魚等,蛋白質(zhì)即可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不需額外補充。
錯誤之四:和乳稀淡沒有營養(yǎng)
分娩后的初乳汁像水一樣稀,有的母親認為這時的奶不好。不讓嬰兒吸吮。其實,雖然分娩后頭幾天的初乳較清淡、透明,不像牛奶那樣稠,實際上里面含有足夠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不少國家都提倡分娩后,立即讓嬰兒吸吮初乳,這樣可使嬰兒獲得更強的免疫力。
錯誤之五:多吃賴氮酸會使孩子聰明
不少父母以為賴氧酸會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育,因此經(jīng)常購買小包裝的賴氨酸添加到孩子的食物里。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雖說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9種氨基酸之一,但它的攝入量也不能過多。經(jīng)研究證明,攝入賴氨酸過多,超出人體正常生理功能需要。它的代謝物在體內(nèi)可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積聚在大腦和其他組織中,使兒童智力發(fā)育受到影響。孩子非但不聰明。反而會愚笨。兒童食物中只要有一定量的乳制品、豆制品和魚、蛋、肉,即可滿足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