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包嬰兒》以真實事件為基礎,講述了一個母親尋找兒子的感人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位堅強、勇于與強權制度作斗爭、敢于討回公道的母親。該片從一個母親的視角折射出當時社會警察制度的腐敗,并突出了母親力量的偉大。
[關鍵詞]《調包嬰兒》 母愛 強權
《調包嬰兒》又名《換子疑云》,該片是年邁七旬的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沖奧斯卡的影片。這部影片在主題上與他執(zhí)導的《神秘河》有一定的近似性,但是新作《調包嬰兒》在題材上更加深入。也更加引人深思。該片取自真實事件,著意在情感上征服觀眾。該片以母親尋找失蹤的兒子為主題,從一個母親的視角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百態(tài),尤其是警察制度的腐敗,并突出了母親力量的偉大!主演安吉麗娜·朱莉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位堅強女性。不屈服,敢于討回公道的秋菊式人物,并因此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一、影片導演簡介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稱得上一位傳奇性演員。他人行超過四十年,是影史上作品最豐富的演員兼導演。1955年他成為演員,主演電影超過40部,執(zhí)導20多部作品。非常擅長自導自演??肆痔亍ひ了固匚榈碌淖髌凡坏妒芎迷u,長久以來他更是票房的保證。他擁有很多優(yōu)秀作品。比如《百萬寶貝》、《廊橋遺夢》、《麥迪遜之橋》和《荒野大鏢客》等??肆痔亍ひ了固匚榈芦@獎無數,其中包括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紐約國家影評協(xié)會終生成就獎、林肯中心榮譽獎、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以及戛納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等重大獎項。他曾被提名為電影史上最受喜愛的電影明星。2008年七十八歲的他又導演了懷舊風格的影片《調包嬰兒》,女主角由安吉麗娜·朱莉擔當。不可否認的是,安吉麗娜·朱莉的聲譽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朱莉和伊斯特伍德這兩個名字成就了《調包嬰兒》如今的關注度。
二、影片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加州歷史真實事件改編。1928年的“懷恩威爾虐殺兒童案”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但令編劇邁克爾·斯特拉奇尼斯基興奮的是,自此以后沒有一部電影提及這個事件。于是,在他的構思下,劇本形成了。這個劇本寫得很棒,可以看出編劇對人物、社會及政治的元素經過了非常深入的考慮和研究,戲劇張力沉著而又堅實,推動著141分鐘長度的影片緩緩行至頂峰。
該片講述了一位母親尋找失蹤兒子的故事。單身母親克里斯汀·柯林斯(安吉莉娜·朱莉飾)下班回來后發(fā)現(xiàn)兒子不見了。在長達5個月的苦苦尋訪之后,她被告知兒子在伊利諾伊州被發(fā)現(xiàn)。她被警察帶去展臺和孩子見面,但是當她看到那個孩子,她非常失望。她知道他并不是她的兒子沃爾特。
盡管沃爾特的同學、牙醫(yī)和老師都堅持說這并不是沃爾特本人,而以杰杰瓊斯警官為首的警方則對此根本不予理會。這讓克里斯汀非常沮喪,但是她并沒有因此喪失信心,她沒有放棄尋找兒子。
警方認為克里斯汀產生了錯覺,并且把她關進了精神病院。幸運的是,一位一直在電臺里面布道的牧師古斯塔夫·布里格拉伯認為這是洛杉磯警局腐敗導致的惡果,并且堅決站在了克里斯汀一邊。后來一個男孩的證詞使事情真相大白。他告訴警方一個可怕而精神失常的男人多次強迫他一起綁架并且殺害了不少男孩,沃爾特就是其中之一。在牧師的幫助下,克里斯汀將警局告上了法庭。法庭對此事件做出了公正的判決。故事的結尾,失蹤男孩David的發(fā)現(xiàn)又讓克里斯汀重新獲得了找到兒子的希望。
三、當強權遭遇母愛
克里斯汀只不過是美國二十年代一個最普通的職業(yè)婦女,一位平凡的單身母親,工作、照顧兒子。但像天下所有母親一樣,她深愛著自己的兒子,享受著為人母的那份幸福。影片開篇的20分鐘里,無不洋溢著母子二人暖暖的幸福。但兒子的失蹤,徹底打亂了她的生活。她苦苦找尋,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也從來沒有喪失信心。但在那個黑白顛倒的社會里,找尋兒子的歷程使得這位平凡的母親做出了英雄的壯舉。
在當時的社會,政壇系統(tǒng)性腐敗,官員貪污,相互包庇,推諉責任,濫用職權。首先,黑心的警察“指鹿為馬”,暹克里斯汀認陌生的小男孩做自己的兒子,而小男孩堅持說他就是沃爾特時,克里斯汀接受了這個小男孩,并把他領回了家。應該說這并不是懾于警察的威力。而是一種源于母愛的本能讓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這也深刻揭露了當時警察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此后,她依然不放棄,繼續(xù)讓警察局找她的兒子。盡管種種證據都能證明警察犯下了錯誤,那個男孩不是克里斯汀的兒子。但是警察死不認賬。找出各種借口,推諉責任。甚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克里斯汀是想逃避做母親的責任,是嫌棄兒子,是想水性楊花。作為一個柔弱的單身母親,她開始只是懇求并向警察們一遍遍哭述,請求他們繼續(xù)尋找兒子。但是喪盡天良的警察并沒有理會一個無助母親的請求,還慘無人道地把克里斯汀送到精神病院。但是她并沒有被嚇倒。是找回兒子的決心給了她勇氣和力量。
在精神病院里,盡管她被逼著喝藥,接受所謂的治療,她也沒有退縮和屈服。那個同病相憐的女人的幫助激起了她的斗志和力量。與警察狼狽為奸的主治醫(yī)生告訴她,只要她簽字承認那個男孩是她的兒子,她就可以出去了。為了找回兒子,她寧愿被送到18號房間(精神病人在那里生不如死)。但是她選擇了抗爭,拒絕簽字。
從精神病院出來以后,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與當局抗爭,并把警察局告上法庭,而她不僅僅為了找回她的兒子,也是為了和她一樣被當局關進精神病院的無辜女人??死锼雇猿植恍傅貙ふ覂鹤?,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引起了社會各層廣泛的關注,并激起了民憤。審判當天,千萬市民前來聲援這位堅強、勇敢的母親,討尋公道和事情的真相。法庭做出了公正的判決。殺人犯被處以絞刑,警察局長被彈劾。因此,媒體把她視作新時代獨立女性中的代表,人們視她作英雄。
是什么力量讓一個柔弱的單身母親,背負著來自于各方的巨大壓力而沒有絕望和崩潰,是什么力量在讓她與當局斗爭呢?惟有母愛。是母愛給了她抗爭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正像影片里面母親反復重復的那句話,“我只是想找回我的兒子”,也正是母愛的這種力量使得強權失去了它的強大和力量。當強權遭遇母愛時,強權只能為母愛所征服。