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詞是電影的靈魂,它不僅能夠更好地揭示主題,表達思想,塑造人物,為電影增色,而且還可以啟迪人生,陶冶情操,給觀眾以心靈震撼。
關鍵詞 電影 臺詞 感悟
好的電影臺詞,如詩如歌。多年前看過的一出戲,可能已經(jīng)記不得了男女主人公的名姓,甚至將所有精彩的人物、瞬間、劇情都忘記時,可是你還能脫口而出某句臺詞,而且因為它,你會永遠記得這部影片?!缎ど昕说木融H》(Shawshank Redemption)《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勇敢的心》(Brave Heart)、《四根羽毛》(Four Feathers)和《天堂電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六部經(jīng)典老電影,六句經(jīng)典臺詞,帶給你六層別樣的人生感悟。
一、希望的魔力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么忙著生存,要么趕著去死!
——《肖申克的救贖》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jīng)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nèi)頁被挖空的《圣經(jīng)》里,附著在安迪(Andy)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
和以往那些講述陰暗晦澀牢獄生活的監(jiān)獄片有所不同的是。這是一部講述友情、困頓、希望與夢想的電影。劇中的男主角雖身處逆境,卻從未忘記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也許正如梭羅所說:“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就決定了他的命運?;蛘哒f,指明了他的歸宿?!卑驳鲜冀K帶著一種含義不明的表情,沉默卻意志堅定。機敏過人卻從不無謂地冒險,去實現(xiàn)他的目標。他那種冷靜的心態(tài)、不屈的斗志、足智多謀的設計、鍥而不舍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這部電影最能打動人心之處,便是自始至終都能給予人們希望——當安迪用替警官逃稅為伙伴換來啤酒時,當安迪開辦圖書館和講習班的時候,當監(jiān)獄上空飄起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一切都充滿了美好與希望。
二、生命的意義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阿甘正傳》
阿甘(Forrest Gump)的智商只有可憐的75,但阿甘腦袋里的世界卻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種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國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著便竭盡全力。他周游著歷史,自己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他見證著一切,自己也變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體現(xiàn)。他就如一片羽毛,飛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沒有什么遺憾,因為他很少回頭來審視自己的得失,對于他來說,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在于不斷地追求。
三、權力的詮釋
That (A man commits a crime……Wehave him killed,……Or we kill him ourselves……)is not power,though That's justice,A manstole something…,He knows he's going todie And the emperor……pardons him,That'spower,……
什么是權力?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Schindler)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zhàn)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雇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這使他在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后,他開始用戰(zhàn)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后,幸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zhàn)后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jīng)文:“救一條命等于救全世界?!毙恋吕者煅实卣f:“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命……。”事實上,他是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維護著他心目中的正義,行使著他所演繹的權力。
四、自由的注解
Peace is made in such ways,
Slaves are made in suchways!
和平是這么來的。
可奴隸也是這么來的。
《勇敢的心》
電影中主人公華萊士的平民身份,使他“拋棄”了地主階級的思想因素,使他可以義無反顧的為自由而戰(zhàn)。而片尾對華萊士(Wallace)受刑的刻畫。更突出了他的勇敢和堅毅。更深層次上,影片描繪的是壓迫與自由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對抗,這種對抗大多是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他更多的是來自于社會結構的矛盾。
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學家們精心編纂的字眼或者君主們大發(fā)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對于無產(chǎn)者來說,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對于一個努力者來說,自由的含義也許僅僅意味著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撻,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華萊士其實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天賦人權”,哪怕流干鮮血。這種精神令人敬畏。但時代的先行者們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幾百年后的變遷,因為醒來得太早。他們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條主義盛行的中世紀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發(fā)現(xiàn)地球是圓的。華萊士追求的意義就在于,雖然注定失敗,但畢竟觸痛了那根神經(jīng),雖然他因為自己先吃了螃蟹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五、榮辱之間
My father used to say that God takes away what's dearest to our hearts to remind us how much we take for granted,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詩式電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榮譽與恐懼的英國文學名著。從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銀幕。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zhàn),一名即將新婚的貴族軍官哈利(Harry)在接到開赴北非的命名后,懷著莫名的恐懼在出征前的一晚決定退役。這一舉動在民族主義高漲的英國上流社會掀起巨大波瀾。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著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別象征著“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Passion)?!彼姆N價值被臨陣退逃者拋棄。哈利四處流浪之后決定獨自前往北非,他化裝為阿拉伯人,在沙漠戰(zhàn)役中經(jīng)歷磨難,克服恐懼,最終將他淪陷敵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職業(yè)軍人的命運與個人的榮辱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它讓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剝離英雄尊貴的外衣,裸露與陽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顆世俗的心。尊與卑,俗與雅、榮與辱其實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間。
六、成長歷程
If you don't walk out,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thewholeworla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還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天堂電影院》
這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每個畫面都可以帶你在記憶里翻山越嶺。
一位母親正因遠方的兒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離家的兒子多多(ToTo)現(xiàn)已是羅馬著名的導演。兒子回來了,他是來參加老放映員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禮的。在他的童年時代,村民們都喜歡到鎮(zhèn)上的“天堂電影院”里看電影。慢慢的。還是小男孩的多多與老放映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后來,小男孩在一場膠片引起的火災中救了老放映員,老_放映員的眼睛已經(jīng)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當上了放映員。后來男孩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結果女孩與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員的勸告,遠走他鄉(xiāng)。
三十年后,成名的多多回來參加老放映員的葬禮。老放映員給他留了一份禮物,那是當初被鎮(zhèn)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每一場吻戲如走馬燈般在寬大的銀幕上跳躍著。多多沉吟無語,他那些生命中曾經(jīng)懵懂的時光,在一次次重溫中閃回。
影片講述的不僅僅是電影發(fā)展的歷史,也不僅僅是多多的情感歷程,它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成長。從天真無邪走向浪漫理想,再歷經(jīng)理想實現(xiàn)或者破滅,從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從離開家人到重返故鄉(xiāng),我們都在漂泊中尋找??浚?窟^后又開始漂泊。有希望的產(chǎn)生,也有希望被打破,不變的只是這簡單、反復的循環(huán)。
一位著名影評人曾經(jīng)說過“有好臺詞的電影不一定就是好電影,但一部好電影必有精彩的臺詞貫穿其中。”是的,我們會為一句“要么忙著生存,要么趕著去死!”而記住了《肖申克的救贖》。會為那句“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而記住了《阿甘正傳》……在那些電影大師們忙于用反復堆砌的聲光效果震暈觀眾時,我們會依然記得在黑暗中熒幕前曾經(jīng)為這些經(jīng)典臺詞而感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